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达同志于2005年进入辽宁大学学习播音主持与电视编导。并于2006年开始进入沈阳电视台实习,参与了辽宁第一档直播电视购物节目《北方购物》的主创工作,并于07年开播后担任主持人的工作。在实习期间还参与主持了《2007年沈阳电视台春节晚会》《沈阳电视台第一界电视观众节晚会》。直到2008年,开始主持沈阳电视台新闻频道《天气预报》节目直至09年大学毕业。
大学四年的理论基础学习,以及三年的在校实习经历,给康达同志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直播经验,也为她日后的新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09年大学毕业后,正式走入工作的康达同志选择了“民生新闻”的方向,这个从未离开过家的姑娘为了追逐一个新闻梦,背起行囊独自登上了南上了飞机,来到了3000公里外的广西省南宁市。抵达南宁的第二天,康达同志就开始了新闻记者的采访工作。头半年的日子,艰苦而充实,一个北方姑娘要适应南方的气候和生活并不容易,但是更难的是对于新闻的“从零开始”。但是她并没有放弃任何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众所周知,广西是一个山区,当时康达同志完全不怕艰苦,不管是田间还是地头,只要有好的新闻线索她都冲在第一线,短短的半年时间里,她采访过广西大旱,也采访过葡萄园虫灾,她解决过民事纠纷,也帮助过无助的母亲。在一线采访了半年之后,康达同志的采访作品《拯救早产龙凤胎 系列报道》获得了2010年南宁电视台优秀电视作品(系列连续类)三等奖。这个小小的奖励,算是对康达同志之前付出的一种肯定。虽然采访工作繁忙,但是,康达同志并没有放弃自己对播音业务的学习和追求,在南宁的工作期间她考取了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A级。
2010年,康达同志正式成为了南宁电视台当红民生新闻《帮得行动》的主持人。这个北方姑娘,再一次回到了主播台前。“作为一个主播,尤其是一个新闻主播,身上是背着巨大的责任的,新闻媒体本身就肩负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而主播更是站在一线振臂高呼的人。”这是一直贴在康达同志的办公桌前的一段话。在之后的工作中,她时刻用这段话激励自己,谨记着自己的职责,同时不忘加强业务学习。逐渐的,康达同志成为了在南宁小有名气的民生新闻主播。而在此期间,她同时担任了南宁电视台一档访谈类节目《看法》的主播,这个以观点和评论取胜,突出新锐思想的节目赢得了众多年轻观众的喜爱,也在南宁本土赢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于此同时,康达同志还多次参与南宁电视台的多场大型直播晚会以及观众见面会,以及2010年《快乐女生》南宁唱区比赛的主持工作。为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综艺直播经验。
2011年沈阳电视台《直播生活》的改版,在时任《直播生活》总制片人蒋涤非老师的提携,康达同志回到家乡沈阳,正式进入了辽宁的王牌民生新闻栏目《直播生活》团队,参与主创了2012年2月9号开播的民生新闻直播节目《直播生活晚高峰》(日播 节目时长1小时) 并担任其主持人。
自从回到沈阳,康达同志就开始了新栏目的创作工作。创作一档新栏目需要投入的不仅仅是经历,更是心血。《直播生活晚高峰》的播出时间是每天的17:00-18:00,在之前几年的时间里,这个时间段沈城老百姓几乎没有看电视的习惯,这个时段的频道收视率几乎是零。也就是说,《晚高峰》不仅仅是培养自己的固定观众群,还要在收视率为零的基础上抢占市场份额。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是康达同志还是整个《直播生活晚高峰》的制作团队都肩负着巨大的压力。从节目筹备一直到开播大半年之后,康达同志几乎每天有12个小时都在电视台中度过的,她不是在电脑前整理着资料,就是在演播室里实战演练。在节目开播前的几天,康达同志以及整个《直播生活》的同仁们放弃了春节的休息假期每天在演播室里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经常要到后半夜2,3点才能回到家中。就这样,在不断的学习与改进之中,《直播生活晚高峰》越走越好,收视率也一路飙升,甚至曾经冲上过4%的收视高峰!一档算上主播只有5个人的栏目,一个曾经收视率为零的播出时段,能够获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于此同时《直播生活晚高峰》也得到了电视业界的认可,2012年初,《直播生活晚高峰》获得了第二十一届(2011年度)辽宁新闻奖二等奖。而康达同志个人也被沈阳广播电视台评为2011年度先进工作者。现在,《直播生活晚高峰》已经开播一年半了,但是一直稳稳的保持着辽沈地面频道同时段市场份额第一名的成绩。但是,这点成绩似乎并没有让康达同志满足, 2012年,辽宁广播电视台经济频道正式成立,康达同志再一次参与了新节目的主创工作。全新的频道,全新的包装,还有一档全新的民生财经直播节目《财经天天报》(日播 节目时长30分钟),在这档栏目中,康达同志不仅担任主持人的工作,还接手了部分责任编辑的工作。康达同志再一次一头扎进了书堆当中,为了筹备新栏目,她在每天工作之余开始大量阅读财经类书籍,从入门级经济图书《每天学点经济学》到MBA专业教材《金融学》,每周订阅的杂志也从《中国新闻周刊》变成了《第一财经周刊》《彭博商业周刊》。在日常的工作中,康达同志跟同事们探讨的话题也开始转向房价,股市以及分析辽宁本土人对财经的关注点,用什么样的方式去传播会更容易让人接受……
对于康达同志以及《财经天天报》的全体主创人员来说,《财经天天报》的播出时段也是一块“冻土”——早上的9:00-9:30.但是这并没有成为他们原地不前的理由,虽然现在栏目开播还不到1年的时间,但是《财经天天报》已经逐渐累积了自己的收视群体,康达同志用更轻松的播讲方式来剖析经济话题,用更亲民的方式来解读经济热点,从菜价到房价,从存钱到投资,涉猎范围非常广泛同时又脱离了以往财经节目“不接地气”的情况。
与此同时,对康达同志而言,《财经天天报》的上马,也是对她个人身体以及能力的挑战,自打《财经天天报》开播,康达同志就开始了每天主持《直播生活晚高峰》与《财经天天报》两档直播节目的工作生涯,并且也是辽宁电视台唯一一个每天主持两档直播节目的主持人,由于《财经天天报》同样是低成本运作,制作团队只有4个人,所以,康达同志在担任主播和编辑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外出采访。这样的工作强度常常让她几周都不能休息一天,但是,从没见过这个娇小的姑娘嘴里吐出过一句抱怨。
总体来说,康达同志是一个踏实肯干,又聪明敏捷的电视人,虽然她的年纪尚轻和阅历不足,但是这也让她如同一块海绵一样一直在大量的吸收营养,“底色干净”是她的恩师:辽宁电视台经济频道总监蒋涤非给她的一句评语,而这个底色干净的姑娘相信会在民生新闻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