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敬爱的石匠艺人康谋海老师 今年的9月28曰是康谋海师傅逝世十周年忌日。十年的时光,作为石匠艺人的我已由一个懵懂的少年步入人生中年,免不了常常忆起和康老师相处的日子。恰逢兴县档案馆馆长刘支军同志要我写点关于兴县石匠艺人的文章,想登到新编的县志上。我首先便想起我的师傅康谋海老师。他的音容笑貌、他对石雕艺术的热爱、他的谆谆教诲,马上浮现在我的脑海。 记得1999年我从偏远的乡下进城刻碑,住在杨玉村沟口垃圾堆上的破木棚内,生活条件很艰苦,在师兄刘东子的引见下,我认识了兴县城里有名的石刻艺人康谋海。此后,一有空我便往他家跑,向他请教石刻技艺,他总是不厌其烦诚恳认真地为我讲解示范。时间一久他看我虚心好学,便收我做徒弟。我现在的手法都继承他的风格,我所取得的一点成果都离不开他的支持和帮助。借此机会,我把自己所了解的康师傅的石艺往事,用我的拙笔写下来,也许是对师傅最好的怀念吧。 康谋海,兴县城关镇枣沟人。1934年4月14日出生在兴县一个破落的书香门第家庭,为兴县名宦治河总督康基田的第八世孙。他四岁便失去母亲,十二岁父亲猝然离世,孑然一身,浪迹江湖。幼年的他过早地领略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多舛的命运磨练了他顽强不屈的意志。在没有进过一天学堂的条件下,他凭聪颖好学,自学自练从一个文盲达到略通书画笔墨。他特别专注石雕技艺及建筑营造法式,这与他自幼接受家庭教养薰陶分不开,此爱好为以后全力投入石雕建筑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致后来取得了让世人惊叹的成绩。康师十五岁拜崞县著名石雕艺人官全则为师,学习石雕技艺。为了提高手工技朮,师兄们的手锤一般是四斤重,他刻意定制了一把八斤的手锤。暑天别人午休,他还在刻石狮,劳动强度是别人的两倍。晚上还要在油灯下画小动物(画小动物这个爱好一直坚持到逝世前几天),这样短短几年便掌握了师傅的全部技艺。1954年随师父及师兄弟们参加了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的建筑工程。当时从全省招募来的能工巧匠很多,大家各自施展技艺,工地成了技艺的比拼场。有几个临县石匠来时身穿毛哔叽风衣,头顶礼帽,戴着墨镜,一副艺高人大的架式,根本不把康谋海师徒们放在眼里。开始凿沙岩这几个人还凑乎,后来一上花岗岩材料,这些人只得甘拜下风,不是凿不动,便是折了錾尖,经过多次较量他们彻底服气了兴县石匠,灰溜溜地打马回朝。由于康谋海刀工精湛,特别是书法绘画造诣尤高,烈士塔塔身毛主席及贺龙的亲笔题词,都由他来主刀。许多关键部位,别的石匠难以胜任,都得他来制作。如陵园大厅柱础,要求二十几块柱础平整度一样,大小一样,石头硬度要求高,好多石匠都不敢接手这活,而且工期紧,他不分昼夜,圆满地完成了这项任务,深得同行赞扬。烈士陵园完工之后,他加入师父和师兄弟们的手工合作社,成为社里的杠把子。1955年为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雕刻烈士殉难碑等,受书丹者书法家李半黎先生的影响,对李的书法心摹手追,由此书艺大增。集书、画、刻设计为一身的工匠在雕刻行业很难得,康老师做到了,而且做得特别优秀。此后转入工程队,成为队里工程师。 1972年,白家沟大队主任贾宝执向工程队聘请一位石匠师傅去他大队铣油磨,因油磨工作时间长了磨齿磨损平整,黄芥等油料就磨不成粉,需要请石匠来重凿,兴县人把这个活叫“铣油磨”,主家对请来的师傅十分抬举,说白了这个活没好手工是不行的,手工好的人铣出来,磨的籽细,石磨耐用。出籽的多少,全在师傅手里。所以贾宝执向工程队要人的时候,直接指名道姓要台子滩姓牛的石匠。因牛姓石匠在兴县明清两代都非常有名气,但到近代牛氏传人却青黄不接,所以工程队派康谋海师傅去白家沟铣油磨。当天凌晨鸡叫头遍,康老师饭都没顾得吃,肩负大几十斤的家什,从县城步行出发,走八九十里山路,下午赶到白家沟。一进门,贾宝执问他你姓啥?他说姓康,贾宝执说,我要姓牛的石匠来铣怎么派来个姓康的?