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氏族人的梨园风采
——河南省鄢陵县康庄业余豫剧团30年风雨历程(一)
豫剧是流行于河南省以及周边各省部分地区的一个影响深远的地方戏剧种。因其唱腔优美,语言清晰流畅,舞台艺术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观众观看豫剧表演的兴趣更浓,需求更加迫切,因而在20世纪50年代初,广大农村应运而生了很多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业余剧团。他们农忙干活,农闲学戏,边学边演,让农民不出家门,不用花钱就可以欣赏戏剧演出,其乐融融,大家共享豫剧艺术的无穷魅力。康庄豫剧团就是这个时期在几位老“戏迷”的积极参与和鼓动下,加上广大村民的热爱和大力支持,经过三年的努力,由组建村锣鼓会到宣传队的发展过程,于1952年8月正式组建起来的。
由于农村业余剧团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所以多数都是短命的。演员和村民情绪高涨时一哄而起,经过三、四年的演出,又一哄而散。村民形象地说,“姑娘出嫁,剧团散架”。而康庄豫剧团则不然,其不唯在当地演得好,而且还享誉鄂、皖、陕、晋几省的部分地区,其演唱水平却达到或超越部分县级职业剧团,而且一唱就是30年,演出5320场,受益观众达3000万人次以上。虽说康庄豫剧团在80年代初停演了,但是有10名主要角色进入了外地职业剧团,同样在为我国的戏剧事业做贡献。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这个剧团能够长时期坚持演唱呢?我们从它的建立、管理和演出过程中即可看出端倪。
一、爱看梆子戏 组建锣鼓会
20世纪30年代,康庄村民爱看梆子戏(豫剧)的热情已达到痴迷的程度。特别是一些青年小伙子,只要听说哪里唱戏,就是相离10里、20里远,他们也不顾一天农活的劳累,傍晚时集结成群,一路奔跑前去看夜戏,看后又是一路飞奔而归。有一次,听说相距30多里的西华县逍遥镇唱戏,爱看夜戏的康大宾、康孟宾领着十几个小伙子一路奔跑前往看夜场戏。当跑到戏台前时,戏台上吹响了“刹戏”的喇叭声,他们生气地说“真倒霉”!跑这么远没看到戏,还挨了一喇叭。当地观众问:“你们是那个村子的?”“康庄的。”随将此事报上戏台,感动了剧团的演员,立即为远道而来的观众演了一出折子戏。后来,“去逍遥镇看戏挨一喇叭”这句话流传久远,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在热爱戏剧的人群中,青年小伙子多是看热闹的,而中年人不但爱看戏,而且还想学一些唱段,搞自娱自乐。村里的几个戏迷人人都学会了几个唱段,平时在往返田间的路上或高粱棵里总忍不住唱一半个唱段。在这些戏迷中最爱唱的是康辛酉和康北方二人,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有人一推荐,便开口唱了起来。
康辛酉(1902-1965)出生在一户普通农民家庭,没有读过书。可是他聪明好学,最热爱戏剧。他看戏时专心听,细心记,学会了不少唱段。他记忆力强,还能唱“反串”角色。为了多看戏,多学戏,几次过春节时他都曾约几个“戏迷”找村里的当家人,请求叫外地的锣鼓会来村唱一晚上地摊戏,热闹热闹。1946年春节,村里请来了马兰区后邢村的锣鼓会,他们不仅能唱地摊戏,还带有旱船,老背少等节目,演唱得很好,受到观众的高度赞扬。这时康辛酉就产生了在村里成立锣鼓会的念头。可是他又想,只有唱家没有拉弦子的还是不行。于是自己便买了一把二股机弦子。村里的戏迷刘运知道后,也买了一把二胡。二人经常在一起学拉弦子,为成立锣鼓会做准备。
