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人风采

在抗日战争中锻炼成长的康海

浏览: 次 日期:2017-03-21

康海(原名康树功)男,汉族,1928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深县(现深州市)。1943年2月,他刚15岁就参加抗日队伍,在抗日战争中锻炼成长,1945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虽然这位小八路只有两年多的抗战经历,但经过抗击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锻炼,却为他军事才能的提高和终生的职业选择起到了奠基作用。

深县地处冀中抗日根据地,康海从小就耳闻目睹了当地抗日军民英勇抗击侵略者的感人事迹,一心想投身其中。1943年,正是日本鬼子进行残酷的“五一”大扫荡年代。这年刚过春节,15岁的康海便只身来到城南魏家桥,找到在县大队的大哥康树良,在部队吃了一顿小米干饭加菜汤,然后和大哥谈起了要当兵打鬼子的事。他大哥1938年入伍,是县大队的一般干部,一看小弟决心当八路,便有意考验地试探说:“当兵可要吃苦呀!你能行吗?”康海信誓旦旦地说:“我不怕!大哥能吃的苦,我都不怕!”大哥了解康海,知道他是块当兵的好材料,可转而又想,自已也没有权利接收弟弟入伍呀,便对他说:“咱村高峰在束冀县六区游击队当副政委,我给你写个介绍信,去找他保准行。”随后,康海拿着信跑了60多里地找到了高峰。高峰看着这个又机灵又憨厚的小老乡,高兴地说:“好,你就留在我身边当通讯员吧。”从此,小小年纪的康海就成了一名光荣的小八路。

1943年也是冀中人民反扫荡斗争极其艰苦的一年。束冀县六区地处石德铁路以南,界内公路如网,据点炮楼成群。区游击小队就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敌后游击战,既要巧妙地打击敌人,也要躲避日军的“清剿扫荡”。康海小小年纪跟随队伍昼伏夜出,有时头戴破草帽,背个破草筐搜集敌人的情报,有时被派出往上级机关送信,每次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康海打起仗来也是好样的,因其个子小,背着一支马步枪,在战场上他出枪快、瞄得准,射杀敌人又刁又狠,让日本鬼子和伪军恨之入骨,声言非逮住那个小八路不可。

1943年9月15日夜,为避开鬼子围剿,游击队20多个人一晚三易宿营地而进驻后铺村,不料还是被衡水县赵圈据点的鬼子和伪军发现了。敌人出动了200多日伪军士兵包围了后铺村,扬言一举消灭游击队。夜幕中,村头哨兵发现敌情,迅速报告。当时年仅19岁的副政委高峰利用战士们熟悉村里环境的优势,沉着冷静地指挥游击队撤离,他先让多数战士静静地藏在村头一处低凹的地方,然后带领几个人,以虚张声势、声东击西的战术,做出向另一方向突围的架势,吸引敌人一齐向这里围抄。其他战士则趁机冲出村去。他带领的几个战士个个身手不凡、健步如飞,没等敌人围上来,就消失在茫茫黑夜中。就这样,游击队巧妙地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安全地回到了根据地。通过这次战斗,康海从首长身上学到了不少本领。

1944年10月30日,石德路上前磨头据点的敌人,纠集鬼子一个小队,伪军两个中队以及伪宪兵、警察等400余人,夜间突然奔我束冀县根据地大护驾庄村进行疯狂的烧杀抢掠。31日拂晓,敌人把该村洗劫一空,共抢得牲口200余头,大车100多辆,粮食10万余斤以及大批猪、羊、鸡鸭等,企图大捞一把就走。

这时,活动在这一地区的我束冀县大队和军分区第31区队第2大队准备在前磨头至大护驾庄村必经之地——岳贡桥村南伏击该敌,夺回敌人抢掠的车辆和粮食物资。

这天,大约上午9点来钟,青纱帐里隐伏的游击健儿,一个个镇定自若地注视着大护驾村方向。

“敌人怎么还不来呢?”战士们一个个急不可待地交头接耳,喁喁私语。

“急什么!打伏击最要紧的沉住气!”一个老游击队员充满自信地说道。

“不要说话!这是战场纪律!”班长严厉地制止说。

这时,田野里静的出奇,只有那高粱、玉米的叶子在微风吹拂下,发出嚓嚓的声音。

突然间,大护驾庄方向传来了稀疏的枪声、狗吠声、骡马“咴咴”的嘶鸣声。从声音判断,显然是敌人开始押解抢掠的车辆、物资开始回返了。

“真他妈的快!抢了就走!”

