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会试 排名第四
来自全国各地会试的举子都集中到国子监应试。
北京的国子监始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8年)。在大都(今北京)东城崇仁门(今东直门)内建国子学,作为全国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正式营建是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国子监东临孔庙,符合“左庙右学”的规制。明初,国子监改称北平郡学,永乐二年(1404)称国子学,后改称国子监,又称北监(南监在南京)。
国子监内设有专门供举子考试的号房,考中者称贡士,别称明经。
当时,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一种专门文体,是仕人步入上层社会的“敲门砖”。八股文又称制艺、时艺、时文、八比文,因其题目来源于《四书》、《五经》,又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它的形成是在成化十三年(1487年)。其形式开头是破题,用两句单行文字点明题义。破题的基础是理解题意。接着是承题,进一步阐明破题的意旨,起到补充阐发主题的作用。三是起讲,又称小讲,原起。必须紧扣程朱的集注等内容,摹仿以古人语气,代圣贤立言。四是入手,又称入题、领上、领题、落题、提笔,用三、四句引入本题。入手之后就是文章的主要部分,包括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中各有两股,两股的文字简繁、声调缓急,都要对仗成文,合称八股,八股文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五是起股,又称起比、提比、提股、前股、起二比等。用排比文字发表议论,烘托全篇的气势。六是中股,又称中比,中二比,字数多少没有规定。七是后股,又称后比、后二比、后二大比,句式长短不固定。八是束股,又称束比、束二小必,用来补充前六股所没有阐发完的理论,呼应前文揭示全篇主旨。明代的八股文篇未用大结。汉唐以后的事,都可借题立论,甚至议论当朝时事。
在号房内,康海打开试题一看,题目是《论政宽猛》。他知道这是《左传》子产的论“宽猛”的警句,正好对着自己的思路。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宽为上,不得已而用猛,用猛亦是为了保民之惠处。顺着此题意,康海列举了前朝的一些事例:秦始皇和秦二世实行苛政,导致了亡国;汉初推行“无为而治”的黄老哲学,与民休息,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国力的强盛;唐太宗实行的是宽猛相济、刚柔结合,使人民享受到恩惠,四方得以绥服。他还列举了后周郭威、柴荣推行的改革措施,客观评价了北宋的“庆历新法”,并指出了当朝的一些时弊。洋洋数千言,文笔流畅,词句华美,一气呵成,寓意深远,气势磅礴,堪称策论中的佳作。
考试完回到客栈,康海同马理谈起了试文情况。
马理问:
“对山,你对考试的自我感觉如何?”
康海回答:
“兄长,不是小弟夸口,这次我一定会夺得第一名!”
“但愿你的愿望能够实现。”
庚辰吉日皇榜昭示,康海和众举子都跑去看榜。他和马理榜上有名。但康海名列第四,马理名列二十八。第一名被鲁铎夺得。
康海不服气地对众人说道:“会试时让鲁铎夺魁,殿试时决不再让他人!”
参加殿试 跪拜弘治
明代守成令主,仁宣二帝之外,首推孝宗。孝宗名祐樘。年号弘治。父亲乃明宪宗朱见深,年号成化。宪宗一生可谓其荒唐昏聩,弊政横生。朱见深宠爱比他大十七岁的宫女万贞儿,废皇后吴氏,冷淡继立的皇后王氏,导致了宫廷秽乱。万妃在后宫颐指气使,恃宠而骄,以残忍的手段迫使其她的皇妃坠胎,以至于宫中人人都惧怕她。她三十七岁那年生的皇子夭折后,再也没生育。成化七年,她又毒死了贤妃柏氏生下的皇子。朱祐樘之母纪氏,是广西一地方酋长的女儿。她秀美出众,颇有文采,但由于是乱酋之后,没有资格侍候皇上和后妃,被派往一处宫室管理图典书籍。宪宗喜好文墨,一天偶尔翻阅书籍,巧遇纪氏,临幸了她,纪氏暗结珠胎。万妃派人打听,太监张敏隐瞒了纪氏怀孕实事,谎说纪氏得了臌症,肚子肿胀,万妃才放下心来。十个月后,纪氏生下了朱祐樘。由于营养不良,朱祐樘生下来时身子很虚弱,头顶还少了一撮头发。后张敏帮助纪氏将小皇子藏在一个隐秘地方,精心喂养,使其活了下来。成化十八年,宪宗召张敏为其梳理头发,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已白发渐生,叹道:“老将至,无子矣!”张敏忙跪伏请罪,说明了实情。宪宗立即前去认子。他把长得极象他的儿子放在膝上,注视良久,流着泪说:“是我的儿子,很像我。”于是颁诏天下,封纪氏为淑妃,迁出冷宫。住进了永寿宫。因此招来了祸端,不久纪氏暴死。太子朱祐樘被祖母百般呵护,嘱咐他不准吃喝万妃给的任何东西,才侥幸活了下来。万妃58岁那年死去后,朱祐樘才得以平安生活。
孝宗18岁登基后,在位十八年,恭俭有制,勤政爱民,除旧政,斥奸佞,用贤臣,被称为“弘治中兴。”
一个月后这天早上,宫殿显巍峨,丹墀飘异香。打起龙凤鼓,敲动景阳钟。一代明君弘治皇帝起驾临朝,他要亲自对考中的贡士们进行殿试,从中选出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
昨天,鸿胪寺官员已在保和殿内设置了御座、黄案,由光禄寺官员安放好试桌,排定考生座位。康海等贡士黎民时分就到殿后的丹陛下排队等候。文武百官在殿内分列两厢恭候皇上的驾临。
在一片管弦丝乐声中,弘治帝升殿了。这时,康海只觉得心中万分激动,热血贯顶。皇帝是万乘之尊,一介儒生,生平中能见到其龙颜,当是最大的荣光。他偷觑了弘治一眼,见帝王头戴金冠,身穿朝服,足登粉底朝靴。面目刚毅,睿智而又慈祥,一派威严气象。心中说道:“能见到有道明君,终身无憾!”
这时,翰林院大学士从殿内黄案上捧出试题,授予礼部官员。再由礼部官员放到殿处的黄案上。文武百官在前,康海等考生们在后,行三叩九拜礼,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大礼毕,礼部官员开始散发试卷。题纸用宣纸裱糊成。颇为考究。每页长一尺三寸,宽四寸,印有红线直格,每行规定写二十四个字,要求每个字都要书写工整。
康海等人跪接题卷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开始答题。他一看策问的题目,仍然是治国之策。顿时文思泉涌,提笔不停地写了下去。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