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沟区是北京市下辖的市辖区,地处北京西部山区,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优良革命传统的老区。早在一万年以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东胡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今区境分属上谷、渔阳二郡。此后,区境的隶属行政建制屡经变迁,直到1958年5月定名为门头沟区至今。
历史沿革
门头沟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1万年前的新石器早期,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约1万年前,东胡林人离开了祖先洞居的巢穴,来到门头沟区清水河谷东胡林黄土台地居住、生活、繁衍,人类的历史从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在东胡林人生活的遗址中,发现了用小螺壳制成的项链和用牛肋骨穿成的骨锡,反映出人类对美的追求和原始畜牧业的萌芽。此外,在沿河城的大东宫村、斋堂镇柏峪村等地,都发现了这一时期古人类生活的遗迹。
门头沟区地处古冀州。周武王十一年(前1066年)设燕、蓟政区,区境属蓟,燕并蓟后,区境属燕。战国时期,燕为七雄之一,设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5郡。区境东部,今龙泉、永定、潭柘寺三镇范围均属渔阳郡,其余地域属上谷郡。在军庄村一带春秋战国墓葬中出土的燕国刀币、青铜剑、青铜戈等,说明了当时境内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秦并六国后,行郡县制,区境属广阳、上谷二郡。三国时,区境属幽州。东晋政权偏安南方,北方出现了由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太武帝发司、幽、定、冀四州10余万人,修筑畿上塞围,东起上谷,西至黄河,广袤干里,今境内尚留有北魏长城遗迹。东魏武定三年(545),平远将军元勒动用民工1500余人,在区境内河北衬西北筑城戍边。
门头沟区
隋朝,南北统一,“罢天下诸郡”,设州县二级地方行政建制。区境内上苇甸乡、王平地区办事处范围以东属幽州蓟县,其余地域属燕州沮阳县。万寿寺,俗称戒台寺)。大业三年(607)年,州废,区境分属蓟、怀戎二县。唐兴隋亡,建中二年(781),析蓟县西部与广平县东部置幽都县,区境东部属广平县。县治所由原古城(石景山区)迁至区境内辛秤村(今分东、西辛秤),此为境内设县之始。光启中年,置永兴、矾山二县,区境西部属矾山县。乾宁三年(896),李克用兵征幽州卢龙军节使刘仁恭,渡木瓜涧(区境内清水河流域)被刘所败。刘仁恭撤矾山县、幽都县置玉河县,区全境属玉河县。五代初,契丹势力进入华北。为报契丹援立之功,天福三年(938),后晋高祖石敬瑭割燕、云等16州归契丹,玉河县属契丹。开泰元年(1012),辽改幽都县为宛平县,宛平县名始于此。宋、金结盟攻辽,辽败,玉河县先属宋,后归金。金天眷元年(1138),玉河县废,区境归属宛平县。辽、金两代,兴寺拜佛,众多高僧到潭柘寺、戒台寺研习佛法。戒台寺虽建于唐,但其规模和样式基本是辽代的风格,是中国北方保存辽代文物最多、最完整的寺院。元朝,区境大部分属宛平县,仅沿河城一带初属矾山县,后属怀来县。1340年著名学者熊梦样在斋堂村完成了北京地区年代较早的著名方志书《析津志》的撰写。
明洪武元年(1368),元大都改称为北平府,后又改为顺天府,宛平县属之。嘉靖三十三年(1554),沿河城地区归属宛平县,至此,区全境属宛平县。
中华民国三年(1914)10月,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宛平县随属。“七七”事变后,八路军邓(华)宋(时轮)支队到斋堂一带开辟平西抗日根据地。1938年3月,在东斋堂村建立了北京地区最早的人民政权——宛平县政府。由于战争的发展与变化,宛平县政府辖界变动频繁。
1948年12月14日门头沟全境解放。到1952年9月前,区境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届河北省宛平县辖界,一部分属北京市第16区(曾称门头沟区、第28区、第20区)辖界,包括今龙泉、永定、潭柘寺3镇范围。
行政区划
1952年9月河北省宛平县、北京市第16区并入京西矿区,今门头沟区全境属京西矿区辖界。
1958年5月京西矿区调整区划后改称门头沟区。同年9月,门头沟区五里坨划归石景山区管辖。
1997年底辖4个街道、1个地区、10个乡镇,189个行政村、208个居委会、:大台街道、大峪街道、东辛房街道、城子街道、王平地区、龙泉镇、永定镇、军庄镇、雁翅镇、清水镇、潭柘寺镇、斋堂镇、妙峰山镇。
2012年,门头沟区辖4个街道(大峪街道、城子街道、东辛房街道、大台街道)、3个地区(龙泉地区、永定地区、王平地区)、9个镇(龙泉镇、永定镇、潭柘寺镇、王平镇、军庄镇、妙峰山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
街道社区
截至2013年,门头沟区辖4个街道(大峪街道、城子街道、东辛房街道、大台街道)、3个地区(龙泉地区、永定地区、王平地区)、9个镇(龙泉镇、永定镇、潭柘寺镇、军庄镇、王平镇、雁翅镇、斋堂镇、清水镇、妙峰山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