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韶关市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5-09-14
韶关,简称“”,古称韶州,得名于丹霞的名山韶石山,取韶石之名改东衡州为韶州,之后历朝沿袭。元鼎六年设曲江县时,便以韶关为县治。韶州得名韶关始于明清之际,在今韶关市区先后设立水陆三个税关收税,俗称韶关。  韶关地处广东省北部,北江上游,浈、武、南三水交会处,与湖南省江西省交界,毗邻广西,素有“三省通衢”之称,韶关是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也是广东省规划发展的六大都市区、九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韶关是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 韶关是客家人重要的居住地之一,被称为客家第五州,是闽粤赣客家大本营的重要组成部分;韶关客家人主要迁自福建汀州,宗族、宗教观念和民俗风情跟闽西赣南粤东等地客家人大体相似,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体的客家文化为韶关客家人所认同,硬颈精神、崇文尚武、耕读传家同样是韶关客家人的文化主流。 韶关人均拥有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居全省地级以上市第一位,被誉为华南生物基因库。 韶关拥有“岭南名郡”,“中国锌都”,“有色金属之乡”,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建制沿革

曲江县有2100多年的城市历史,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设始兴郡,曲江县为始兴郡治所。 东晋时移治今韶关西南。 隋开皇九年(589年)改设韶州府,因州北名胜韶石山得名。 唐为韶州治。五代南汉移治今韶关市。 此后元、明、清皆为韶州路、府治。 民国时期先后设广东省南韶连绥靖区、南韶连道、岭南道、南韶连行政区、北区、西北绥靖区、第二行政督察区等。 1943~1945年设省辖韶关市,为广东省临时省会。1949年11月,广东省设北江临时行政委员会,在曲江城区设韶关市,辖曲江县等17个县市。 1950年北江临时行政区委员会更名北江专区,1952年后改设粤北行政区、韶关专区、韶关地区。 1966年曲江县移治今址马坝镇。 1975年韶关市升格为地级市,辖曲江县。 1983年撤销韶关地区,所属县并入韶关市。1984年起辖3个区9个县3个自治县。1988年起辖3个区8个县。 2004年5月起辖3个区7个县(市)。 

行政区划

1984年起辖3区9县3自治县。1988年起辖3区8县。2004年5月起辖3区7县(市)  。

韶关市行政区划表
名称
  
面积(km²)
  
行政代码
  
邮政编码
  
政府驻地
  
浈江区 562 440204 512023 东河街道
武江区 670 440203 512026 新华街道
曲江区 1666 440205 512100 马坝镇
乐昌市 2384 440281 512200 乐城街道
南雄市 2416 440282 512400 雄州街道
始兴县 1861 440222 512500 太平镇
仁化县 2316 440224 512300 丹霞街道
翁源县 2171 440229 512600 龙仙镇
新丰县 2046 440233 511100 丰城街道
乳源瑶族自治县 2127 440232 512700 乳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