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与井陉县接壤,西南邻赞皇县,南与高邑县相接,东部与赵县、栾城区相邻,北与鹿泉区相邻。东西向39千米,南北向28千米。
元氏县下辖15个乡镇、208个行政村,人口约42万(2010年),总面积668.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4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境内交通便捷,京广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107国道纵贯南北,与周围县市相连的公路四通八达。
秦朝属钜鹿郡。
西汉初设置为县。汉代设恒山郡,郡治元氏故城,汉文帝时避文帝讳(刘恒)称常山郡。汉景帝时称常山国。
西晋时常山郡治由元氏迁往真定(今石家庄北东古城一带)。
隋复置恒山郡,治真定。
近现代
1943年1月获鹿县路南区域并入元氏县改称元获县,1949年8月划归石家庄专区。
1958年5月元氏高邑两县合并为高元县,同年12月改称元氏县。
1960年5月撤销石家庄专区,元氏县改属石家庄市,1961年复设石家庄专区,元氏复属之。
1962年3月三县(元氏、高邑、赞皇)分置,元氏县恢复原建置。
截止至2014年初,元氏县辖6个镇、9个乡:槐阳镇、宋曹镇、南因镇、殷村镇、姬村镇、南佐镇、东张乡、苏阳乡、赵同乡、北褚镇、马村乡、北正乡、苏村乡、前仙乡、黑水河乡。共有1个办事处,208个行政村。
战国初,元氏县属中山国,赵国灭中山国后属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元氏县由此而得名。西汉初设置为县,迄今已有两千余年。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把边境的地方设置作“县”。元氏县这一带就是当时赵国的边疆,北边滹沱河对岸就是中山国的地方。公子元就将他的封地叫作元氏县。这就是元氏县的由来。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