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邑县,又名凤城,隶属于石家庄市,位于华北平原西部边缘,地理坐标处于北纬37°33′~37°42′、东经114°26′~114°43′之间。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公里。高邑县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气候,年平均温度12.5度,平均年降雨量520mm,年日照时间2660小时,平均无霜期191天。高邑县县域面积222平方公里,辖三镇两乡。
截至2011年,高邑县总人口19万, 汉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9.98%。高邑县拥有回族,壮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高邑县,是石家庄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高铁)、107国道及京深高速公路纵贯南北。
高邑县,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煤炭,石灰石,陶土类,沙子类矿产资源居多。2012年,高邑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高邑县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其中刘秀公园1981年列为高邑县重点保护文物,2008年升级为省重点保护文物。
建制沿革
高邑县境,春秋初属鲜虞国,称鄗。晋灭鲜虞后,属晋国。
战国初,韩、赵、魏三卿分晋,归为赵有。
西汉初,置房子县(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魏。高后元年(公元前187年)封恒山郡为恒山国。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此后至西汉末,或为郡,或为国(诸侯的封地称国),均辖房子县鄗县。王莽称帝后,改鄗为禾成亭。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改鄗县为高邑县,并废柏乡侯国入高邑。高邑、房子二县均隶属常山郡。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常山郡并入中山国,中山国辖高邑、房子二县。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析中山国复置常山郡,高邑、房子隶属常山郡。
三国魏时,房子、高邑二县属常山郡,郡治在房子县。至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封常山郡为赵国,仍治房子县,高邑、房子隶属之。
晋,秦始元年(公元265年),高邑、房子仍属赵国,治所在房子县。咸和二年(公元327年)改赵国为赵郡,高邑,房子属之。
南北朝时的北魏初,赵郡治徙平棘县(治今赵县城南三里处),房子、高邑仍属之。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移高邑县治于房子县东北7.5公里处,是年,房子县省入高邑县,隶属赵郡。
隋代初,高邑隶属赵郡。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赵郡改为赵州,辖高邑县。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析高邑县又置房子县(治所在今临城县西南5公里处)。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析高邑县置柏乡县、赞皇县、高邑县,属赵州。大业三年(公元627年)改赵州为赵郡,高邑县属赵郡。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赵郡为赵州,辖高邑县。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赵州改名栾州。高邑县隶属栾州。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根据山河形势分天下为十道,栾州又改为赵州,隶屑河北道,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罢赵州为赵郡,至德二年(公元757年)罢郡复为州,其间均辖高邑县,
五代,高邑县隶属赵州。
宋代初,高邑属赵州。至道三年(公元997年,改唐道为路,分全国十五路,赵州属河北路,辖高邑。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省柏乡、赞皇二县入高邑,改为柏乡镇、赞皇镇。六年(公元1073年)分河北路为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赵州属河北西路,辖高邑。元枯元年(公元1086年),柏乡、赞皇从高邑划出,在原治恢复柏乡县、赞皇县,三县均届赵州。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升赵州为庆源府,高邑属庆源府。
金,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降庆源府为赵州,属河北西路,辖高邑县。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赵州改为沃州,高邑县属之。
元代,始创“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中书省管理地区称为“腹里”,其它地区设行中书省,省下设路、府、州、县。中统元年(公元1260年)沃州复称赵州。高邑县属中书省真定路赵州。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赞皇省入高邑县,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又析高邑县置赞皇县。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中书省分届河南、山东两行中书省,高邑县届河南行中书省真定府赵州。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分全国为十三布政使司和两个直隶,高邑属北直隶真定府赵州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河北境域为京师地,高邑县届京师真定府,隶赵州。
清初,高邑县屑直隶省真定府赵州。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改真定府为正定府,高邑属直隶省正定府赵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6月,升赵州为直隶州(与府同级),高邑仍属赵州。
民国初,沿旧制。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除顺天府外,府、州皆改为县,高邑直隶于直隶省。是年,又于省下、县以上置道,划直隶为四道,高邑县届冀南道。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改冀南道为大名道,高邑属大名道。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6月废道,又改直隶省为河北省,直接辖县,高邑县直隶于河北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10月12日高邑县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民国二十九年八月,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成立,简称“冀太联办”。民国三十年七月,高邑县划属“冀太联办”冀西专区。民国三十年九月改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一专区。民国三十一年,高邑县撤销。民国三十四年二月,高邑路西、赞皇东部和元氏南部组成高赞元联合县,属太行区一专区。高邑路东和元氏东组成高元县,属冀中区。民国三十四年十月调整太行区行政区划,高邑县属太行区一专区,民国三十八年八月一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高邑县划届河北省石家庄专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邑县仍属石家庄专区。
1958年5月,高邑、元氏二县并为高元县,县治驻原元氏县城。
1958年12月20日,高元县又与赞皇县合并,改称元氏县。
1962年1月1日,从元氏县划出恢复高邑县建制。
1970年石家庄专区改称石家庄地区,辖高邑县。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高邑县辖3个镇、2个乡。
镇:高邑镇、大营镇、富村镇、
乡: 中韩乡、万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