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六县区康家人抗战事迹采访纪实之四
元氏县西倚太行山与井陉县接壤,与赞皇、高邑、赵县、栾城和鹿泉相邻。战国初,元氏县属中山国,赵国灭中山国后,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县由此得名。
5月28日午后2点20分,我和《华夏康氏》摄制组的两名记者,在河北省康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康建国、康新明的带领下,驶车到达元氏县城西南的龙华山庄。山庄的主人元氏县康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康菊庆,北褚乡西同下村支部书记、研究会秘书长康军校和顾问康风民为我们“接风洗尘”。 饭后,送走康建国和康新明,菊庆会长对我说:“听建国介绍说,你们来河北这几天,每天奔波1000多里地,十分劳累,今天下午你们就在山庄转转玩玩,休息休息,明天一早,我就安排军校陪同你们去采访。” 客听主差,我们随菊庆会长来到山庄的酒店入住,上楼梯时,我忽然发现随行的女记者张宇慧膝盖上的裤子烂了一个洞,问她,才知道在昨天的采访中摔伤了膝盖。这位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小姑娘,如此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精神让我们同行的康家人十分感动。 5月29日上午8时,康军校自驾车带我们来到距县城20多公里的马村乡聊村,在这个现有1500多口康姓人的村子里,康军校给我们联系上一位60多岁的族人后,便赶回村里参加会议。我们准备去采访一位叫康俊玉的抗战老兵,可那位族人告诉我们,康俊玉老人已经于今年清明节前夕去世了。他给我们一本康俊玉生前写的《自传》,书的序言里这样写到:“1921年,我出生于河北元氏县红旗大街聊村,1938年初,我和村里20余名青年一起参加了八路军太行军区独立二大队,后改编为太行二分区30团。自幼参加革命,历时60载,职务正师级职,行政级别12级。16岁投身革命时,文化不高,不懂革命的更深道理,一心只想着打日本。我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参加大大小小战斗有百次之多,攻防坚守破城,拼杀刺刀见红的大仗、恶仗,我都打过。曾受领过4枚勋章和解放胜利纪念章。” 在康老的回忆录中,我摘抄如下一段文字:“1938年初,包括我在内的二十余名聊村青年,一起参加了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二大队。因岁月的流逝,现在能记起姓名的有:康景亮、康考群、康振清、康贵殊、梅德群、贾不智、刘保太、康喜顺、康发明、许喜林、康春、贾静堂、康显昌和康二保。在这20多人中,有的人刚入伍不久,就因种种原因脱离了部队,最后坚持下来的有:康振清、康贵殊、康景亮、梅群德、贾不智、康春、康考群和我。目前除我还健在外,其余7位同志都先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一个聊村就走出去这么多参加抗日的康姓人,且有7位为革命壮烈牺牲,而一个元氏县又是何种情况呢?我在采访期间,查阅过《元氏县志》,采访笔记中至今还保留着从县志中抄录下来的康姓烈士名单,他们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 旷村乡旷村:康文正; 北正乡鹿台村:康建平; 马村(原万年乡)乡:康景亮、康元振、康国珠、康进堂、康考群; 北褚乡西同下村:康瑞印、康午辰、康荀眼、康印校、康增去、康冬文、康军良、康增禄、康玉昌、康立机。 县志中记载的这17位康姓烈士,还没有包括参加过抗日战争而后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康姓烈士,如:康振清、康贵殊、康景亮、康春等人。 上午10时我们离开聊村前往赵县,来到现有3000多名康姓人居住的康贾村,在族人康连义家中采访了73岁的康志为宗长,他告诉我们:“村里当年参加抗日的康姓人不少,大都是参加的地方游击队,这些人都去世多年了。我只记住参加八路军后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两个人,一个叫康书子,一个叫康志岁。” 12点30分,我们在离赵县县城不远的公路边一家饭店吃过午饭,便驱车前往晋州市。车行70多公里,到达晋州市郊的周家庄乡六队,找到村会计康志田,他给我们介绍说:“这个村现在有康姓人430人,据长辈们说,村里参加过抗日的只有两名康家人。在战场牺牲一个,名字不详;另一个叫康四,20多年前就去世了,也没有后人。” 从康志田家出来,赶近车前,我看见身轻力壮的司机小华,已经趴在方向盘上“垂涎三尺”了。每天1000多公里的长途行驶,已经让他筋疲力尽,我轻轻地提醒他,让他带我们去晋州。 当晚入住“天天乐”酒店后,我们在街头露天烧烤摊上吃了一点东西,就匆匆忙忙赶回酒店。因为,每个人的衣服上都是汗迹斑斑的,小记者张宇慧曾经风趣地说:“我们不需要手机导航了,咱们衣服上都印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