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佑卿,名庄,字郁清,笔名郁菁,字辈名纪烈,其先祖为江西泰和县人,系迁湘始祖南八公第二十六世孙,是珍华祖孝子玘祥公派下朝甫裔孙。1916年11月20日生,殁于1943年8月21日,卒年仅27岁,今湖南省新化县田坪镇土桥村人。
他从小颖悟非凡,过目成诵,学业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读完新化上梅中学,又至长沙高中毕业后,因家庭经济拮据,到本县油麻荡兴让小学任教。时逢日寇大举侵华,对日寇的残暴罪行深恶痛绝,激情中写下《抗日救国莲花落》快板词,仿三字经,易记易懂,曾风靡全国。又组织师生到我县境内宣传抗日救国,并募捐一笔巨款交给县政府做抗日经费。为了唤起民众,经常投稿各报刊杂志宣传抗日救亡。1938年秋,他离开讲台,投考蓝田(今涟源市)国立师范学院。他曾参加全国大学生论文竞赛,获取第一名,被中央教育部,湖南省教育厅通令嘉奖。后来在新中国民族委员会工作的史筠即康权书,曾托本镇三板桥新堂老师寻找这篇论文稿未果,据说价值很高。在学校期间,对蒋介石的“先安内,后攘外”的内战行为不满,同时也对学院院长廖世承的顽固不化的封建思想进行抨击,与同窗好友张玉麟,廖秉雄,贾忠勇,覃言念,莫子纯六同学撰写了《告全国大学生书》,从辩论发展成学潮,轰动全国。此事惹恼了国民党当局,不久六位爱国学生被开除学籍。
1939年秋,佑卿与六位同学考取了广东省坪石中山大学,读大学期间,正值日寇践踏中华半壁江山之际,他继续口诛笔伐国民党右派,积极宣传抗日救国,同学们给他一个诨号——抗日急先锋。寒暑假里先后任南岳,宜章县师训班语文教师,集些薪金做学费。1943年秋,校方反动分子—(当时国共两党师生时有冲突。)发现他异党活动之嫌,遭遇特务毒酒暗算,年仅27岁,葬广东省乳源县坪石镇原中山大学校本部医院后山。当时有宜章县教育局长唐诗戡,南岳区委领导,驻印度远征军总司令罗卓英将军,(聘任佑卿为其秘书,他未应聘,想待大学毕业才去。)及该校教授师生200余人,以唁电,祭幛,花圈,挽联,祭文等举行追悼会寄托哀思,并编成一本《荣哀录》,寄回故里。当时安化邑名儒吴仲侣先生惊悉噩耗,非常痛惜门生早夭,曾撰挽联以吊之:“终军缨,贾谊策,王勃文章,兼有其长,纵然短命尤名世;红颜妇,白发亲,青年学子,同声一哭,不解伤心最是天。”遗物中有《毛泽东印象》,《抗战三周年》,《土地改革法》等10多本红色书籍。被土改时的干部借去学习一直未归还。
传说他在中山大学读书回家时,便去本邑塘湾里灿庭,价庭,牛栏山严山等房族亲友家里游说:“要送子女读书,不可多买田地,田地太多必定累及家庭……”。可见此时的佑卿已接受共产主义思想,是革命先进分子之一。
可告慰佑卿族友的是——他的遗孤子一汉新,继承父志,耕读持家,克勤克俭,耘耕以养家,学文以修身,而文学上却已名闻全国,擅长诗,词,联,赋,至今已在全国获竞赛特等奖、金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各项奖达58次,获奖证书达1尺二寸厚。育子二人,已成家立业,孙辈多人。女一碧嫒适嫁刘纠武,原在冷水江市财政局工作,任会计师事务所所长,有子女4人,都是本科大学毕业生,两女在本国工作,一女定居美国,一子定居澳大利亚,后继有人,内外皆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