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做过民调,台湾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多认为自己是台湾人,而不是中国人──这是由于教育环境的缘故。翻开歷史课本,你会发现,台湾与中国的关系十分模糊,且在政治版图上是分开的,地理课本则把台湾称作“海岛型国家”。物理老师也是左一句“中国”,右一句“台湾”。
仅仅这称呼,便在中国的版图上,划出一道冷硬的伤痕,甚至有句话我至今仍印象深刻,当时老师说:“中国的飞弹一直对准着台湾,我们旁边就是台南科学园区(经济命脉),说不定飞弹打偏了就打到善化国中了(我的学校名称)。”当时我很害怕,不理解为什么大陆要打台湾,台湾是大陆的敌人吗?老师的话在我心里沉淀了好几年,直到去年初因为习近平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岛内各种“和统”“武统”舆论譁然的时候,我才重新想起。
一个师长一席言论
由此可见,台湾的教育环境掺杂了意识形态,将大陆塑造成了洪水猛兽。一个师长、一席言论,究竟影响了多少学生?因为教育,学生年代的我,也就认为台湾人不等于中国人。师长们一开口就是国英数,殷切的目光永远只盯着成绩单,学生们削尖了脑袋也要拚上一流学校,与你一起写交换日记的同窗好友全是竞争对手。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下,哪个师长会勤勤恳恳地挪出一分閒暇与你面对面,含着泪花细细地讲述起甲午战争割让台湾的屈辱史?顺着歷史老人颤巍巍的脚步,又讲起国民党战败,无数中国人跟着蒋介石渡海来台。讲完了眼泪一抹,目光熠熠地喊出中国人吞吐万象的自豪:“我们是龙的传人,是炎黄子孙!”掷地有声的肯定句,总会在那么一两个学子心中激起一丝涟漪,从而唤醒文化上血脉里对于民族的认同。只可惜,大人们总是那一句:“你只管念书,其他事都不用理会。”念的是教科书,教科书指引了各条通往名校的道路,然而血脉相连的那一条,却在台灯下一点一点地模糊。再说语言,语言是沟通的桥梁,在南部,长辈们几乎都讲“台语”,听久了多少也会讲,只是平常习惯讲普通话,“台语”就显得十分生硬。舅妈取笑我怎么连基本的“台语”都讲不好,台北友人也讶异为什么一个南部人竟不太会讲“台语”。人人都说是“台语”,其实是闽南话,“闽”是福建的简称,也就是我的祖籍。
浮水之萍无根之木
祖籍福建,我是长大后才知道的。过去一直以为自己的祖先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没有任何机遇叩开心里的门扉,让海峡的涛声传递着祖国的一丝丝信号。只见祖先牌位前的线香一根根燃烧殆尽,袅袅香烟随风飘扬,年年岁岁,彷佛是对大海彼岸由衷的愧歉。如今回想起来,只觉怪诞,一个天天写着汉字,把中国歷史当作精神食粮,并虔诚过着中国传统节日的我,竟从来没有探究过自己与中国的关系,活生生地成了浮水之萍、无根之木,任凭时光荏苒,也唤不回一个生命的定位。我,就这样迷失了。中国人,就这样被我丢失了。
重新找回祖国
是在最近这几年,在我认识了许多大陆朋友之后,那过程就像拼着拼图,左手捻起了民族的认同,右手拾回了血脉的相连,最后拼出了一个龙的图腾,一种直上云霄的豪气精神。江西朋友一句“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都是中国人”,如暮鼓晨钟,瞬间惊醒了我这个游走于心门外的经年迷途人。当时我就像无数个台湾人一样,开口闭口就是“中国”与“台湾”,甚至在“中国”的称谓前加了“你们”两字。这下我的江西朋友听了可刺耳了,他立即纠正我:“1992年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都是中国人,你讲”你们中国“,我真的很伤心。”我立即慌了,慌得不知所措。平常听某新闻主播、名嘴都是把对岸称作“中国”的,连老师、课本都这样教,怎么我现在以“中国”称呼就伤了人心呢?我也忘了当时怎么对他解释了,总之,他有一阵子不再给我发微信了。
中华民族往昔伤痛
