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郓城南赵楼乡康垓村,1932年底,康家五人一同参军,后来一起在长城御敌的故事,至今还为人们所传颂。
说起他们当兵的事,还要从康景行说起。康景行1912年10月生,二十岁的他到巨野县四兴屯走亲戚,正逢该村一个从冯玉祥部队回家探亲的肖营长,听他说当兵能吃饱饭,回到本村后,就和同村的几个康姓族人康宝银、康景参、康景仲、康景函商量,决定一起去冯玉祥部队当兵。他们刚入部队便被一起分配到宋哲元部赵登禹旅,经过短期训练,就随军开往前线。
1933年3至5月,日军向长城一线的义院口、冷口、喜封口、古北口一带发起进攻,伺机侵占华北。中国国民政府指挥下的国民革命军(包括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奋起抵抗。3月9日下午,日军服部铃木两旅团的先遣队进抵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的喜峰口,傍晚,侵占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以北的董家口等地。中国守军第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指挥该军英勇抗击,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109旅旅长赵登禹率部急行增援喜峰口。与此同时,日军服部旅团长命令步兵第二十六、第二十七联队一部也增援喜峰口,由董家口、铁门关等处发起进攻。赵登禹即率部前往堵截敌人,与敌展开激烈战斗。当时已是班长的康宝银在战斗中被日军子弹击中,壮烈牺牲。战斗异常惨烈,敌人被死死挡在长城以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后驻喜峰口外老婆山的日军赶来增援,双方激战更烈,伤亡巨大。在这次战斗中与康景行一起参军的康景参(当时已是排长)、康景仲、康景函三人也在与敌人的拼杀中壮烈殉国。战场上硝烟弥漫,尸体遍野,惨不忍睹。康景行当时是营参谋,营长已经战死,部队也被打散,死伤惨重。康景行在战场上幸存下来,看着战友的尸体,只好抹着眼泪逃出包围。部队打没了,战友牺牲了,一起从村子里出来当兵的五个康家人也只剩自己一人,他只好重回山东郓城老家。
康景行回乡后,一直务农,解放后当过一段乡文书。育有四个闺女,1985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