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石家庄元氏一带,陷入一片混乱。各村、乡的豪绅地主,趁国民党军队溃败南逃之际,勾结土匪和国民党溃散之兵,纷纷建立道会门及民团地主武装。日本侵略军为达到长期统治的目的,开始了大规模的强化治安活动,四处建立维持会,并通过收编投降的国民党军队和土匪,民团武装,组建伪治安军,外寇内匪,无恶不作,轮番烧杀掠抢,害得民不聊生,广大穷苦百姓整日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就在这时,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英勇挺进太行山,树起了抗日大旗。八路军在当地党组织的密切配合下,一方面积极寻找战机,主动打击日本侵略者;另一方面,广泛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当时,在元氏、获鹿、赞皇、高邑一带,各种抗日组织和抗日游击武装,像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广大爱国青年踊跃参军,仅我的家乡元氏县聊村,就有几十名有志青年参加了八路军或国民党军队,奔向抗日战场。
1938年初,包括我在内的20余名聊村青年,一起参加了八路军太行独立支队二大队。因岁月的流逝,现在能记起姓名的有:康景亮、康考群、康振清、康贵殊、梅群德、贾不智、刘保太、康喜顺、康发明、许喜林、康春、贾静堂、康显昌和康二保。在这20多个人中,有一大半人刚入伍不久,就因种种原因脱离了部队,最后坚持下来的只有:康振清、康贵殊、康景亮、梅群德、贾不智、康春、康考群和我。目前除我还健在外,其余7位同志都先后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在这7位同乡战友中,我印象最深的,也最感到怀念的是康振清、康贵殊两位同志。我们3人从参军在一起,曾经共同度过数载的战斗岁月。1938年、1939年我们一起随部队在元氏、获鹿、高邑等地宣传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活动,先后并肩参加了收缴盘踞在聊村、万年和孙村的梅老庚地主民团枪支,伏击元氏县大陈庄火车站日军铁道巡逻车,打击获鹿县永壁镇汉奸王三、冀西反摩擦和在元氏县黑水河歼灭日军一个中队、击溃伪军一个营的战斗。
1940年部队改编成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10旅30团时,我们3人仍在一起,共同参加了该年秋季的百团大战。血与火的经历,使我们3人结下深厚的战友情谊。他俩的音容笑貌,至今还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康振清同志打仗一贯勇敢顽强,入伍后不久就当上了班长。在元氏县黑水河歼灭日军一个中队的战斗中,他带着全班冒着枪林弹雨,奋不顾身冲入敌阵,用刺刀和手榴弹与敌人拼杀,他一人就打死了两名日寇。在1940年秋季百团大战攻打正太铁路赛鱼火车站的战斗中,他与另一名战友紧逼不舍地追击一个被我军打散的日本小分队,机智灵活地连续击毙、杀伤数名敌人,打得敌人弃尸而逃。在百团大战后期的辽县左会山战斗中,他指挥全班坚守阵地,浴血奋战,一天之内打退了日军十几次的猖狂进攻。虽然身上多处受伤,仍然坚持不下火线,直到因失血过多昏倒之后,才被战友抬下阵地,在转送医院的途中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英年二十一岁。
康贵殊同志于1940年部队改编后,调到太行军区特务连当战士。他作战勇猛,身经百战。1942年春季,日本侵略军对我太行山根据地开展了大规模的蚕食扫荡行动,一股日军采取偷袭的方式,突然包围了我太行军区司令部的驻地。为掩护军分区机关和人民群众的安全突围,康贵殊同志所在的特务连与偷袭之敌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康贵殊同志在异常激烈的战争中,虽然头部受伤血流满面,依然坚持和战友们一起逐房逐地与敌人展开拼杀。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时间,使军分区领导机关和人民群众顺利冲出险境。抗日战争胜利后,他继续跟随部队参加了解放战争。在陇海、鲁西南与其他几次战斗中,又曾数次负伤。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立下了新的战功。1950年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发动了侵略战争,并悍然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康贵殊同志又坚决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雄赳赳、气昂昂奔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场。不幸在上甘岭反击战中光荣牺牲。
英烈长眠,浩气长存。聊村抗日战争初期和我一起参加革命的7位同志,虽然都相继在革命战争中光荣牺牲,但他们所具有的对中国革命事业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和不怕流血牺牲、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纪念。
安息吧!康振清、康贵殊、康景亮、梅群德、贾不智、康春、康考群同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