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简称邢,别称邢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中部。东以大运河和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北及东北与省会石家庄市、衡水市相连,南接邯郸市。市域东西最长185公里,南北最宽80公里。总面积12456平方公里,全域呈马鞍形。邢台辖21个县市区,总面积1.2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境内京广铁路、京广客运专线、京九铁路三大铁路干线纵贯南北,与京港澳高速公路、青银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邢济高速公路、邢汾高速公路、邢衡高速公路六条高速形成交叉,106、107、308国道和邢德、邢左、邢和、邢昔、邢峰、邢清等11条高等级公路密布全境,是中原经济区的北方门户和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地区和中原地区、西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邢台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是先商之源、祖乙之都、周公之国。历史上曾四次建国,五次定都,素有“五朝古都、十朝雄郡”之称。历史上涌现出中医圣祖扁鹊、战国名将李牧、唐代名相魏徵、宋璟、五代明君柴荣、元代科学家郭守敬等一大批历史名人。
邢台市是华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是以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能源、汽车工业、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同时又是具有浓郁历史文化特色的国家级园林城市。
邢台下辖桥东、桥西两区,沙河、南宫两市,邢台、临城、内丘、柏乡、隆尧、任县、南和、宁晋、新河、巨鹿、平乡、广宗、威县、清河、临西15县。全市有89个镇,84个乡,23个街道办事处,313个居委会,5078个行政村。邢台自然人文景观众多,西部太行山的长城和东部的京杭大运河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有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崆山白云洞和邢台峡谷群,天河山、云梦山、九龙峡、紫金山、北武当山等自然名胜风光旖旎,邢台古城、扁鹊庙、汉牡丹、普彤塔、邢窑遗址、开元寺、天宁寺、清风楼、火神庙、府文庙等人文圣境精彩纷呈。
行政区划
县级市:沙河市、南宫市
市辖县:新河县、清河县、宁晋县、内丘县、广宗县、邢台县、任县、临西县、隆尧县、柏乡县、威县、临城县、平乡县、南和县、巨鹿县。
建置沿革
邢台是磁山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2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早期,古邢台人已开始在此繁衍生息。
约前5000年--前2100年,邢为古人类生活的重要聚居地。
约前2097年,尧帝于柏人城禅让位于舜。
约前2100年-前1600年,《禹贡》定九州,邢属冀州。
约前1525年,商王祖乙迁都于邢,历五王一百三十余年。
约前1066年,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邢靖渊)为邢侯,建立邢国,为西周53个姬姓封国之一。
前947年-前842年,邢国邢侯兼任周朝大司马。
前659年,狄人犯邢,齐桓公率齐鲁曹宋陈卫郑许等诸侯联军共救邢国,并帮助重筑邢城。
前624年,晋文公伐卫取邢,邢地属晋。
前589年,晋文公封巫臣为邢大夫,后升邢侯,理晋国邢地。
前583年,晋景公诛赵,程婴、公孙杵臼藏赵氏孤儿赵武于邢置西山。
前475年,晋定公封赵襄子采邑于邢。
前453年,赵襄子灭智伯后,迁都于邢,邢为赵国早期都城。
前425年,赵献侯自邢迁都中牟。
前372年,赵成侯立邢为信都,建檀台、信宫,为赵国之别都。
前307年,赵武灵王在邢台信宫大朝五日,决定胡服骑射。
前221年,秦始皇设巨鹿郡(治所邢台平乡),为36大郡之一。在邢台置信都县,属巨鹿郡。
前210年,秦始皇病逝于邢台的沙丘平台。
前208年,张耳、陈余拥立赵歇为赵王,建立赵国,定都信都(邢台),辖巨鹿、邯郸、恒山、代等郡。
前206年,项羽在巨鹿大战后封张耳为常山王,都襄国(邢台),辖巨鹿、邯郸、恒山等郡。
