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北京市平谷区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6-04-25

平谷区地处北京、天津、河北三个省市的交界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平谷区位于北京和天津两大中心城市之间,北京的东北部,天津的西北部,属北京市辖区。西距北京市区70公里,东距天津市区90公里,是连接两大城市的纽带。之间有京平蓟高速公路和顺平——平蓟快速路连接。西南距市中心70公里,地理坐标为116°55″E~117°24″E,40°02″N~40°22″N。南与河北省廊坊市三河市为邻,北与北京市密云区接壤,西与北京市顺义区接界,东南与天津市蓟县、东北与河北省承德兴隆县毗连。平谷区东西长35.5公里,南北宽30.5公里,总面积1075平方公里,东、南、北三面环山,山区、浅山区、平原各占1/3,其中山区面积占59.7%,耕地面积11.51万亩,辖14镇、2乡、2个办事处,275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平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1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平谷这块土地上,便有人类繁衍生息。马家坟、海子、洙水等10余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如双刃刮削器、单刃刮削器、双台面石核等30多件,充分说明平谷地区已经进入旧石器时代晚期。上宅、北埝头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器、房屋基址,说明在7000年前,平谷的先民已从事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泃河流域的一种独具特色考古学文化已经形成,被命名为“上宅文化”。

 

    夏商时期平谷属古燕国。刘家河商代墓葬出土的16件成套青铜礼器与金耳环等金器,表明平谷的先民不仅掌握了制造铜器的技术,也掌握了制造金器的技术。而铁刃铜铖的发现(全国仅发现3件),更证明人们对铁的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周灭商,周武王封召公姓姬名奭(shi,四声)于燕,建立了燕国。平谷属燕地。周显王十四年(前354年),“齐师及燕战于泃水,齐师遁”(《竹书记年》)。

    西汉时,汉高祖十二年(前195年)始建平谷县,属渔阳郡,县沿在今山东庄镇大、小北关村南。后元二年(前87年),汉武帝死,遗诏封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博陆侯,今北城子村东古城遗址即为霍光封地博陆城。西汉中期,县内设盐官。末期,古北口外的滑盐县迁治于博陆城(东汉明帝时改名盐田县,后废入平谷县)。西汉末年,王莽夺取帝位,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蜂起。北方为农民起义活动地区。更始二十三年(25年),刘秀遣吴汉等10余名将军率军追击尤来、大枪、五幡诸起义军于潞县(今通州)东,又追至平谷决战,有1.3万义军被斩首。义军残部向东退却,后入辽西、辽东后溃散。刘秀军获胜还军蓟城(今北京),遂定河北,刘秀称帝,国号汉,是为东汉光武帝。平谷仍之,县治迁于今平谷城处。西晋初省平谷县,地属燕国潞县。后赵,复置平谷县,县城迁至今通州北小营村,隶属渔阳郡。北魏时省平谷入潞县。要阳县由北内迁,城址在今镇罗营乡上镇村。东魏省。隋时平谷地区属无终县。唐武德元年(618年),设平谷为大王镇,属檀州密云区。后唐清泰二年(935年),石敬瑭割幽、燕16州于契丹,大王镇属契丹。

    金天会三年(1125年),金兵破檀州、蓟州至三河,又破宋军于白河,大王镇属金。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升大王镇为平峪(同谷)县,平谷县建置恢复,隶属蓟州渔阳郡。金明昌四年(1193年)重修双泉院,金章宗携王妃、公主秋狝,驻于院内。翌年,又于双泉院避暑。贞佑元年(1213年),元兵入古北口,下檀州、顺州、蓟州,平谷县归元朝。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长春真人邱处机来县内南独乐河村元宝观(延祥观),观有枯柏,扪之复荣。南塘老人张天度作《复生柏》诗,并刻石立碑。至正18年(1358年),农民起义军红巾军东路首领毛贵挥师北伐,进入河北,攻克蓟州、三河、平谷,威逼大都。明初洪武年间,修筑镇罗营、北水峪、南水峪、熊儿寨、鱼子山长城。永乐年间,继续修筑峨嵋山、黄松峪、黑水湾、彰作、将军石关长城。期间,平谷先属北平府蓟州,后改属顺天府蓟州。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道通州、平谷、密云等地。永乐二年(1404年),营州中屯卫自塞北迁入平谷县内博陆城。永乐年间,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平谷出夫60名。期间,县内迁来大批山西、山东移民。