在那之前,我是听过九二共识的,却不清楚九二共识的内容。因为那与我的生活毫无相关,又觉得是政治人物的事儿,所以即使报纸上看到斗大的“九二共识”四个字,也是一眼掠过。究竟达成什么共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九二共识是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其核心意涵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不是国与国关系,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这是我上网查到的解释,在1992年,也就是我出生的后两年,两岸便已达成共识,而“九二共识”四个字,也不只一次围绕着我,想要给我当头一棒,只是我一直躲着它,避着它,像玩着一场捉迷藏,远远地看见它追上了,猛地我又藏了起来,直到有一日它成了我与朋友之间的基本信任与共同语言,一转身却又空空如也。对不起同胞,不是我有意要划清界线,只是自己懵懂,没有意识到所谓“中国”与“台湾”的称谓,便是中华民族往昔的伤痛,是两岸之间最大的乡愁。微信不再弹出对话,静悄悄间,一个民族在流泪,一个台湾女孩在丢人。
2015年11月23日,雪后故宫。(新华社图)
写到这儿,一位北京友人发来照片,故宫下雪了,放眼望去,一片银妆素裹,拍得真美啊!然而惊艳之余,心里却浮起一丝隐隐的惆怅。白雪茫茫,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的事实就如同被雪覆盖住了,何时才能发芽痾枝,屹立成一株两岸同心的大树,真是生命中漫长的等待。江西友人、北京友人,陆陆续续地,认识了不少意气相投的朋友。我便如一艘小船,悠悠行驶在中华民族这条巨龙的血脉里。各地同胞,登船一呼,挥斥方遒,口音各色,目标一致,要驶向一个民族共同认同的港湾。心里彷佛划过一丝轻响,不知不觉间,那一道门扉已然半敞,仔细一听,海涛一声一声,隐隐地传来祖国母亲肺腑间的呼唤。看两岸微信群里的交流多么频繁,多么热闹,彼此之间,似乎没有了海峡阻隔,没有了万里关山,唯有一腔热血,和一缕难割难舍的情怀。似乎连文字都充满了温度,两岸无论茂年垂暮,无论蓝领白领,无论地北天南,都是能够平等交流的。这是因为我们长在同一棵大树上,日日夜夜吸收祖国土壤的文明养分,我们的基因深植着中国人的故土情结,我们的血脉里流淌着长江黄河,我们的脊梁就是长城,我们的寸体寸肤,都烙着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耻辱……因为这些共同语言,所以才能一起神采飞扬,笑谈民族复兴,忆往昔峥嵘岁月,人性中最超逸的天籁,原来就来自于共同的信念。大陆媒体,关注了;百家讲坛,收听了;中国歷史,重读了。有一次看见大陆小学的教科书,那是一年级的语文课本《欢迎台湾小朋友》:“一只船,扬白帆,飘呀飘,到台湾。接来台湾小朋友,到我学校玩一玩。伸出双手紧紧握,热情的话儿说不完。”是啊,热情的话儿说不完,哪怕是大陆友人一句简单的问候,哪怕就只有短暂的十秒,却足以唤醒我小学时就酝酿着的真挚情怀。必须这么说,是三观正的大陆同胞们,握着我的手,合力推开了我心里的那扇门,让我视野更加开阔。海涛依旧,天空蔚蓝,一个最真实的自己,在中华儿女的望眼欲穿中,翱翔了回来。后来我渐渐明白了,为什么总有人视野不够开阔?若连自己心中的那道门槛都跨越不了,又怎能海阔天空?即便走过千山万水,也只是坐井观天,看不清这世界的本来面目。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大声喊着我爱中国,我爱中华民族,是一件多么自豪的事。温庭筠在《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开篇就说了:“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故国,佳句在中华。”细细咀嚼着诗意,莫名地心湖就沸腾了。民族的认同,在于血缘,也在于文化,两岸同样学习着中华文化,同样取中国姓名,同样新春贺岁、清明祭祖、端午划舟、中秋团圆,同样读着唐诗、宋词、元曲,同样为着上下五千年、包容万象的中华文明而惊叹……无论是精神文明还是物质文明,都不能抹灭我们同为中国人的事实!
(转载自2020.4.15台海网 作者康庭瑀系“中华青年发展联合会”文宣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