1948年初冬,康辛酉为了学戏,便把扶沟县古城村的赵千老师请到家中,自管吃住,同时又买了锣鼓、鼓板等必备乐器,把村里的几个戏迷集中在自己家里,在赵千老师手把手的精心指导下,边学唱词边排练。经过三个多月的勤学苦练,学会了《大登殿》、《铡美案》、《秦英征西》三场大戏。在排练过程中,村民们纷纷到他家中看戏,把个小院挤得水泄不通,热闹非凡。1949年春节临近,应众多村民的要求,在村农会主席康林波、刘位钦二人的大力支持下,农会又出钱添了一些乐器,买了几套服装,康庄村锣鼓会正式宣布成立。不过,村里有个风俗,成立锣鼓会一是为了娱乐,二是为了人口兴旺。不论成立什么会,必须推荐一个“会头”来领导会里的工作,也就是操心人。而且“会头”本人家里必须是只有女孩没有男丁的户主。三年一届,过了三个春节另选“会头”。谁若领会三年积德行善,天地全神保佑,必生贵子,就会后继有人。会头的职责是带领其他被推选出的二、三十名会友向各户募集善款,用于购买过元宵节必需的,如灯闪、油蜡、香纸、鞭炮、烟火及会友演员的生活费用等。总之“会头”操心,会友跑腿办理一切事务。演戏时间是正月十四日至十六日,一连三个晚上,演出圆满结束。
在推选“会头”时,全村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康辛酉身上。康辛酉当年已46岁,夫人一连生下五个女孩,两个已出嫁,没有男孩儿。在众多村民的劝说下,他半信半疑地接受了“会头”的职责。或许真的有神灵或者是巧合,康辛酉的夫人于领会的第二年就生下了一个男孩,连续三年生下三个男孩,康辛酉夫妇喜欢得合不拢嘴。现在他的三个孩子都在省城郑州国家机关工作,说起来这真是一个奇迹。
1949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的三个晚上,戏迷们为观众演出了刚学会的三场大戏。在《大登殿》一戏中,康北方唱薛平贵,康孟荣(1923-2001)唱王宝钏,陈士唱西梁公主,《铡美案》 一戏中,康法亮(后提升乡长,林业局长等职)唱包文正,刘根唱陈世美、康孟荣唱秦香莲;在《秦英征西》一戏中,康德林唱秦英,康辛酉唱皇后,康孟荣唱皇姑。由于戏演唱得好,观众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特别是扮演包公的康法亮,年仅15岁,发出的阵阵虎腔,如雷贯耳,被人称奇。唱“反串”角色的康孟荣,口腔细腻,动作微妙,观众看了赞扬有加。康庄锣鼓会的首次演出,受到了本村和周围村庄观众的一致好评。
二、组织宣传队伍 贯彻党的政策
1950年冬,在开展反霸土改和抗美援朝运动中,张桥区委、区政府决定,以康庄学校师生为骨干,以康庄锣鼓会为依托,组织了康庄宣传队,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当时,在校长骆德庆(后任县教育局长、县财委主任等职)领导下,除锣鼓会的成员全部参加外,还吸收了本村男学生康重申、康德鑫(后任张桥乡副乡长)、康国显、康林重、康铁山、骆宝顺、刘金陵、刘焕清,女学生康秀春、康秀安以及岗陵寺村在康庄上学的男生郭旺枝、郭书林、女生黄荣现等20余名学生参加,组成一支宣传队伍。
宣传队仍由赵千老师做念、唱、拉、打的全面指导,他把宣传资料中的唱词全部用豫剧唱调进行教唱。大家边学边在本村演出,一个冬季共学会了《婚姻法》、《寡妇改嫁》、《南京血债》、《还我血债》、《地主造谣》、《抗美援朝》等6个大型戏剧节目,加上村锣鼓会先已学会的3个传统剧目,演出的场次越来越多。除在本村演出外,还到周围以及张桥区所辖村庄巡回演出,受到了张桥区委、区政府表扬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同时也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政治觉悟,牢固树立了农民当家作主人的思想和爱国主义情怀,推动了党和政府各项工作的蓬勃发展。在抗美援朝运动中,通过口头宣讲和文艺演出,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爱国主义觉悟。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先进典型。如康秀荣(后参加了工作)送未婚夫黄合钦参加志愿军,黄壮烈牺牲在朝鲜战场。当时本村报名赴朝参战的还有康望东、康元庆、刘润芳、骆三中四位青年,除骆三中在后防做医务工作外,都在战场上受过伤,均于朝鲜战争胜利后光荣返乡。
