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天津市南开区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6-05-21

    南开区是天津中心城区之一,位于中国天津市城区西南部,东起海河,与河北区相望;沿荣吉大街、兴安路、南马路至南门外大街、卫津路和卫津南路,分别与和平区、河西区接壤;西、南至密云路、芥园西道、陈塘庄铁路支线,与西青区相连;北抵老铁桥大街、北马路,沿西马路至西关大街、墙子河、南运河,与红桥区毗邻。

    南开区原是天津旧城迤南的开洼地带,清末人称此地为天津老城“南边的开洼地”,1919年境内成立了著名的南开大学,因此1956年始设南开区之名。南开区主要包括天津老城及城南,天津租界以西的地区。

    南开既是历史文化名区,又是北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民间工艺方面,形神兼备的“泥人张”彩塑,彩绘逼真的“风筝魏”风筝,玲珑剔透的“砖刻刘”砖雕,堪称天津工艺三绝。

 

历史沿革

 

 

 

    元代,大批漕粮经三岔口转运入京。元泰定三年(1326)在境内东北部建天妃宫,此地成为“百货交集”之重镇。

    明永乐二年(1404年2月11日—1405年1月30日)设卫建城,居民增多。到清代漕运、盐业、屯田等日渐繁荣,商业、金融业逐渐发展,人口剧增,多来自安徽、山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省。

    清道光年间(1840年前后)城内人口95351人。从明至清成为天津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民国17年(1928)设天津特别市。时,隶属一、二区和天津县。日时期(1938—1945)更迭为一、二、九区和天津县。

    1947年8月,天津市将第七区部分辖域划出,增设第十一区。解放后,仍沿袭原行政区划。

    1952年10月更名为第七区,1956年1月1日正式定名为南开区。现区人民政府坐落于黄河道390号。 

    1999年,南开区辖14个街道:鼓楼街道、兴业里街道、嘉陵道街道、体育中心街道、王顶堤街道、长虹街道、向阳路街道、万兴街道、八里台街道、学府街道、兴南街道、广开街道、华苑街道、蓄水池街道。

    2004年初,南开区辖12个街道:长虹街道、鼓楼街道、广开街道、万兴街道、学府街道、向阳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顶堤街道、八里台街道、体育中心街道、兴南街道、华苑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3年,南开区辖12个街道:长虹街道、鼓楼街道、兴南街道、广开街道、万兴街道、学府街道、向阳路街道、嘉陵道街道、王顶堤街道、水上公园街道、体育中心街道、华苑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