    万历十三年(1585年),尚宝少卿徐贞明奉旨督垦京畿水田,自水峪寺、龙家务始,垦稻田若干亩。崇祯元年(1628年),后金兵围蓟州,下三河,过平谷,临顺义县城。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兵从密云墙子岭入关,后连克古北口、将军石关,攻克平谷城。清初仍明旧制。顺治元年至康熙六年(1644至1667年),清八旗军士大规模圈占土地,先后两次在平谷圈占平地12万余亩。为反对圈地,顺治六年(1649年)七月,以城西阎家庄、马圈庄为中心,爆发白莲教起义,围攻平谷县城,被知县牟云龙镇压,两村夷为平地,起义失败。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设顺天府四路同知后,平谷县属北路厅管辖。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建丫髻山万寿道场,为康熙60大寿祝禧。康熙曾两次游丫髻山,并为撰文立碑。乾隆、道光都曾游丫髻山。乾隆八年(1743年),由蓟州属县改为直属顺天府。光绪初年,天主教传入平谷。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爆发义和团运动,团民火烧张各庄教堂,攻占平谷县城,捣毁县衙,砸开监狱。后被清政府镇压。

    辛亥革命后,民国三年(1914年),顺天府改京兆特别区,平谷为京兆属县之一。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京兆,县改隶河北省蓟州道。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9月,在河北省建蓟密行政督察专员区,平谷属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1月,殷汝耕成立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22县,平谷为其一。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隶伪“河北省冀东道”,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又改属“燕京道”。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第四纵队挺进冀东,1938年6月在镇罗营建密(云)平(谷)蓟(县)联合政府,7月攻克平谷县城,建平谷县抗日民主政府。当年撤走。1940年以后,是以鱼子山、盘山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创建和发展时期。4月在盘山建蓟(县)平(谷)密(云)联合县,7月在鱼子山建西北办事处,辖平谷全境和密云、兴隆一部分。依形势的发展变化,于1940年11月、1942年11月、1943年7月,先后以平谷为中心建立了3个联合县,即:平(谷)密(云)兴(隆)、平(谷)三(河)密(云),属第13专属;平(谷)三(河)蓟(县),先属冀热辽行署第1专署,1945年1月后属冀热辽行署第14专署。1945年9月13日,在抗日军民围攻下,平谷县城解放,平三蓟联合县迁入平谷县城。在八年抗战中,平谷县为国牺牲的烈士555人,有1287名群众惨遭杀害,万余间房屋被烧毁,1121万斤粮食被抢走。1946年3月撤销联合县建置,恢复单一县建置,属冀东行署第14专署。1949年8月,属河北省通州专署。期间,从1946年9月16日至1947年6月16日,国民党军队仅占领平谷县城及其周围44个村庄9个月。

    1958年3月,通县专区撤销,平谷县改属河北省唐山专署。同年10月,划入北京市。

    平谷县自汉高祖十二年设县以来,历经2000余载,期间,县有撤并,境域多变,然县名一直延续至今。正如民国23年《平谷县志》撰写者王兆元所说:“自古建置都邑,必因山河之形势。平谷南、东、北三面环山,层峦迭嶂,资为屏藩。泃水洳河映带左右,萦回境内,汇于西南,洵天然之疆界。设置县治,远在汉初,迨隋唐以迄有明,虽屡裁省旋仍置县,其终不得而易者,形势使然也。”有人曾戏言:“平谷县的县名就是文物”。

 

行政区划

 

    2007年平谷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4个镇,2个乡。

    兴谷街道办事处位于平谷城区北部,面积15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辖上纸寨、杜辛庄、中罗庄、后罗庄、中胡家务5个行政村,兴谷园、光明、乐园      滨河街道办事处是平谷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所在地,位于平谷城区中南部,面积3.6平方千米,总人口5万人。辖金谷东园、平粮、向阳、金谷园、承平园、北小区、建西、南小区、滨河、金海、建南、府前、林荫家园13个社区。

    平谷镇地处平谷城区中心,面积28.6平方千米,总人口6万人。辖海关西园、胜利、太和园、建兰4个社区,西寺渠、东寺渠、园田队、胜利街、平安街村、和平街、太平街、岳各庄、赵各庄、北台头、西鹿角、下纸寨、东鹿角13个行政村。

    峪口镇地处北京市东北部,距北京市区50千米,面积65平方千米,总人口3.4万人。辖峪口村、西营村、东樊各庄、西樊各庄、三白山、胡家营、兴隆庄、中桥、蔡坨、南营、坨头寺、胡辛庄、梨各庄、北杨家桥、南杨家桥、桥头、厂门口、云峰寺、大官庄、小官庄20个行政村。

