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在山东省郓城、巨野一带,曾活跃着一支民间抗日武装,声震乡里,威名远扬。这支地方民间抗日武装的首领就是康守正。
康守正出生于1894年,山东省郓城县南赵楼乡姚庄村人。年轻时的康守正处在一个社会动荡、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的乱世,守正幼年家贫,受家庭影响,从小就刚正不阿,嫉恶如仇。稍大,目睹人世间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的社会乱象,逐渐养成了行侠仗义,好打抱不平的忠义性格。由于生活所迫,为了乱世活命,他不断结交天下义士,组织一帮人杀富济贫,解民于倒悬。
1920年,郓城县武安镇彦张村大户人家遭土匪抢劫,看家护院的家丁打死了几名土匪,这下便惹下了祸端。大股土匪扬言要血洗彦张村,他们夜里突然包围彦张村,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村民们逃无可逃,惊恐万状。康守正得知这十万火急的消息后,马上组织五十多人连夜奔赴武安镇的彦张村,对已经进村的土匪进行反包围,一场厮杀,击退了土匪,搭救了全村百姓。近百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康守正当年驱匪救民的义举,彦张村人仍感恩戴德,有口皆碑。
这次事件之后,康守正在方圆百里名气大增,于是便打起了杀匪保民的旗号,长期的安民义举让这支地方武装深得人心。一时间,地方上很多人纷纷加入这支队伍,队伍迅速壮大至一千多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犯山东,山东省主席韩复渠拱手退却,这块祖国大好河山惨遭日本铁蹄的蹂躏。面对日寇烧杀抢掠、百姓生灵涂炭的惨状,康守正无法平复内心的愤怒,他抱定必死的决心,带领自己的队伍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
1938年以后,康守正率领的这支民间抗日武装一直在山东省西部郓城、巨野、东阿等地活动,与日本侵略者到处周旋,经常偷袭日军,让日军闻风丧胆。1941年8月,康守正通过眼线得知,有一股日军护送的军用物资船只要在郓城县黑龙庙靠近黄河的采楼码头停靠。康守正当即决定偷袭这支日军船队。康守正趁着暮色亲自带领队伍事先埋伏在码头周围,在敌人的几条运输船只停靠码头立足未稳时,康守正一声令下,顿时,枪声、手榴弹爆炸响起,鬼子见状,一边仓皇还击,一边准备调头逃窜,但已经来不及了。守正带队冲上敌船,押运物资的十几个日本兵被当场击毙。这次战斗打得干净利落,缴获船上全部军用物资,包括武器弹药、粮食和被服近百箱。这些被缴获的东西不但充实了自己,扩大了武装,还救济了当地灾民。地方老白姓拍手称快,奔走相告。
康守正带领的这支地方抗日武装不但英勇善战,而且纪律严明,要求属下不得扰民。一天中午,康垓村的村民康善兴去褚庆集上卖牛肉,康守正的一位部下吃了牛肉不付钱,康善兴声称要找康守正首领讨回公道,该人便问康善兴,康首领和你啥关系,康善兴说是俺三哥。此人闻风丧胆,担心处罚,连忙赔礼道歉,连声求饶:再也不敢了。
这样一支民间抗日武装深得百姓爱戴,日军却把他们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多次寻机剿灭。但康守正凭着老百姓的支持和掩护巧妙地和日军周旋,不时偷袭敌人。1943年,康守正带着这支队伍转战山东东阿,正值日军对东阿进行大规模扫荡和清剿,部队遭遇大股日军的包围。面对强敌,他镇定地指挥队伍突围,但敌人火力凶猛,多次冲锋都不能奏效,队伍伤亡惨重。生死存亡关头,康守正身先士卒,带领所剩无几的弟兄拼死冲锋,不幸被鬼子机枪射中,壮烈牺牲,时年五十九岁。其部下也因寡不敌众,几乎全部殉国。
康守正有两子一女。大儿子康兰珍,早年被父亲送到黄埔军校上学,希望日后报效国家,后因父亲牺牲,经济困难,只好辍学,回乡务农。二儿子康兰德继承父亲遗志,参加八路军地方武装,在县大队打游击。1980年曾被政府送去泰山疗养院疗养,1983年后每月享受政府抚恤补贴45元。笔者到郓城采访时,康守正的两个儿子均已逝世。
让我们记住这个为民族抗战奉献鲜血和生命的康氏人家,记住这个英名长存的抗日志士康守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