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咏(1862—1916),字步崖,号漫斋。清同治元年(1862)农历十一月二十七日出生于世代书香之家。进士,诗人,教育家。钦点内阁中书。福建省汀州府城关(今长汀县汀州镇)人。生父康惟畿,字子安,同治元年(1862)丙子科邓瀛源榜进士,省谘议局议员,诰封奉政大夫,妣郑氏太宜人,诰封恭人。
康咏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经史,精文善诗。1882年(清光绪八年),年方二十,省试高中举人,受到主考官侍郎宝竹坡的赏识,应约赴京从师学诗文。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高中进士,钦点内阁中书。一贯遵守师训,兢兢业业从政办事,为国为民排忧解难。但因“值清政不纲,内忧外患,相逼而来”, 他与伯茀联名上书,请求投笔从戎,并商定若京都失陷,当以身殉国。不料,当局妥协投降,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狼烟、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变法的失败,目睹清廷腐败无能,毅然辞官返乡投身教育。先后任潮州东山书院、汀州龙山书院山长。此后,从康有为变法维新第一条“废科举、兴学校”中得到启示,自费东渡日本考察教育,重点考察了东京、长崎、大阪的教育改革经验。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向汀州知府张星炳建议,改龙山书院为汀郡中学堂,被聘为察学员,兼综一切校务。次年被聘为监督(即校长),冬,将汀州试院并为校舍。1906年春,招收新生,增聘教员,设置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博物、音乐、图画、体育等十多门课程,购置了一批图书、仪器和标本,学校规模不断壮大。不久,被选为长汀县教育学会首任会长。是年又创办新俊小学。1910年(清宣统二年),被选为福建省咨议局议员、京师咨政院议员。民国初年,为避免粤商垄断盘剥盐业,被众推于潮州创办盐业公司,并任总经理。在潮州官府力荐下,创办广东韩山师范,曾任广东惠、潮、嘉应州师范学堂监督。
1916年(民国五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在潮州病逝,终年55岁。现存作品《漫斋诗稿》,计诗468首,分为6卷;忧国忧民之情发之于诗,诗意自然“凄清婉丽,哀而不伤”。别具一格。
主要著作:《漫斋诗稿》(宣统石印·线装全一册)开本:16开,页数:78,1910年印行。五卷全。开本23.6×14.2厘米,厚0.6厘米。石印本,作者自序于宣统庚戌年。
作品欣赏:
汀江舟中
康咏
盈盈江水向南流,铁铸艄公纸作舟。
三百滩头风浪恶,鹧鸪声里到潮州。
桃村口占
康咏
梨花初放杏花残,两涧清泉漱石寒。
坐笑白云忙底事,出山容易作霖难。
康咏与刘光第
刘光第(1859—1898),字裴村,四川富顺赵化镇(地近长江边上的泸州)人,光绪八年壬午(1882)中举人,九年癸未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光绪二十四年(1898)参加著名的“戊戌变法”,八月十三日(9月28日)与谭嗣同等维新志士被杀害,合称“戊戌六君子”。
七绝•题康步崖同年咏诗草
刘光第
长汀诗人康步崖,凤池无地贮愁怀。
怪他苦语时时吐,回首师门是偶斋。
刘光第汀州拜谒刘氏家庙时,很可能拜会了自京城返汀、小其3岁的“同年举人”、进士康咏(即诗中的康步崖),并为其诗集题写此诗。全诗称赞康咏在京师任内阁中书时,报国无门忧愁满怀;人们(或作者)“责怪”他时时倾诉忧愁国势的话语,(康咏这么忧国)是因为他的老师是著名诗人宝偶斋(宝廷)。
这首诗透露了“刘康相会”的史事佳话,这是以往文献所未记及的。
①康步崖:即康咏。
②同年:康咏与刘光第同在光绪八年壬午(1882)中举人,故互称“同年”。
③凤池:凤凰池简称,原是禁苑中池沼,借指中书省或宰相,此处指康咏中进士后任中书内阁。清代内阁设中书,官阶为从七品,掌管撰拟、记载、翻译、缮写之事。
④偶斋:指清代著名诗人爱新觉罗•宝廷(1840-1890),号竹坡,晚年自号偶斋,满洲人。光绪间,官至礼部侍郎。
刘光第殉难后,梁启超1898年作有《六君子传》,康咏读后作有《题〈六君子传〉后》一诗。
题《六君子传》后
康咏
云雾连天黯,郊原喋血红。
群公纷洛蜀,万国走艨艟。
拨乱需人杰,衔冤泣鬼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