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

寻龙之旅

浏览: 次 日期:2012-03-12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三百多年前的某个夜晚,一代才子纳兰性德在随康熙皇帝出行的营帐中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思乡的愁绪书写了传世的名句,但是,才子文人的情怀并不能领会到一代圣主的豪情与大志。虽一路同行,但纳兰却不明白这将是一次何等意义的出行,因为,他们的目的地只有一个————长白山。         1682年,8岁登基,14岁亲政的爱新觉罗玄烨完成了擒鳌拜、平三藩的艰难使命,将大清王朝从危机中挽回。他历经了一场又一场的生死较量,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强大敌人,终于奠定了一个王朝的稳定根基,从此开始了一个王朝的圣主伟业。然而,他始终相信,这一切胜利,都是有赖于祖先的庇佑,来源于那满清的龙兴之地,那座闻名已久的传说中的圣山。 康熙眼中的长白山是神圣的,他对长白山是无比崇敬,故而,即使千山万水、风霜雪雨他也一定要来朝拜。         怀着不一样的崇敬之情,带着对长白山一知半解的了解和对满清王朝若干复杂的情感,我也来到了传说中的长白山。    2月的延吉,依旧是风一更,雪一更,却没有纳兰才子的几许忧愁,也无康熙大帝的满怀豪情。半为游玩半探究竟的我,同着几十个可爱的同学在导游的带领下满怀欢心地向长白山主峰驶进。 说到长白山,自然最先想到的也就是天池了。一路上议论的也都是天池,话题就是“看得到还是看不到”的问题。导游说了很多,有它的历史,比如说某位领导人看过后留下了“不登长白山终生遗憾”的话,又比如某某领导人四次来看都无果,第五次在女伴的陪同下终于一睹究竟,还有什么“棒子国”人总说天池是他们的之类云云。总之,一路笑侃着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到长白山主峰脚下了,导游说不能陪我们上去了,能不能看到得看运气,然后笑着说道:“我带的团八成都看到了的。”留着一点儿悬念,我们坐上了越野吉普,一路向着主峰行驶。   上山的路可真是险,坡都是很陡的,路也是九曲十八弯,还带着漫天飘落的雪花,有时连前方的路都看不清。不过,有趣的是一路上随着海拔而变化明显的植物带,更有趣的是司机师傅那有趣乐观的性格。面对着结冰的地面,颇有风趣的他果断地与我们玩了回“漂移”。一路上和我们聊了很多。当我们小心地问道能否看到天池时,他果断地告诉我们不能。看我们不说话,他又说道:“是什么就是什么,坦然面对嘛。来了一趟,没看到也不遗憾了。”简单而自然的话,却让我感到了他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深刻的人生道理。    很快就到了顶峰了,亦步亦趋地挪向主峰的观景台。早已将能穿的都穿上了,在寒风冷雨的吹拂下还是不觉地瑟瑟发抖,脸上有如刀割。登上观景台,漫天飘舞的细雪和白茫茫的山地,偶尔裸露出的几块黑色山岩,整个世界仿佛一幅宣纸上画好的水墨画。但是,水墨画又岂能有这样的劲道和力度?有人指着眼睛的正前方说那就是天池,于是放眼望去,在山的对面(说是相距有500米),一山之下是白茫茫的一片平地。不知是被下雪冻住了还是被满天的细雪遮住了,与想象中的天池大相径庭。不过估计位置是错不了吧,就在那个位置了。于是掏出相机拍了一张照,还未来得及拍第二张,相机马上没电而罢工了。   于是乎,不能拍照留念的我,便只能更多地将这难得的风景拼命装进眼球。伫立在主峰上,我直直地望着前方,俯视着那个定然是天池的地方,但是其实看不到什么,真如看水墨画一般需要点想象。 “无象即万象”我突然想到了这句话,于是,渐渐地一切便在我的脑海中自由浮现,我想到了几百年前的眼前:一汪澄澈明净的圣水静静地趟在这人迹罕至的高山上,一位英明神武的帝王,带着几多的情感,静静地独立在这水边。此刻,他感觉好像回到了家,他好像可以尽情地向这湖水倾诉着一切,而这湖水似乎也听懂了他的一切。虽已是九五之尊,乾纲独断,但在这湖边,他却像一个小孩。这湖水,孕育了他的祖先和帝业,保护着他们的王朝,也将继续庇佑他和他的子子孙孙。