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族人风采

一名康姓老兵的军旅记忆

浏览: 次 日期:2010-04-10

一名康姓老兵的军旅记忆  

                                                                                                         ——采访北京康德嵩 康德嵩于1932年出生在郑州祭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祭城是西周分封的侯国之一。西周初年,文王诸子封16国,武王诸子封4国,周公诸子封6国其中就含祭城。祭城位于郑州市北。16岁刚好从郑州二中毕业。康德嵩在这里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和青少年时期。在他的记忆中,解放前后,古城有沿街的青瓦砖房,显得贫穷又浮躁,从气氛紧张到处处载歌载舞庆祝解放,一切都在发生巨大的历史变化。 1948年5月9日,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解放了郑州。同年康德嵩参加了解放军,成为第4纵队第22旅64团1营3连的一名士兵。康德嵩作为贫穷家庭的孩子,早已有当一名解放军的抱负和期待。据康德嵩老人讲:“郑州的老百姓参军的热情很高,我和同乡的新兵,戴上大红花,开赴前线。”康德嵩参军后,就随即参加了淮海战役。他所在的第22旅64团,任务是保证主力部队于双堆集歼灭黄维兵团,主要攻占符离集车站,断敌退路,并在南坪阻击敌人。 1949年2月14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和部队番号的命令,中原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第22旅和淮海战役中起义的国民党军第110师合编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军长李成芳,政治委员雷荣天。第14军组建后,归第2野战军第4兵团建制。康德嵩随第14军继续南下参战。 1949年4月,第14军参加了渡江作战,切断浙赣线,配合友邻部队解放南昌,再由赣州南进,直插三水城下,威逼敌第103师师长曾三元率部起义。 康德嵩讲起南下战役情况时说:“那时,每人一支七九步枪,配发20发子弹。毛泽东说,蒋介石是我们的运输大队。头半年里,最难忘的记忆是不停换枪,枪越换越好越新。我们明显感觉到部队的武器更精良了,数量也更充足了,几乎每个班都有机枪,比最初一个排一挺机枪的情况好多了。” 随后部队进入广东,继续向高要、鹤山追击,在宅梧地区将敌第91师包围,迫敌师长刘体仁以下1700余人投降,卡住了北江、西江汇合点,控制了敌人逃窜广西的要道。接着部队向阳春、阳江方向追击,经过九天九夜连续行军作战,在阳江地区歼敌第50军、第39军、保安第2师、第13兵团部、第21兵团部等4万多人。国民党海军第4巡逻联合舰队官兵500余人,率11艘军舰向我投诚。 广东战役结束后,第14军进军广西、云南。经茂名阻击战斗、博白追击战斗后,部队昼夜兼程,强渡钦江,直插钦州,粉碎了白崇禧集团逃往海南岛的企图。经钦州地区一战。第14军俘敌第7军军长阎仁毅等将校级军官938名,校以下官兵44168人,毙伤敌1900余人,缴获汽车245辆,军用物资一部。 对南下战争一路凯歌的情况,康德嵩讲,“这段历史证明了一个道理,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决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武器再好,赢不了民心不行。” 而后,部队入云南,在大理、丽江、保山一带完成了剿灭匪患,帮助地方建立政权等任务。 1950年3月,根据中央军委指示精神,第14军兼云南军区所属滇西卫戍区,归第4兵团兼云南军区建制。 康德嵩先后两次进入西藏。 谈到1951年西藏解放,老人讲:“进入前,部队首长首先告诉我们,西藏问题也并不难解决,只是不能太快,不能过于鲁莽。这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交通困难,大军不便行动,给养供应麻烦比较多;二、民族问题复杂,尤其是在受宗教控制的地区。当时,云贵川康及西藏的总兵力为2野全军及18兵团,共约60万人。毛泽东把解决西藏问题的任务,明确交给2野。” 康德嵩对当时的去西藏之前情况这样描述:“一是学习中央指示。二是了解西藏的概况,掌握必要的藏语和民族宗教知识与政策。三是物资准备。衣食住行都在准备之列。每个战士要背足半个月的粮食(包括蛋黄蜡、燃料等)和春夏秋冬的衣服及帐篷等等。四是军事训练。侧重高原行军和作战。每个战士须负重35公斤左右在高原上行军,因而事先的负重行军训练是腿绑沙袋,背负石头、铁锅、磨盘等等,马匹也要进行训练,保证人马健康。” 据文献记载,对于中央政府的种种和平努力,西藏统治者不仅不响应,而且反其道而行之。他们扩充兵力,训练军官,购买武器弹药,调兵遣将,把10个团扩大为16个团。藏军大部分调到昌都周围,以金沙江为防线,阻止解放军前进。解放军在求和不得、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应战。不打不能和,打也是为了和,所谓“以战求和”是最终目的。这一战即著名的昌都战役。1951年春天,中央和西藏的谈判结束。5月23日,双方签订协议。 另外,西藏和平解放后,许多上中层的开明人士认识到,如不改革封建农奴制,西藏民族断无繁荣昌盛的可能。中央人民政府考虑到西藏历史和现实的特殊情况,对西藏社会制度的改革采取了十分慎重的态度。西藏上层统治集团中的一些人反对改革,试图永远保持农奴制,以维护既得利益。1955年,西藏地方政府噶伦索康·旺清格勒等在当时的西康省藏区秘密策划煽动武装叛乱。康德嵩第二次进入西藏就是1956年。 1957年康德嵩转业到洛阳步兵学校学习两年,然后又分到黑龙江农垦局。来自祖国各地的转复军人,在十分艰苦恶劣的环境下,在异常复杂曲折的斗争中,凝聚在一面拓荒备战的旗帜下,继承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始终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1997年阔别家乡50年,回到郑州探亲,族人很多都不敢相认,好在他母校的老师、同学认识,才避免了一场误会。 康德嵩到黑龙江双鸭山一国有企业任职直至退休。现在由于跟随儿女,住在北京,安度晚年。 康德嵩作为一名老兵,今年已经76岁,仍不失军人豪爽的个性,关心国家大事,对自己的军旅人生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