    马坊镇是平谷区西南的大门,距北京建国门50千米,到首都机场35千米,面积44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辖东店、三条街、二条街、西大街、蒋里庄、塔寺、石佛寺、李蔡街、早立庄、河北、小屯、英城、果各庄、洼里、梨羊、打铁庄、太平庄、新建队、东撞、杈子庄、北石渠、河奎22个行政村。

    金海湖镇位于平谷区东北端,面积133平方千米,总人口3.1万人。辖韩庄、胡庄、东土门、马屯、祖务、耿井、晏庄、上宅、滑子、洙水、水峪、向阳、海子、靠山集、郭家屯、东上营、茅山后、小东沟、彰作、红石门、中心、将军关、黑水湾、黄草洼、红石坎、上堡子、罗汉石、东马各庄28个行政村。

    东高村镇地处北京市东北部,距市区70千米,距平谷城区2千米,面积57平方千米,总人口3.3万人。辖东高村、西高村、南埝头、大旺务、大庄户、赵家务、赵庄户、克头、前台头、南张岱、北张岱、张岱辛庄、青杨屯、崔家庄、侯家庄、门楼庄、鲍家庄、高家庄、曹家庄、普贤屯、南宅、南宅庄户22个行政村。有东高村塔山

    山东庄镇地处北京市平谷区东侧,距北京市区中心70千米。面积50平方千米,总人口2万人。辖山东庄、桥头营、西沥津、大坎、东洼、北寺、李辛庄、北屯、大北关、小北关、渔子山、桃棚12个行政村。

    南独乐河镇位于平谷区东部,距北京城区80千米,首都机场50千米,面积69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辖南独乐河、北独乐河、刘家河、峨嵋山、北寨、公爷坟、峰台、张辛庄、望马台、甘营、南山、新农村、新立村13个行政村。[1] 

    大华山镇在北京市区东北部80千米处,面积96平方千米,总人口2.1万人。辖前北宫、后北宫、胜利村、陈庄子、苏子峪、山门沟、麻子峪、挂甲峪、大华山、砖瓦窑、泉水峪、西峪、西长峪、西牛峪、瓦官头、梯子峪、李家峪、东辛庄、大峪子、小峪子20个行政村。

    夏各庄镇面积60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辖夏各庄、张各庄、杨各庄、马各庄、龙家务、贤王庄、王都庄、陈太务、纪太务、魏太务、南太务、安固、稻地、杨庄户、大岭后15个行政村。

    马昌营镇位于平谷西南部,面积28.8平方千米,总人口1.6万人。辖马昌营、圪塔头、王官屯、毛官营、王各庄、魏辛庄、东陈各庄、西陈各庄、东双营、西双营、南定福庄、北定福庄、薄各庄、天井、前芮营、后芮营、西海子17个行政村。

    王辛庄镇位于平谷城区北侧,面积96平方千米,总人口3.5万人。辖太后、北上营、中胡家务、熊耳营、东古村、西古村、太平庄、大辛寨、小辛寨、贾各庄、齐各庄、王辛庄、后罗庄、许家务、莲花潭、放光庄、杨家会、井儿峪、北辛庄、翟各庄、西杏园、东杏园、乐政务23个行政村。

    大兴庄镇位于平谷城区西侧,与城区仅一河之隔。面积33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辖大兴庄、鲁各庄、白各庄、北城子、东柏店、北埝头、唐庄子、西柏店、周庄子、韩屯、吉卧、良庄子、三福庄、陈良屯、西石桥、东石桥、管家庄、周村18个行政村。

    刘家店镇位于平谷区西北部,距北京市区70千米,距平谷城区14.5千米。面积35.6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辖刘家店、凤落滩、北店、北吉山、前吉山、松棚、孔城峪、万家庄、胡家店、寅洞、辛庄子、江米洞、行宫、东山下14个行政村。

    镇罗营镇南距区政府驻地22.5千米,面积80.9平方千米,总人口1.1万人。辖上镇、大庙峪、季家沟、北四道岭、东四道岭、下营、上营、桃园、见子庄、东牛角峪、五里庙、西寺峪、东寺峪、核桃洼、关上、北水峪、清水湖、杨家台、张家台、玻璃台20个行政村。

    熊儿寨乡地处平谷城区正北15千米,距北京市区80千米,面积59.2平方千米,总人口4200人。辖熊儿寨、北土门、南岔、魏家湾、东沟、东长峪、花峪、老泉口8个行政村。

    黄松峪乡位于平谷区东北部,面积64.4平方千米,总人口6000人。辖黄松峪、黑豆峪、白云寺、大东沟、梨树沟、塔洼、刁窝7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