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人风采

抗战时期爵誉村康氏与南昌二中的一段学缘

浏览: 次 日期:2016-09-05

江西省泰和县爵誉村的村口矗立着一座纪念碑。由岩石基座、大理石碑两部分构成,高约2米。远远望去,黝黑铮亮的碑身正面镌刻着“饮水思源”四个正楷大字,庄重、肃穆。碑身两侧分别用行楷体阴刻“勤、朴、肃、毅”,尤为醒目。纪念碑屹立在静谧的乡村,但它却能引起无数过往行人的注目。它是公元1996年由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所建立的。

为什么江西省南昌市第二中学要在爵誉村建这样一座纪念碑呢?因为这里记载着抗日战争年代爵誉村康氏与南昌二中的一段特殊学缘,警醒我们不忘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带给中华民族的沉重灾难。

省立南昌二中成立于1914年10月7日,由当时的江西省政府文事局长、心远中学熊育钖兼任南昌二中校长。由于熊校长公务繁忙,委派心远中学学监柳藩国先生任南昌二中学监,主持该校日常校务。1924年,学制改为“三三制”,任命车驹先生为高中部主任,协助柳藩国先生管理教务。1927年车驹先生接任校长,直至1949年。省立南昌二中是江西省第一批公立中学之一,在当时与南开中学、扬州中学齐名。五四运动期间江西最早的先进组织“江西改造社”就诞生在南昌二中。

“勤、朴、肃、毅”是南昌二中的校训。校训的实质就是要求全校师生无论做人、做事、做学问都要具有“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怕艰险、勇攀高峰”的精神。这种优良的校风,造就了许多知名学者、专家、英雄模范和一批又一批的建设人才。像袁玉冰、黄道、胡先骕、汪国镇、汪辟疆、黄家驷、吴有训、阳含熙、徐采栋、贺其治、许渊冲、游效曾等都是南昌二中的优秀代表。

“名称永居第二位,成绩须达最高峰。”是南昌二中的校联。校联的感召力是永远的,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风范,有一位38届学友创作的楹联为此作了很好的诠释:“名称第二又何妨,胸怀须远大;成绩最高宜不愧,德业在心中。”

可就是这一所知名中学,在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广袤的国土沦陷的时候,竟无法平静地安放一张书桌,不得不为躲避战火,过着颠沛漂泊的办学生活。就在江西省省会南昌市被日军攻占前,江西省政府机关撤退至泰和县,南昌二中则先徙永新县石灰桥,后于公元1940年搬迁至泰和县爵誉村。1945年,该校大部分迁往吉水县白沙,还剩下初三年级仍留在爵誉,次年初三年级毕业,南昌二中至此全部离开爵誉,在爵誉驻留了整整5年。这五年,康氏人为办学倾注了大量心血,也从中受益匪浅,一批后昆在这里获得知识,成为有用人才。

70多年前,一个规模不算小的学校团体,为了逃避战乱,为了保全国家的教育资源,为了不荒废师生的教与学,从繁华的省会城市,辗转跋涉,历经千山万水,落足于偏僻一隅的乡村,个中艰辛,我们现代人是无法想象的。

当年,有着良好重教传统的爵誉康家人及全村民众热情地迎接了南昌二中,并慷慨地伸出了援助之手。该校分高中、初中两部,6个年级24个班,1000多名学生,200多名教职员工。近2000名师生就像外出多年的游子一样回到了母亲的怀抱。深切感受了爵誉人重视教育的满腔热诚。

爵誉村一下子要安顿好2000多人的学校,其困难可想而知。办学,首先得解决校舍,这就颇费了一番周折。康家人和村民们主动腾出自己的房子,让学校用。校本部设在康裕薰家的新屋里;校长车驹先生一家住在康衡九家;教室设在康、周、张三姓祠堂里,祠堂又分作两种功用,上栋做男生宿舍,下栋作教室;校医院设置在院内;食堂和厨房设在周家久大堂;女生宿舍借住在康长喜家两层土楼里;教师分住在学校周围的民众家里。据说,康衡九还腾出自己一块3亩多的土地,供学校建造了一个简易的竹木大棚,做为学校的大会堂与膳厅。这样的教学设施简陋得不能再简陋,但丝毫没有影响学生勤奋读书的情绪。

康氏“孝德堂”东头那棵高大的樟树上,悬吊着一个铜钟。钟声嘹亮,全校师生依钟声而作息。

学校晚饭后,那又是爵誉村一幅优美的画图。尤其是夕阳西下时刻,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的学生漫步在田埂小路上,拿着课本,有的读外语,有的诵古文,有的吟诗词,书声琅琅,此起彼伏。一方水土,一方人文。

岁月赋予了爵誉村一首动人的诗篇,也承载了爵誉康氏人抗战年代一段平静但不平凡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