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天,穿行13个省,行程10000多公里!康勇69岁,李小军65岁,这两位普通的石家庄人,前不久完成了一次绝不普通的行走——自驾车重走长征路。他们说:“这是两个党员,也是两个老兵,向建党100周年献上的一份特殊礼物。”
■康勇(左)、李小军合影。(图片由康勇、李小军提供)
康勇是石家庄市城市建设开发总公司退休干部,李小军是河北《老人世界》杂志社退休干部。两人有很多相似之处——都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父亲都是祖籍河北保定的老八路,都曾当过兵,上世纪70年代入党,热爱摄影且偏爱红色题材,更重要的是都有红色情结。
“我们这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从小受环境还有父辈影响,少年时就对红军长征的英雄壮举特别崇拜。”康勇说,上世纪90年代初因为摄影与李小军相识,脾气相投的两人很快成为好友,当时他们约定,有朝一日重走长征路。
退休后两人开始有计划的逐梦之旅:2018年李小军和同学首次踏上长征路,2019年康勇和李小军赴河西走廊重走西路军浴血之路。“去年我和康哥计划走红25军长征路,不巧他膝盖出了问题,我就自己去了。”李小军说,这几次行走他们意犹未尽,决心完完整整地将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再走一遍,去年10月起他们进行了各方面的准备。
通读王树增的《长征》、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陆平的《再生之狱——告诉你一个真实的长征》等相关资料,摘录其中要点打印了本“长征索引”;利用地图和网络弄清中央红军一路上重要红色地标的具体方位,做出每一天行程的出行表;还要安顿好家事……
今年4月20日清晨,康勇、李小军驾车上高速,一路向江西进发。选择这个日子没啥特别,他们只想尽快出发,争取在今年七一前完成全部行走。“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也让我们的重走长征路有了特别的意义。这是我们的圆梦之旅,更是两个入党数十年的党员的一次追寻之旅。我们想探寻一种精神,一种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伟大精神。”
震撼:红军战士雕像前两个大男人掉了泪
一个半月里,追随着中央红军当年的脚步:江西于都,广西灌阳、兴安,贵州娄山关、遵义、习水,四川石棉安顺场、泸定桥、夹金山……康勇和李小军走进了一段段或悲壮、或坚韧、或昂扬的红色传奇——红34师六千将士舍生取义,师长陈树湘被敌人抓住后断肠明志;泸定桥22位勇士前仆后继,面对的是桥上仅剩的十三条铁索和敌人交织的火力……那些曾经听过的、读过的故事就这样一幕幕真切地在他们眼前展现。
5月23日12时,两人驱车来到夹金山垭口,这里也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垭口海拔4100多米,当天漫天大雾,风刮着雨点贴着地皮横飞。由于海拔高,人的呼吸变急促,即便早已备好衣物,在车外呆上一阵儿还是会冷。而1935年6月,刚渡过大渡河的中央红军只在芦山做了些许休整,便踏上了翻越夹金山的征程,大多数战士穿着单衣,只有少量的酒和辣椒供他们驱寒……在垭口两个人沉默了许久,耳畔呼啸的风雨、脚下苍茫的云海,似乎都在诉说着当年红军战士们如何以惊人的毅力,在绝境中闯出一条血路。
5月27日,在四川若尔盖县班佑乡的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和“胜利曙光”雕塑前,两个大男人掉了泪。86年前这一带曾发生悲壮一幕:1935年8月,红军长征穿越草地来到班佑,有700多名红军战士背靠背坐着牺牲了。时任红三军11团政委的王平将军后来回忆说:“他们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却是曙光和胜利……”就在纪念碑前,康勇和李小军鞠了三个躬。
“哪怕听了再多的故事,读了再多的资料,只有亲身到了实地,我们才发现,还有更多无法还原的悲壮卓绝是今人难以想象的。”康勇和李小军说,重走长征路他们一次次被那些有名或者无名的先烈所震撼,“我们不是爱流泪的人,是真的忍不住。那些流血牺牲的英雄,原本都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的浴血奋战,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面对他们我们还能怎么表达?只有鞠躬再鞠躬。”
曲折:用3天寻觅红军渡江的8个渡口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远征有多难,只有真的走过才知道。高寒缺氧、路途疲惫,对于已不年轻的康勇和李小军来说,都是考验。这些两人都有思想准备,对于他们最具挑战性的还是将当年的重要红色地标一一找齐。地名变迁、方言难懂等,都加大了寻找的难度。
1934年10月,8.6万余中央红军将士从于都县东门等8个渡口,渡过贡江,踏上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仅寻找这些渡口的准确位置,康勇他们一路走一路打听,用了整整3天;红军在江西信丰突破敌人封锁线西渡桃江,为了找到当年红军渡河的几个渡口,他们又用了两三天;在金沙江畔两人寻找当年红军渡江地点,山道难行,开车跑了一个多小时才走了12公里,事后李小军笑说这创造了他个人开车的最慢纪录。
“出发前我们将中央红军长征的重大事件发生地、重要战斗发生地等专门列表,每到一地就打个对勾。这次重走长征路,我们基本忠实于当年中央红军的足迹,这样才能把他们长征的完整历程串起来。”两人说,这也是为了真切全面地体会那段被称作“人类精神丰碑”的伟大征途,切身感知先辈们的无畏与信念。
心愿:希望与家乡人分享重走心得
6月3日,康勇和李小军驱车回到石家庄,看着眼前熟悉的街景,重走长征路上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就在那一瞬间,他们想探寻的那种变不可能为可能的伟大精神仿佛也有了答案——伟大的奇迹源自信仰的力量。
如今,昔日的红土地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而且越来越多的人通过重温红色历史感悟红色精神,一路上他们看到前往纪念馆、纪念碑等凭吊纪念的人络绎不绝,“还遇到许多以各种方式重走长征路的人,有保定的、南京的、青岛的、广东的和东北的。其中有两位广东的女士,都已年过七旬。跟他们相逢,也令我们备感鼓舞。”
这些天康勇和李小军有点忙,两人都在琢磨如何将自己的重走心得与家乡人分享。一路上他们有意识地拍了大量的小视频和照片,熟人都知道他俩的摄影水平,康勇现为河北省摄影摄像研究学会副会长,曾获“省会摄影十佳”称号。李小军多幅作品在全国、省、市各类摄影大赛获奖,其作品还曾在美国、日本等展出。
“我们现在主要是跟朋友、家人分享,希望有机会能将这段经历传递给更多的人。”他们说,一旦有单位、企业需要,他们愿意无偿提供相关资料,只希望今人“不要忘了来时的路,不能忘了远去的人”。
两人的红色行走计划还会继续。康勇说:“只要身体许可,我还会走下去。也希望由此让更多人知道,我们的今天来之不易,要珍惜幸福生活,更要发扬光大先烈们的精神气概。”李小军说:“两次重走长征路对我是精神洗礼,我为此自豪。将来有了孙子,我还会带着他再走长征路,不是我拉着他走,就是他拉着我走。”
(作者:黄蓥 本文原载《燕赵晚报》2021年6月13日,由河北宗亲康新明推荐,转载时仅将题目做了改动,在此特向作者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