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鹤壁市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5-06-03
鹤壁是封神榜故事发生地,中国商朝首都朝歌周朝第一大诸侯国卫国首都朝歌、战国七雄赵国首都中牟均位于鹤壁市。境内浚县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 林、石、卫、康、殷姓及韩国康氏、琴氏等姓氏均起源于此,鹤壁是中华民族姓氏的重要发祥地。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太行山东麓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北距首都北京475公里,南至省会郑州110公里,京广铁路、京港高速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G107、G515、G230、G342等4条国道纵贯全境南北,鹤壁濮阳高速公路东西联通京港澳高速与大广高速公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南水北调工程西傍城区而过。鹤壁地掷球运动竞技水平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有亚洲面积最大的室内地掷球赛场,是全国地掷球训练基地。不仅如此,鹤壁先进的电子工业为雄心勃勃的中国载人航天计划提供了通信设备技术支持,鹤壁的金属镁新材料还用于磁悬浮列车、航空航天及导弹领域。  

 

历史沿革

鹤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时期(公元前1238年-前1180年),武丁大帝是商朝首都朝歌的奠基者。中国周朝最大的诸侯国卫国的首都仍建在朝歌,卫国第18代国君卫懿公嗜好养鹤,在宫廷朝歌西北等处大养鹤,鹤壁因“鹤栖南山峭壁”而得名。  夏朝,现今鹤壁地域分属豫、冀、兖三州。 商朝,属京畿内地。商朝四代帝王定都朝歌。 周朝春秋时,属诸侯国卫国首都和晋国。战国时,先后属赵、魏。公元前510 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 年,赵国迁都鹤壁中牟,历时39 年。 楚汉战争时,项羽封“司马卬殷王,都朝歌”。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43 年)废荡阴县入邺。 开皇六年(586 年)复置荡阴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 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今鹤壁市郊)。 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 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彰德府民国时期,浚县、淇县、汤阴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属第三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浚县、淇县、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 1953 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 1954 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1957年3月汤阴县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1958年12月安阳专署撤销,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署,又改归安阳专区。1960年10月 -1961年11月,汤阴县曾一度划归鹤壁市(后划归安阳)。1986年1月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6]  市区经历三次搬迁。1957年市区在鹤壁集镇,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中山;后又随五矿、六矿建设,市区又在1959年南迁山城区。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周围基本都是塌陷区,城市发展受到制约。1992年鹤壁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迁到淇滨区,淇滨区成为鹤壁市新的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行政区划 鹤壁市现辖两县(浚县淇县)、三区(淇滨区山城区鹤山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25个乡镇、877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