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保定市易县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7-08-02
易县隶属河北省保定市,位于河北省中部。下辖9个镇、17个乡、1个民族乡。地理坐标东经114°51'—115°37',北纬39°02'—39°35'。易县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1]  2013年,易县总人口为人口55.74万人,其中有、满、回、等22个民族。 2014年,易县生产总值完成96.82亿元、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1亿元、增长1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8.6亿元、增长13.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3.69亿元、增长9.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249元、增长1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028元、增长15%。

建制沿革

    夏朝,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 秦朝时,易地分属上谷郡、广阳郡。故紫荆关西汉时称上谷关,东汉名五阮关,又有蒲阴陉、子庄关之称,属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北魏,定州地方官为纪念太武帝拓跋焘结束东巡、回归平城时于路演示神射而立《皇帝东巡之碑》。 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易州。 开皇十六年(公元597年),置易县,上属易州。 五代时期,属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属辽。唐朝时,易州境内建有老子道德经幢。 宋代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改属武遂郡。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复归辽,改属高阳军。 金天会(公元1133年),十一年归属金。 元代太祖八年(公元1213年),属顺天府。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由县升州,领涞水、广昌、两县。 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降州为县。 1946年,恢复易县。 1949年,属保定专区。 1970年,属保定地区。 1994年,属保定市。

行政区划

2013年,易县辖9个镇、17个乡、1个民族乡:易州镇高村镇梁格庄镇西陵镇裴山镇塘湖镇狼牙山镇良岗镇紫荆关镇桥头乡白马乡流井乡高陌乡大龙华乡安格庄乡、凌云册满族回族乡、西山北乡尉都乡独乐乡七峪乡富岗乡坡仓乡牛岗乡桥家河乡甘河净乡蔡家峪乡南城司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