前203年,刘邦立张耳为赵王,韩信为赵相,仍都襄国。后废赵国,置巨鹿郡,各县属之。
公元25年,光武帝刘秀于鄗(柏乡)登基称帝(后迁都洛阳),并设鄗城为冀州刺史治所。
公元72年,刘恭为巨鹿王,巨鹿郡治所瘿陶县(宁晋),辖南和、巨鹿、平乡、任县等十五县。
公元106年,清河王之子刘祜即帝位,是为汉安帝。
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于巨鹿。
公元213年,汉献帝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国公,巨鹿郡属魏国,襄国县属巨鹿郡。
公元279年,晋设冀州刺史,冀州治所房子(临城)。
公元319年,石勒以襄国(邢台)为都,建立后赵,襄国为首都和司州治所。
公元335年,石虎迁都于邺,设襄国为陪都,并置襄国郡。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襄国郡改名邢州,辖龙岗、青山、南和、任县、平乡、钜鹿、内丘、柏仁、沙河九县,10万户。公元607年复改襄国郡。公元609年,邢州建隋文帝舍利塔。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改襄国郡为邢州,邢州属大唐。
公元646年-664年,长孙无忌与邢州刺史、赵州刺史共同主持在邢台隆尧修建大唐帝陵。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邢州改为巨鹿郡,至德二年(757年)复改邢州,
公元907年-959年,五代时期设邢州节度使,辖邢州九县,领辖洺州、磁州二州。
公元1047年,王则在北周贝州城(清河)起义,称东平王,定国号安阳。
公元1119年(北宋宣和元年),改邢州为信德府,辖九县之域不变。宣和二年,改龙冈县为邢台县。
公元1128年,金改信德府为邢州,置元帅府,设安国军。
公元1231年,元升邢州为邢洺路,辖九县及洺州。
公元1251年,邢州设安抚司,赐金虎符。
公元1262年,升邢州为顺德府,辖邢台、沙河、内丘、南和、任县、唐山、平乡、广宗、巨鹿等九县及洺、磁、威三州。
公元1265年,顺德府改为顺德路,仍辖邢台、沙河、内丘等九县。
公元1368年-1644年,明改顺德路为顺德府,直隶于京师,仍辖邢台、沙河、内丘等九县。
公元1645年-1911年,清沿明制,仍称顺德府,属直隶省,辖九县。
1913年,民国废府,各县直隶于省。
1937年,邢台沦陷后,伪华北委员会设冀南道,辖冀南32县,道尹驻邢台。
1940年7月,原冀南道分设顺德道,辖南宫、沙河、内邱、邢台、临城、柏乡、新河、隆平、尧山、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等15县,道尹驻邢台
1945年9月,邢台解放后,顺德道取消。
与此同时,我党深入敌后,建立人民抗日政府:
1938 年8月,设立冀南第一专区 ,辖井陉、获鹿、高邑、赞皇、元氏、临城、内邱、邢台、沙河、磁县等10县,专区行署驻邢台。同时设立冀南第四专区,辖南和、任县、隆 平、尧山、柏乡、巨鹿、平乡、广宗、威县、南宫、 新河、宁(晋)南等12县,专区行署驻南宫。
1940 年,中共中央北方局将冀南一专区调整为太行一专区,辖内邱、临城、高邑、赞皇、元氏、井陉、获鹿、邢西、邢东、沙河 及 平 ( 定 ) 东、昔 ( 阳 ) 东、和 ( 顺 ) 东等13县,专区行署驻邢台。
1945年9月,邢台解放,设立邢台市。
1946年,邢台市升为太行区直辖市(专区级),归中央太行区委直接领导;
1947年,隆平、尧山两县合并为隆尧县。
1949年8月,太行一专区、冀南四专区合并成立邢台专区,辖南宫、沙河、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新河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等15县和邢台市,专区行署驻邢台市。
1952年,清河县划归邢台专区。
1964年,设立临西县,属邢台专区。
1970年,邢台专区更名为邢台地区,辖1市17县。
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市设立桥东、桥西、郊区3个市辖区。
1983年,邢台市升格为省辖地级市。
1986年,邢台县划归邢台市,南宫改建为县级市。
1987年,沙河改建为县级市。
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邢台地市合并为邢台市,下辖桥东区、桥西区、新河县、南宫市、沙河市、内邱县、邢台县、临城县、柏乡县、宁晋县、隆尧县、任县、南和县、平乡县、巨鹿县、广宗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等2市2区15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