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人风采

我的父亲

浏览: 次 日期:2023-03-10

我的父亲康朝国(季一公后裔),生于1926年,民国时期服兵役打日本鬼子。解放战争时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冬奔赴鸭绿江抗美援朝。后转入省公安部队,1962年才复员回乡。在村里当生产队长、大队民兵营长、党支部委员。最后因公殉职,牺牲在水库建设工地上。公社党委授予“农田基建革命烈士”称号。父亲英年早逝,年仅49岁。公社举行了追悼会,给我父亲立了一块“烈士碑”,还给了我家抚恤金150元。母亲从此孤身一人养育着我们三兄弟,我是长子,年仅15岁,小弟还不满9岁,个中艰辛,可想而知!

小时候,我们兄弟经常把玩父亲的功勋章。但父亲从不提及他从军10多年的辉煌经历。他只一心为公,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带领社员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生产队里没有一个不佩服他那种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精神。毎当关键时刻,他总是冲锋在前,而在利益面前却总是先人后己!

我记得家门口前上下有2口大水塘,水蓄满时最深处有六七米,灌溉着全队100多亩农田,这是队里抗旱保丰收的命根子。有一次,春寒料峭时,塘坝底下的闸门突然透水了,村民们惊呆了,巨大的漩涡,谁也不敢下水,这时只见我爹奋不顾身,赶紧揉搓几团泥巴,然后双手举起,纵身一跃,潜到水下,反复几次,才用泥巴在水下将穿孔的闸门填紧堵住。当时,我看到父亲久久不见冒头,急得直哭,生怕他淹死了。当浑身湿透的父亲露出水面时,站在塘岸边关注的乡亲们提到了嗓子眼的心才放下来。保住了一塘水,就保住了丰收。

不记得是哪一年了。队里一头老黄牛从河崖边摔到河里摔死了,河谷陡峭幽深。大家不知咋办?我爹说有办法,他带一把屠刀,挑一担谷箩,从河岸边砍开荆棘,下到谷底,把浮在水面上的牛牵引过来,他坐在牛肚子上,一手扶着牛腿,一手用扁担作浆向前划行1000多米远,好不容易才将牛游到河坝处,他把牛解剖后,担回村里。先把最好的牛肉分给各农户,最后自已只留一份牛杂碎了。社员们建议给他记双份工分,爹说不用,小事一桩,这是应尽的义务。

七十年代初的一个岁末,我们生产队院子里突发大火,一时间,浓烟滚滚,劈哩叭啦,火苗直窜席卷整个村庄,正屋、拖屋、仓库丶猪栏丶牛栏、厕所毁于一旦,焚烧殆尽。虽经奋力扑救,切断火路,使火势不再蔓延,才保住了离院子中央稍远的周边几栋房屋。为扑灭大火,我爹一马当先,冒着浓烟,提着锄头飞身上房切断火源,浑身熏得墨黑,乡亲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灾后爹把人们集中到我家里,安抚受灾户,和妈一起为大家烧水做饭,拿出家里的衣服分发给最需要的人,想尽千方百计,帮助受灾户解燃眉之急,同时向大队、公社以及周边村落村民请求援助。在他强有力的组织指挥下,不到半年功夫,10多户受灾群众家家建起了新房,生产生活恢复了正常。

1973年底,我14岁高中毕业了。全大队包括我在内仅有3个高中生,次年有一个推荐工农兵学员上大学的名额,大队支书安排我去读大学,可爹要那个已在大队当民办教师的同学去读,理由是这个人没有父亲了,应优先照顾。支书要我顶替教书,爹又让另外一个高中生去当教师。说我以后还有机会的。就这样我一而再再而三与上大学或当教师失之交臂,我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妈内心着实想让自己的儿子上大学或教书,但只要爹决定了的事,妈会绝对服从,并无怨言。爹的刚毅果敢、正直无私、心存大爱与妈的朴实、善良、贤淑在我的心目中永远是一座只可仰望的高峰!

1975年10月的一天,是一个黑暗的日子。这一天我高大英俊的父亲在水库工地上处理一个哑炮,这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按作业规程已超过了时间,但不排除就会影响当天100多人的施工安全,意外突然发生,炮响了,把我爹炸得血肉横飞。父亲的惨死,犹如晴天霹雳,对我妈和我们兄弟是一个沉痛的打击!全公社战斗在水库工地的所有领导和民工们都处于一片悲恸中。对这样大公无私、英勇无畏、有担当有作为的复员军人、生产队长、民兵营长谁不惋惜,谁不悲痛啊!

党和政府时刻关怀着我家。父亲去世的第2年,公社党委安排我去食品站工作,月工资40元,每月交24元到队里,队里给我记一个全劳动力的工分(每天10分),剩下的16元作为我的生活费。我报到工作的第一天,两位在我村驻点帮扶的县干部,给我上了第一课:“千万不能有任何经济问题(指贪污腐败),千万不能有男女作风问题啊!”自此我牢记“两个千万”的教导,下乡与群众打成一片,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作扎实肯干,18岁那年我光荣地加入了党组织。

1979年2月,中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了,我舍弃工作,参军报国,奔赴祖国的南疆。我在部队当文书,多次立功受奖,还经常在《战士报》上发表文章。四年后退伍回乡。不久被招考为乡镇干部,工作四十余年,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牢记“两个千万”,以父亲为榜样,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始终没有踩踏和逾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先后荣获优秀团干部、优秀武装部长、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我的父亲一生舍小家为大家,战场上舍生忘死,在家乡是领头雁,他做的好事不胜枚举,乡亲们说起他来,没有一个不伤心的,都说是“好人”啊!

往事历历在目。潜移默化中,子承父志,我们逐渐成长起来,我们兄弟俩成为国家干部,一位是村党支部书记。父亲一直是我们兄弟做人的典范,他为人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的事迹至今传颂。

 (作者:康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