我的老家在南阳南召的一个山沟里,村里的那所学校是我的母校。
我在这所学校上到二年级。当时,学校的条件特别差。靠山坡的二十几间机瓦房是生产队时修建的,很有些年头了。土坯墙,窗户破破烂烂的,下雨天直漏雨,同学们要拿脸盆接水。冬天刮东北风,从墙缝里钻进教室,冷飕飕的,把同学们的手都冻红了。课桌破破烂烂的,有的是三条腿,用砖支着才能用,凳子更是残缺不全,坐着摇摇晃晃。教室周围长满了草,课外活动只有广播操和跳绳。
后来我随父母搬到了县城,一晃就是三年了,今年清明节我跟父母回乡祭祖,抽空到母校看了看,这里变化太大了。就在我离乡那年,县里派来了扶贫工作队,和村民一起盖起了一栋小楼,教室很大很明亮,一排排整齐的桌凳,墙上挂着名人名言,后面墙上是学习园地,贴着大家写的心得体会。令我惊讶的是,学校开办了图书馆,还购置了电视机、电脑,和城里的学校没有两样。
教室前面还修建了一个平坦的大操场,有篮球架和单杆、双杠、沙坑,昔日的荒凉景象一扫而光。
下课了,我的老同学都围了过来,向我问这问那,我怀着喜悦而激动的心情对他们说:“母校的变化太大了,咱们要好好学习,争当好学生,长大后做一个对祖国有用的人。”
母校变了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