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人风采

我父亲康国安的抗日经历

浏览: 次 日期:2016-08-05

 

我十分赞成和感谢中华康氏文化研究会的本家领导,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搜集康氏族人参加抗战的事迹,这是响应党中央号召,让广大同胞积极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的接地气的方式。作为康氏后人,我有责任把我父亲当年为抗日战争所做的点点滴滴记述下来,传给后人。

   我祖籍是山东省冠县梁堂乡康寺地村,地处冀鲁交界,是我党早期活动地区之一。当年,寻找党组织,重建山东省委的赵建民即是冠县人,和我们是邻村。目前,全村在家人口1000多人,全是康姓族人,据家谱记载是明洪武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入,目前已有20世。

1937年底至1938年春,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下,华北重镇太原、济南相继沦陷,国民党军队向南溃退,日寇很快侵占了华北大部地区,老家冠县也为日寇所占。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乡亲被迫四散逃难,流离失所,加之天灾、匪灾、国民党溃散之兵灾,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饿殍遍地,十户仅存二三家。

我家历代都是农民,祖辈勤俭持家,生活虽不富足,倒也安然。父亲康国安1919年生人,适值青年的他目睹日寇横行霸道、肆意妄为,一心抗击侵略者,保家卫国。1938年,党中央毛主席作出了向山东派兵的决定。在鲁西北特委动员下,父亲于1941年前后秘密加入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1942年任我村民兵连长,和日寇斗智斗勇,本是文盲的他却以私塾先生的身份与日寇周旋于周边方圆百里。长期的地下工作经历,形成了他严守秘密的习惯,以至于我们子女都不甚了解他的具体工作轨迹,只能从母亲的只言片语中体悟。

日本鬼子占领时期,每到一地就摊派军粮,因贫穷交不起或稍有不满的人,就被打个半死,或者让狼狗咬个半死再扔到猪圈里,等老乡救出来已经奄奄一息了,用不了几天就伤重而死。村里民兵连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帮助军属烈属,清除汉奸,传递情报,割鬼子的电话线,配合正规部队作战。当时条件极其艰苦,枪支很少,主要靠大刀长矛武装民兵,父亲有一把枪,但经常没有子弹。打游击期间,父亲从不住在家里,长了一身疥癣,母亲说那是因为他经常在庄稼地里和坟堆里开会,被露水㬤的。母亲还讲过我家被汉奸出卖,被日本鬼子抄了家,把埋在地底下的粮食和银元全抢走了,还说父亲是共产党,要她把父亲交出来。当时,多亏母亲机智,偷偷地掐大姐的屁股(大姐那时不满3岁)让她哭叫,一个汉奸头目动了恻隐之心才躲过灭门之祸。父亲没上过学,不识字,为当好“先生”,他每天晚上都到本族一位爷爷家学习一篇文章,第二天再教给学生。有一次,那位爷爷有事没顾得教他学东西,第二天上课,他就让学生先认字,由认识的学生读一遍后,他再教,这个事也成了他被老战友取笑的故事。我父亲只是地方党组织的普通一员,虽然没参加过大的战役,但和许多普通党员一样为抗日做出了应有的积极贡献,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我们康氏族人的骄傲!也正是我们的国家有许许多多像父亲这样不屈不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普普通通的党员,才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最终取得全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父亲就在当地民主政府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他仍在当地工作。父亲生前极为节俭、做事认真,虽然长期担任公社和科局的“一把手”,却没有给我们兄弟姊妹安排工作,两位哥哥一直在家务农。父亲是阳谷县第一任供销社主任,在物资紧张的时候,却从未利用权力给家里买过一斤红糖,一个脸盆。后来他又历任公社书记、县知青农场书记、县盐业公司经理等职务,于1980年光荣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