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嘉义市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6-01-29
嘉义市(Chiayi City),(台语台罗:Ka-gī Tshī)位于中国台湾省西南部,(原省辖市,精省后改为“市”),地处嘉南平原北端,有北回归线经过。 全境除东部属丘陵地带外,其余为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降。外围由嘉义县环绕,人口数为27.2万人,市区人口密度12,642人/平方公里,整体人口密度为4,534.54人/平方公里。 古名“诸罗山(台罗:Tsu-lô-san)”,系源自平埔族原住民洪雅族社名之译音,又名“桃城”,因清代兴筑之古城形如而名。嘉义市为嘉义次都会区的核心都市,也为该地的政经、生活与消费中心。 嘉义市区内第三级产业人口占全市就业人口72%,在加上流动人口之影响下,近年由于云嘉地区产业发展受限,嘉义市自1994年人口数突破26万以来迄今,人口仅增加1万多人。在目前台湾省行政区人口密度为第二位。 嘉义市是阿里山森林铁路的起点,过往曾因林业的发展而繁荣。由于发展历史甚早,市区内留有不少古迹,形成重要观光资源。地方特产方面,则以方块酥阿里山羊羹、雪花饼、小馒头、甘薯凤梨酥火鸡肉饭最为人所知。文化活动上,日据时期以绘画最为著名,曾有“画都”之美誉;近年来则以管乐节最为兴盛。

历史沿革

嘉义市古名“诸罗山”,其名由来有二: 一为“番语”社名之译音,荷兰人称之为Tirosen社,音近诸罗山社,一为取其东方“诸山罗列”之意。亦名桃城,以其古城形如桃而名,桃之尾尖,在今中央七彩喷水一带,市民惯称桃仔尾。
  明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人,建立台湾政权,设一府二县,即承天府与天兴、万年两县,以新港溪(今之盐水溪)为二县分界,嘉义隶属天兴县。清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对台湾实施统治,康熙二十三年设台湾府统三县,即分明郑时代的万年县为台湾、凤山两县,改天兴县为诸罗县,县署设于佳里兴(今之台南县佳里镇),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县治自佳里兴迁移诸罗山,即今嘉义市。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反清,围攻诸罗城十月,城内人民协助清军有功,清政府本着“嘉其死守城池之忠义”的宗旨,翌年十一月初三日下诏,改称“诸罗”为“嘉义”。光绪十一年,台湾奉准正式建省,十三年,分全台为三府一直隶州十一县三厅,嘉义县属于台湾府,县治仍设于嘉义。
  1920年,隶台南州于嘉义郡之下,开始实施地方自治,嘉义正式成为自治团体的嘉义街,1930年,嘉义街改升为市。
  1945年,台湾光复,嘉义市升格为省辖市,直隶省政府。1950年调整行政区域,嘉义市改为县辖市。1982年7月1日,嘉义市恢复为省辖市。
  1945年10月台湾正式归还。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考虑到地方自治的需要,乃将日本统治时期的五州三厅,改为八县,并将日本统治时期的11市改为9省辖市、2县辖市。其中:嘉义市管辖区域:东为新东区红毛埤,位于东经120°30′20″;西为新北区竹子脚,位于东经120°23′7″;南为新南区下路口,位于北纬23°26′40″;北为新北区后湖,位于北纬23°25′18″。本市四周东与竹崎、番路二乡为邻,西接太保乡,南与水上乡毗连,北与民雄乡为界。面积为55.9317平方千米,人口75224人。管辖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八奖、竹园、北镇、东山等8区。市政府设于嘉义市。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其中台南县合嘉义市,分为台南、嘉义、云林三县。嘉义县辖嘉义市及嘉义、东石二区,计1市(6区)16乡镇,494123人,面积1951.3945平方千米。县政府设于嘉义市。
  1982年6月24日,嘉义县嘉义市改制为省辖市

行政区划

制表 拼音 英文 面积
  (k㎡)
人口(人)
  2006年
行政区
  划代码
邮编
东区 Dōng Qū East District 29.1195 128,482 1002001
西区 Xī Qū West District 30.9061 143,882 1002002
合计 Jiāyì Shì Chiayi City 60.0256 272,364 10020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