你已经來了,那就凑合着铣吧!贾当时是全国劳动模范,干事有魄力,说话影响大,谁敢有半个不字,康老从小经受磨难,历练成熟,一听贾的话,知道是不放心自己的手艺,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俯下身子紧张工作起来。完工之后大队主任还是待理不理的。他回到兴县没过两天,兴县工程队又调他去白家沟,原来油磨只磨一天,便再也磨不出籽来,贾宝执又向工程队要人。工程队里的匠艺人都是全县的精英,但手艺都没有康谋海好,只能再次派他去白家沟。这次贾的态度大变,因为了解到康老师的名气,这次热情接待,他说小康上次我小看你了,让你凑合着铣,这次你可要拿出你的看家本领呀!他问贾宝执,你们大队一年要榨多少产量,贾说八十榨,他便明白地说,那咱就按八十榨给你铣。这样白家沟大队的油磨运行一年刚好榨了八十榨油,再也不能出油,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匠艺高明的石匠一般能把磨铣到四十来榨,没见过康老师能铣到八十榨,而且把榨的次数控制得如此准确。这下子,贾宝执对他彻底服了。这件事也成为兴县人匠艺高超的美谈。1973年12月,贾宝执在排险炮时,为抢救三名社员壮烈牺牲。1974年5月,山西省革命委员会追认他为烈士,11月,指派康谋海老师为贾宝执刻墓碑一座。康老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用锤凿向老朋友表达他的崇敬与哀思。 1992年,兴县人民政府又让康老制作黑峪口“張稼夫魂骨播撤黄河故地摩崖石刻题词”。该石刻刀工流畅,气势恢宏,成为兴县一景。1996年4月4日清明节,他为自己父亲精心刻制石碑一座,书法、绘画、雕刻全由他一人来完成。这座碑刀工细腻,书法、雕刻、绘画样样精绝,是典型的“三绝碑”,成为后学效仿的典范。康老还为兴县东关旧舞台雕刻台基“双狮斗宝”。为兴县农产公司大门雕刻和平鸽两对,鸽子雕刻得活灵活现,可惜被人盗走,成为一件憾事!在他退休的前一年,太原造纸厂要订制直径三米的大碾滚及配套碾盘,走遍全国也无人敢接此活,厂家找到康老,他爽快地应下这活。并约几个师兄弟在兴县距儿沟成功开出优质花岗岩石料,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圆满完工,成品足有十七八吨,纯手工铣成,精密度堪比车床,让厂家啧啧称奇。 康谋海老师一生为兴县的名胜景点、居家住户、兴县发电厂、机械厂、针织厂的建设留下了无数杰作,付出的心血汗水笔墨岂能尽述!他坚强勇敢,热爱生活,平易近人;他匠艺高超,精益求精,博学多闻;他重义轻财,扶持后学,乐观豁达。康老师于2010年9月28日病逝于郑州人民医院,安葬于北邙山,享年79岁。临逝之际仍念念不忘家乡父老乡亲,不忘生他养他的这片热土! 斯人已去,遗作长存。令人欣慰的是,我写这篇文章前,康谋海老师的名字已登录《兴县志》的大匠名录。纵观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无不以工匠精工产品著称而强国,称雄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下,我们国家也倡导弘扬大国工匠精神,积极推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工匠精神重新回到诸多制造领域。兴县这块古老的土地养育了康谋海老师,康老师也用毕生的精力回馈了自已的故乡。康老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最后我诌一首小诗赠康师,以表对他的追念之情: 谁言世宦子无为, 领袖题词镌宏碑。 锤挥凿行走天涯, 磨铣精工显细微。 造纸建制绘大图, 配电施工再显威。 雕绘俱佳效半黎, 德熙品高才艺美。 长眠身卧北邙地, 魂魄归兮蔚汾来。 挽歌一曲悼师傅, 哀我叹惋尽伤悲。 康谋海老师千古! (此稿由族人康恩推荐,2019年10月16日康谋海老师徒弟贾喜平写于兴县嵋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