三、三请教师 组建剧团
康庄文艺宣传队经过三年的宣传演出,艺术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全体演职员信心满怀,个个都盼望着能有一个展示才华的更大舞台。广大村民也一致要求扩大演员队伍,增加师资力量,正式组建康庄业余豫剧团,并要把这个剧团办得像县里职业剧团那样,进一步提高演出水平。赵千老师几年来为我们培养了演员和乐队,但他毕竟是农村的锣鼓会教师出身,会戏有限,更不会教武功。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村民一致要求聘请高师任教。于是,在村农会的大力支持下,依靠宣传队人员,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
首先是聘请高师任教。1952年8月,康庄从本县南坞区孙老庄请来了曾在周口市豫剧团任过团长的雷旺老师,他是唱武生出身,是戏剧中的全才。1952年底,又从西华县朱岗区请来了范旺魁老师,他原来唱“包头”,后改唱须生,最得手的是教武功。1953年8月,通过范老师推荐,又从西华县红花集区小岗村请来了曾在西华县戏校专教武功的钱茂老师。三位老师均被康庄建立剧团的创举和一班青少年的学习热情所感动,决心竭尽全力传授技艺。三位老师作了明确的分工:范旺魁老师专教戏词和唱腔,雷旺老师专心指导排练武戏,钱茂老师专教演员学习武功。老师们分工合作,真可谓三管齐下,万无一失,使教学进度大大加快,演员的艺术水平明显提高。
其次是扩大演员队伍。1952年8月,雷旺老师初来时就提出,从青少年中选拔人才。消息传出后,村里青少年积极报名参加。后经过喊腔测试,去劣选优,招收了康根荣等16名男孩和康秀然等9名女孩,共计25名少年接受培训。他(她)们年龄都在十三四岁上下。范老师来到后,对原有演员进行了调整,把声腔较差的调到乐队,同时聘请了热爱戏剧的老农骆文周为剧团团长,把土改时没收一户地主家的豪宅做教学基地。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采取早晨、上午、下午、晚上四班制。早上在本村小学的操场上喊腔练功,上午、下午排练节目,晚上学唱词、唱腔。在教学方法上,采取“四步走”的办法:每学一个剧目,都是第一步学唱词、唱调,第二步哑排(唱时不伴奏乐器),第三步响排(乐器伴奏),第四步在村里修的土台子上演出。
关于办团的资金问题。刚土改后,生产条件仍很落后,粮食产量不高,农村仍然很穷。办剧团必须购置服装道具,价格昂贵,这笔开支从哪里出呢?最后还是老团长骆文周想出了办法。他说:“扒寨墙、炮楼卖砖头。现在没有国民党军队了,土匪消灭干净了,要寨墙何用啊!”他一语中“的”。1953年春,经农会批准,把任务分给各选区,共扒掉寨门两座,炮楼6座及寨墙,把扒下来的砖头按低于市场价卖给本村人。当时计算所卖的钱仍然不够剧团使用。麦收后,又发动村民捐赠小麦。由农会干部和剧团演员组成一个接收小组,带着一个五升斗(容量20斤)和盛粮布袋,挨家挨户接受捐赠小麦。第一户要去五升斗回家抱出来半斗小麦,第二户就抱出大半斗,第三户就抱出一平斗,第四户竟抱出冒尖一斗。形成了捐麦比赛。开始没捐够一斗的两户农民看到自己捐得少了,就向接收小组夺去五升斗,又回家抱出一冒尖斗小麦,一户比一户捐得多。由此可见,广大村民对兴办剧团信心很高,谁也不甘落后。一天之内,村民捐赠的小麦就有10000多斤。这样一来,卖砖卖小麦的收入不唯够买戏箱道具,就连给老师做饭发工资的钱,都得以解决了。于是,在三位老师的策划下,按照职业剧团的要求,一次把服装道具、戏棚、照明用的汽灯等等一切必需设备都买了回来,大大鼓舞了师生们的教学积极性。