“他敢多呆吗?呆久了还能让他回去?”

“注意!敌人的尖兵快过来了!”看来班长打伏击还是很有经验的,他们一边提醒人们不要光顾远处而忽略了近处,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前方。

战士们隐伏在青纱帐里,透过庄稼秸秆的间隙,睁大眼睛死死盯着敌人将要通过的道路。

“再说一次,没有命令不许开枪!”指挥员又发出一道命令,在战士间互传着。

“刷刷刷”在前方不远的地方,一群群持枪的尖兵在道路两旁搜索前进!看样子,这些伪军和日军抢了东西并没有得意忘形,警惕性还挺高的呢!

他们隐伏在敌人车队经过道路的东南侧看着敌人的车队已经进入“口袋”,可是就是迟迟听不到射击的命令。战士们急的恨不能马上扑上去,消灭这些丧心病狂的日军和伪军,好把敌人抢掠的车辆粮食夺回来,立刻调转车头驶回根据地去。

再向右看,敌人先头快要进到岳贡桥头了。

岳贡桥村坐落在前磨头至大护驾庄村大道的西侧,村南村西是大片茂密的红荆地,荆条有一人多高,敌我双方都不便观察,从敌人的行动速度看,显然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岳贡桥村落方向。

“怎么还不打呢?再不打敌人大队人马就过了伏击圈了!”战士们虽然嘴里没有说,但心里都在为消灭敌人着急。

“哒哒哒!”“嘟嘟嘟!”岳贡桥村头突然想起了激烈的枪声,战士们听着这清脆悦耳的机枪鸣叫,知道这是主力部队迎头痛击敌人的前奏,也是整个伏击战斗发起的信号。

“冲啊!抓活的!”冲击的命令终于传下来了。

一个个游击健儿,从潜伏地突然跃起,勇猛地冲了上去,他们一边前进,一边射击。可惜的是游击队没有机枪,都是步枪,只能单射,不能连发。为了提高命中率,小队长、班长,一边冲一边喊:“打排子枪!”于是“一——二!一——二!”的射击口令声此起彼伏,清脆的排子枪果然显出了威力,日军、伪军、黑狗子应声纷纷倒下和四下乱窜,这一突然打击把敌人打懵了头。

康海一边在行进间射击,一边冲了上去,看见道路上死伤的日军、伪军和警察横躺竖卧倒了一大片,足有二三十个。康海高兴极了,冲上去就缴了一条马三八大盖,这是他朝思暮想,梦寐以求想得到的宝贝呀!他把自己的马步枪跨在背上,用敌人的枪射击起来,真过瘾啊!打着打着,竟然忘记了隐蔽,他站着打,跪着打,再也没有卧倒过,冲过大路,在茂密的红荆地里,只顾摆弄手中的枪,显然是新枪使他兴奋得昏了头脑。突然,耳边“叭”的一声脆烈的爆炸,他好像被一块石头打倒了,及至他爬起来时,看到自己的左腿膝关节部位,血如泉涌,把两条单裤都湿透红了。他想站起来,可是左腿像灌了铅一样沉拖不动,腿不听使唤了。

“快!把他抬下去,抬到打车上去!”大队长向康海身边的一个侦查员发出了命令。

那侦查员用肩挎起康海的胳膊向大道上已经调头的马车走去。这时,战斗仍在激烈地进行,枪声和“嗖嗖”的子弹鸣叫声仍在天空、耳边嘶鸣。康海在侦查员的救护下艰难地走到急救所,卫生员拿过急救包把他的伤口包扎起来。这时,康海身边有几个被我打伤的伪军在“呜呜”痛哭,其中一个一边哭一边说:“我是才叫他们抓来的,还没有一个月,就给伤了。家里还有70多岁的老娘,这可叫我怎么过呀!”

