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我的父亲
在庆祝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举国人民怀念英烈之际,我对父亲——抗日英雄康振华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
1937年“七七事变”后,年仅16岁的父亲康振华在抗日救国思想的感召下,凭着朴素的阶级感情参加了革命队伍。经过血与火的考验,于193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从一名警卫战士成长为区武工队长。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中,身经百战,杀敌无数,成为远近闻名的“鬼见愁”。
199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河北省委党史办曾组织编写出一批抗日战争题材影视剧和传记文学作品。河北省文联燕赵人依据我父亲康振华和母亲田君萍(参加革命后改名刘锦章)的事迹,撰写了传记文学作品《冀中抗日英豪》一书。河北省委党史办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此书“出版发行,对党员干部,尤其是青少年进行党的历史和革命人生观教育,有着重要教育意义。”电视台还以我父亲为原型,拍摄了20集电视连续剧《抗日英雄之鬼见愁》。
我的祖籍是河北省新乐县,父亲正是从那里走上革命道路的。1939年夏季,中共新乐县委在沙井村召集三县联席会议,由于消息走漏,天亮时分日寇和伪军将沙井村包围得水泄不通。在这紧急关头,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田志周命令我父亲带领区小队和县委警卫班20余人保护三县领导突围。父亲临危受命,毫无惧色,当机立断,端起机枪便带领队伍向日伪军铁桶般的包围圈冲去。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撕裂日伪军的重重包围,掩护县委机关和大批非战斗人员安全转移。但是,终因敌众我寡,我方人员遭受了重大伤亡,在河北省的抗战史上被称为“沙井惨案”。
1941年,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寇在中国战场上的嚣张气焰。为了报复根据地军民,1942年,日寇调集5万余人,疯狂地对华北敌后根据地进行了抗战史上最为残酷的“五一大扫荡”。日寇对我抗日根据地实行了“铁桶”、“囚笼”和“三光”政策,对八路军实行了“拉网”式的“扫荡”。八路军主力部队为保持有生力量,决定实行机动突围,跳出日寇包围圈,转入山区作战。
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根据地来不及撤退的地方武装和抗日政权,一时间全部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部队和地方一些意志薄弱和不坚定的人开始私自离队、脱逃,个别人甚至叛变投敌。此时,敌后抗日政权受到严重威胁,许多抗日积极分子也不敢接纳和帮助抗日武装。地方政府和零散部队只能白天分散在青纱帐中,晚间出来做抗日宣传工作,恢复遭受破坏的抗日政权和组织。由于敌伪气焰嚣张,一些汉奸、叛徒公开投靠日伪,甚至亲自带领日伪抓捕抗日干部和抗日军属。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稳定军心,鼓舞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各抗日根据地陆续成立了敌后武工队,专门打击罪大恶极的敌伪人员。我父亲正是在这个最困难时期当上武工队长的,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曾数次化装进入敌伪占据的县城和乡公所,击毙或手刃10余名罪大恶极的敌伪军头目。
一次,父亲化装进入县城,只身闯入一个罪大恶极的叛徒家里,用手枪逼迫其随同父亲出城。一开始,在枪口的逼迫下叛徒假装顺从,但在出门的一瞬间,叛徒依仗自己膀大腰圆,突然抱住父亲,一同摔倒在地,企图挣脱逃跑。父亲意识到在日军占领的县城里又是在叛徒的家里,若稍有迟疑,后果将不堪设想。情急之下,父亲一手死死抓住手枪,同叛徒展开生死搏斗,一手从腰间抽出手榴弹,向叛徒头部连续猛砸,直到叛徒脑壳迸裂,气断命绝。
另一次是血刃一个出卖抗日干部还伪装清白的伪保长。父亲乘夜深人静,纵身跃上伪保长家的墙头,跳进他家的院里,轻轻拍打他睡觉房间的窗户。伪保长自以为伪装得很深,当时点亮煤油灯开门出来,还同父亲打着哈哈。待门一开,父亲抬手一枪便将其毙命。
1943年,抗日形势逐渐好转,一些伪军为留后路也开始充当我方的内应。在这种情况下,父亲曾先后3次假装赶车给炮楼送粮,在内应的配合下,连续拿下敌人3个炮楼据点。一时间,父亲成为我县威震敌胆的传奇抗日英雄,令敌闻风丧胆,在伪军之间更是以“让谁撞上小康子”为诅咒。直到解放后的许多年间,当年的领导、战友和当地老百姓谈起抗战,对我父亲抗日杀敌的传奇故事依然津津乐道,赞佩不已。
1955年我军实行军衔制,党和国家依据父亲在战争年代为革命做出的贡献,授予他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勋章各一枚。面对荣誉,父亲常说自己从一个贫苦出身的孩子走上革命道路,并担负了一定的领导职务,这都归功于党的培养教育,归功于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同为了革命牺牲了的先烈比,自己的贡献微不足道。因此,无论在部队还是在地方工作,父亲始终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保持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他对战友、对同志、对乡亲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一个老战友因家里人口多,月底粮食断顿,找到我父亲,父亲当即把家中仅有的小半袋玉米面分给他一半。53年过去了,这事让老战友的孩子至今仍念念不忘。父亲对家乡来办事的乡亲从来都是既管吃又管住,走时还要给买返回车票,家中几乎成了家乡人民的“中转站”。父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说:“战争年代是这些乡亲们掩护了我们,是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省吃俭用供给我们。没有他们支持,革命不会胜利。没有这些朴实的乡亲们,也许就没有我们的现在。忘记他们,我们就是忘本。”
今天,父母亲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们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