看完了,拜完了,倾诉完了,他又兼程返回了他的位置。然而,心中从未淡化过对这方水、这座山的神圣感情。在往后的日子里,他又多次来到了这里,并且早早地下令保护这座满清龙兴的圣山,于是,几百年后我们也有幸目睹到这眼前和身后的一切。  康熙的帝国慢慢在脑海中散去,我听到了隆隆的飞机声。又是一位英明的领导,坐在飞机上大笔一挥。于是,一半的长白山,一半的天池属于了友好邻邦,奠定了一段伟大的友谊,却也惹来了一些麻烦。听说常有韩国游客过来看天池,看到以后就会感激涕零地俯首膜拜,那情形真让人产生不好受的感觉,好像自己的家园被别人认做故园。     忘却了身边的寒风带来的刺骨感,却不能忘却了时间,不得不随着大队下山去了。下山后见到了导游,我和他描绘我所看到的真实的景象,问他是不是冻住的天池,他说是的,我说:“那我算看到了?”,他也像司机师傅杨自然地说:“是,看到了。”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欣慰的。      在山腰处,我们在一个景点前自由活动一段时间。我们在一处小溪水流过的地方解散了,沿着溪水的上游,有一条蜿蜒连绵的栈道。没有什么人,我索性就随着栈道,一路沿着小溪往前走去。越往前走,人越来越少,而水流声则更加响亮了。渐渐地,后面的人群越来越小,路也越来越陡峭而不好走了,走起来很费劲,感觉也没有什么景观,有点想放弃了。不过,那更加响彻的水声还是让我始终心有不甘,还是继续往前走吧。走着走着,就没有路了,是平坦的一片厚厚的雪,只有声音指引着方向,带着一探水源的想法,继续踏雪往前走。走到一个地方,突然水声变得纯正单一了,不觉停下脚来,仰头一看:一条水链从天而降,宛如一条白龙,在蜿蜒陡峭的山岩间自由穿梭,一直接到地面,然后呈一条极美的曲线绵延而去。危乎高哉!何其壮也!仰视着它的壮丽,后退几步,四下望去,看到一块石碑上写着“长白山瀑布”,心中顿时感慨万千。惊叹于它的美,更高兴的是此时此刻此地,我是唯一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那一番艰难的路程,又怎会在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壮美呢?如果不是偶然所得,又怎么会这般惊喜呢?我觉得此刻,天、地、人是完美的一个整体。独立在广袤、白静、平坦的土地上,四周是环绕的山,头上是天池上流下的圣水,地下是只有我脚印的雪地,仍不住地朝着四周的天地大喊了一声。实在快意!也许,就是几百年前的这样一声大喊,辽东的铁血汉子跃马扬刀,以他们的英勇和果敢,踏着响亮的铁蹄,刺破烈烈寒风,跨上了一场改变历史的征程。从此,他们走出了白山黑水,入主了广大中原,山野之民,未开风华,不通礼乐,却以此统治整个中国二百多年!     为何一个这样的民族可以战胜并统治一个偌大的国家如此之久,我其实是带着这样一个问题踏上这趟东北之旅的。东北,特别是长白山,一直以来都是满清的龙兴宝地、被视为龙脉所在,是无比神圣的。几百年过去了,满清以它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身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是,这条龙脉,却依旧如故。我想,一座山,一汪水,本不存在什么龙,只是山川的灵秀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人,感化着人。白山黑水,冷冽寒风,造就了东北人骨子里的刚毅与果敢,所谓的真龙便是一个民族的理想追求和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      随着清朝的入主中原,这条“龙”早已从东北大地上走出,腾空而化为云雨,滋润着整个中华大地。这座山、这汪水、这条龙,与中华大地的所有河流、山脉融汇在一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民族!

                                                           (作者  康思齐,系暨南大学在校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