卫生员一边给康海包扎一边问:“疼吗,小康?”

那时,康海不知道是哪来一股劲,竟然哈哈大笑地说:“不疼!就是牺牲了也是光荣的。”

卫生员指着哭泣的伪军:“你看看我们的小八路,不但不哭还咯咯地笑,你这么大个人还哭,也不害羞!”伪军用袖子擦了擦脸,停止了哭泣,可怜巴巴地说:“我是哭我伤的冤枉!”

“冤枉!你当一天伪军也是对人民的犯罪。伤也是罪有应得!”

康海狠狠地指着伪军说。

“是!是!我罪有应得,罪有应得!”伪军哭丧着脸说。

康海看伪军的可怜相,用手一指说:“记着,今后再也不要对老百姓发横了。再发横人民是不会饶你的!”

康海的伤包扎好后,侦查员驾着他上了一辆从敌人手中抢来的双套大骡车,紧随军队向大护驾庄村方向疾驰。康海的双腿经过剧烈的颠簸肿胀的像根檀条一样粗,这时敌人从西北方向向车队猛烈射击,子弹在头顶“吱吱”飞鸣,显然敌人企图夺回抢来的车辆,准备反扑。康海一个人躺在车里,没有了武器,连个防身的手榴弹都没有。他想,万一日军反扑上来抢夺车辆怎么办呢?打,没有武器;跑,又跑不了,不由得担心起来,为了壮胆,康海唱起了《游击队进行曲》......

经过激战,尽管敌人拼命挣扎,但最终未能夺回抢掠的车辆、物资,夹着尾巴窜回老窝去了。车队很快返回了大护驾庄村,遭洗劫的大护驾庄村人民看到了子弟兵把日军抢走的骡马、大车、粮食及所有物资均又完好无损的夺了回来,高兴地涌向街头,纷纷寻找自己被抢的东西。当他们看到康海时,一位大娘呦了一声:“快!把伤员抬下来,我去拿没让鬼子抢走的鸡蛋!”当她走进康海的身旁,亲手磕开鸡蛋端到我的嘴边时,顿时惊讶地喊了一声:“哎呦!还是个孩子,这么小的年纪就给打伤了......”说着不由得用衣襟擦开了眼泪。看来,她真像母亲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疼爱自己的子弟兵。这时,康海也像在母亲身边一样,不由得鼻子一酸,激动的泪珠涌出了眼眶......

抗日战争胜利后,康海所在游击队被编进华北野战军,即后来的第68军203师。他所在部队先后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太原、北京等战役。

抗美援朝期间,他随部队开赴朝鲜战场。1953年夏季反击战中,时任203师作战科长的康海,参加了闻名世界的“奇袭白虎团”战役。在师首长的带领下,从战役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都有他付出的心血。如今,6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老首长、老战友相继去世,此次战役的全部经历他是其中最了解的一个人,为此,他先后在军内外报刊杂志发表文章,详细介绍这个闻名于世的战役过程,受到各界的重视。

1960年,康海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基本系第6期,这位当年的小八路,已成为新中国的一代高素质军人。他从一名普通战士,历任作战参谋、军训股长、作战股长、作战科长、师参谋长、军副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事学术》杂志社编辑、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大小战役战斗百余次,立过战功,先后荣获抗日战争“五一”二级奖章、独立自由奖章、独立自由功勋荣誉章、三级解放勋章、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等。1990年离休后致力于军事文学艺术研究,先后撰写军事学术、文学评论等学术文章100余篇,刊登于军内外报刊杂志,出版著作主要有《翱翔的雄鹰》、《作战科长的秘录》等军事题材的小说及纪实文学作品,并出版了《康海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