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乌溪,地名,康氏传人集居之地,属湖南省新化县琅塘镇,距县城40公里。这里水秀山青,交通便利,灌溉自流,风清气正。东临资水,北距湘黔铁路安化车站近5公里,南接沪昆高速新溆段五星双向出口才2公里,省道S225线擦肩而过,村水泥路与之连接仅一步之遥,真可谓水陆交通方便已极。院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一半以上农户有摩托,不少富裕家庭有小车,上世纪70年代,倍受党的关怀,乡亲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打通一个124米长引水隧洞——幸福洞,旋即开挖左右两条近10公里远的干渠。与大兴、龙通两个水库贯通,形成了农田、水圳、隧洞、河坝、水库于一体的水利自流网络,水旱无忧,旱涝保收。地形四周高,中间低,山丘环绕,松柏苍翠,成片翠竹点缀其中,俨然锦上添花。房屋集中于中间盆地,沿着“y”字形公路形成街道,红砖琉瓦欧式,罗马装饰的农家院比比皆是。这里常年居住着600余人口,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季四祖福十六房茂祥支显何公后裔。人们根相连,血相同,心相通,情相牵,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民心淳朴,院风井然。在自发禁止赌博,封山育林,修神练武,专人看水,防火防盗诸方面深受当地党政好评,人民群众赞许。石乌溪显何公后裔光宗耀祖,引以自豪。
石乌溪,好个爽心的称谓,由来久远,得追溯至明朝。明朝隆庆年间,吾辈之第十四世祖显何公双肩挑着圆作木匠工具担,从家乡龙潭獭荡出发,沿途做木匠,打圆作。行至西边这一带地段,四处找不到活计。万般无奈之余,放下木匠担,手握挑担的扁担垂立于胸前,注目敛神,口中念念有词:“扁担呀扁担,今天任你倒向哪方,我就前往哪方。”唸罢手松扁担倒,恰巧倒向西边的西边山岗方向。(至今仍有不少人称我居住地为“西边山”。)显何公忧郁地挑起担子,缓缓前行。前行不远,遇有小溪。沿溪行,日丽风和,溪水清澈见底,还有小鱼小虾之类。复前行,豁然开朗,土地平旷,有一巨石横立其中,旁近溪水缓流,巨石头部羽翼轮廓分明,酷似一只巨鸦,栩栩如生。头部处还有好大一块园地。(园地,一只羽翼仍保存有迹象)触景生情,显何公油然而叹道:天助我也,好个安身立命之所,于是放稳担子,在园地上垒起炉灶,打起棚子,开荒种稙,安家立业,后来那块园地取名为“石头圆”,巨石取名为“石乌”,那条水流一年四季常流不断的小溪源头取名“干不断”,“石乌”连同旁近的水溪一起取名为“石乌溪”。石乌溪从此诞生了。从此显何公有了新家园,龙潭獭荡成了“老屋里”,(我们现在去游家龙潭还习惯地说回“老屋里”去)过上了自由理想的日子,男耕女织,生息繁衍,丁兴财旺,房屋递增,先后出现南边的“新屋里”,北面的“对门屋里”。截止七修之时,人丁发展到350人,其中男性164人。
显何公,这位刚毅尊敬的先祖。据七修谱载:生于明甲子三月十三日午时,葬石荡坡,明隆庆间自龙潭迁居太阳一都团山村石乌溪。配李氏,葬石马五都小路桥杨家屋后庙山康甯,星移斗转,日月如梳,岁月流逝,人去楼拆,但后裔子孙从未遗忘先祖,每逢清明时节为之扫墓祭奠。
石乌溪——显何公发祥宝地,至今留存着好多名胜古迹和美妙离奇的传说:担水氹,三井四步,三步半木码头,百零八步距离,倒槽门,康法清先生夜晚骑长凳作为坐骑往返县城看戏,施法草鞋变鲤鱼捉弄蒔田农夫……凡此种种。显何公后裔之我们有义务将其保护、整理、传承,光前裕后。尤其于修全国大一统宗谱之际,使之成为我地徙居他乡的宗亲族友寻宗觅祖的不可多得信息,事不宜迟,责无旁贷。
“石乌溪是只锅,来一个装一个。”这首脍炙人口歌谣童叟皆知,流传甚广,一代又一代流传咏唱着。它不仅道出了石乌溪这方宝地的博大胸怀,物华天宝,地形地貌,更值得注重的是它诠释出了石乌溪的美好前景。亲爱的宗亲族友,来吧!来畅饮用“竹山里”井水酿造的闻名遐迩的淳纯水酒;互话离乡背井徙居他乡的思念之情;同赏院后龙脊上的百年参天古树;共谱故乡未来美好蓝图。亲爱的宗亲族友,来吧!常回家看看,故乡亲人正在培植笼子山、羊古冲两个油茶林基地;正在申请立项修筑小溪堤坎,改造农田,美化家园,要不多久,石乌溪更显得青春亮
石乌溪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