四、五轮寒暑 成果丰硕
自1952年农历8月康庄业余豫剧团建立至1957年间,三位老师倾其所有,悉心执教,全体学员刻苦学习,奋力拼搏,剧团除应邀到县内外演出的时间外,一直坚持每天四晌学习、排练不停,学习进度和演唱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共培养出男女演员25名,乐队人员8名,学会传统剧目102个。这是任何职业剧团也难以达到的学习成绩,实在是一个奇迹。从演员年龄上看,开始建立剧团时,都是12岁左右的儿童,1955年开始赴外乡镇和扶沟县境演出时,演员都在十五岁上下,被鄢陵、扶沟两县观众称为“娃娃团”,很受观众欢迎。在25名演员中,有小生角演员6名:康根荣、康秀安(1939-1990)(女)、刘焕妮(女)康宝山、康全兴、康顺成;老年生角演员6名:康国俊、刘根、康北方、康全兴、骆树森、王山;旦角演员8名:康秀春、康小凤、康桂莲、康翠荣、康秀然、陈小雪、王花、骆宝顺(男);黑脸花脸演员3名;康法亮,康林重,康顺喜;丑角演员2名:康祥云、刘玉春。在8名乐队演员中,打鼓的2名:康孟荣,康重申,拉弦子的3名;康铁山、刘学、康辛酉;打铜器的2名:康德林、康重申;打梆的1名;康喜田。
在长达五年的学习排练和边学边演过程中,共成功演出传统剧目102个。其中:
商周时期的剧目12个。有《反冀州》(一)、《反冀州》(二)、《金盆记》、《黄天化下山》、《黄河阵》、《宝莲灯》、《前楚国》、《后楚国》、《张奎拱地》、《三仙妹下山》、《白莲花临凡》、《战京鳌》。
隋唐时期的剧目31个。有《南阳关》、《姜家营》、《抱头山》、《白马关》、《反西唐》、《收孟喜》、《收张英》、《收王红》、《王宝钏》、《大登殿》、《返暹罗》(一)、《返暹罗》(二)、《黑风布》、《困河东》、《对花枪》、《义烈风》、《战洛阳》、《秦英征西》、《二龙山》、《五凤岭》、《三哭殿》、《黑打朝》、《打金枝》、《花打朝》、《罗章跪楼》、《罗焕跪楼》、《北城头》、《杜耀进妃》、《扒察庙》、《打面缸》、《挑女婿》。
秦汉时期的剧目7个。包括《张仪伐苏秦》、《骂庞涓》、《收陈朋》、《收吴汉》、《双头马》、《火烧智都》、《韩信拜帅》。
三国晋朝时期的剧目9个。包括《长阪坡》、《黄鹤楼》、《取西川》、《截江》、《对金抓》、《反阳河》、《三气周瑜》、《当阳桥》、《失下邳》。
宋朝时期的剧目18个。其中包括《铡美案》、《平霍州》、《八贤王说媒》、《破洪州》、《老征东》、《破天门》、《提寇准》、《断桥亭》、《老包说媒》、《白蛇传》、《五台山》、《阴阳河》、《收芦军义》、《闯幽州》、《穆桂英下山》、《穆桂英挂帅》、《天朝进宝》、《花园赠金》。
元朝时期的剧目1个,《元王失江山》。
明朝时期的剧目14个。包括《虎丘山》、《桃花庵》、《莲花庵》、《反徐州》、《二进宫》、《失南京》、《三上轿》、《雷音寺》、《对绣鞋》、《雷振江征北》、《西厢记》、《秦雪梅》、《刘连征东》、《燕王扫北》。
清朝时期的剧目10个。包括《大狼山》、《八挂山》、《二郎山》、《征云南》、《斩武驸马》、《落马湖》、《收杜甫》、《小二姐做梦》、《严松昧宝》、《李智升夺状元》。
1953年春,当剧团已排练10来个剧目,可供一个台口演出时,开始应邀赴鄢陵县城以南各区乡镇举办的物资交流大会和庙会上演出,最后又把演出范围扩展到扶沟县境内部分村庄。截至1957年上半年,共演出82个台口,演戏820场,若把在本村演出的140场戏计算在内,总计演出96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