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台北市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4-02-20

    台北市,位于台湾岛北部的台北盆地,四周均与新北市接壤,是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与传播等的中心。西界淡水河及其支流新店溪,东至南港附近,南至木栅以南丘陵区,北包大屯山东南麓。东西宽处20.5公里,南北长约28公里。面积272平方公里,人口267万余。面积位于台湾第16位,人口位台湾第4位,人口密度为台湾第1位。这里是台湾近代历史的发展舞台,集许多台湾文化与人文地景之大成。台北为台湾的核心城市。也是台湾的工商业中心,全岛规模最大的公司、企业、银行、商店都总部设在这里。

    背景资料

    19世纪中叶,淡水河流域的物产贸易(特别是茶叶买买茶兴起,先是艋舺(今万华)成为重要贸易据点,然后是大稻埕后来居上,台湾经济重心逐渐北移,此后官方决定在艋舺与大稻埕间的田野地,兴建台北府城作为行政中心。公元1875年(清光绪元年),钦差大臣沈葆桢在此建立了台北府,统管台湾行政,从此就有“台北”之名。1884年,台北府城城墙及5个城门正式落成。1885年台湾建省,省会位於桥孜图,但是实际上是在台北。刘铭传担任台湾省首任巡抚,开始建设大稻埕至基隆与新竹的铁路,加强邮电、道路等基础建设,并将台湾巡抚衙门及布政使司衙门设置于城内(现址为中山堂),台北市的雏形至此已初步建立。1894年,继任巡抚邵友濂正式将省会由桥孜图(今台中市)移至台北,从此逐渐成为台湾的政治中心

根据记载,台北最早为原住民中凯达格兰人(属于平埔族)的生活地,明代初期开始有汉人来到此地。从17世纪初西班牙人占领台湾北海岸开始,历经荷治时期与郑氏王朝,到清代初期以前,此地均荒芜而未有大规模开拓,被统治者视为化外之地。1709年,泉州陈天章陈逢春、赖和永、陈宪伯、戴天枢合股立陈赖章垦号,向台湾府诸罗县申请开垦大佳腊地方,成为台北盆地开垦活动的开端。“大佳腊”之后多写作“大加蚋堡”,源自平埔族语“tagal”。

1895年,台湾因马关条约被割让给日本。日本殖民统治初期,仍以原有的两座衙门作为台湾总督府,成为日本统治台湾的政治中心,直到1919年台湾总督府新厅舍落成为止。1900年起,日本人逐步拆除台北府城城墙及西门,以原台北城范围内的区域(日本人称为“城内”)作为官方厅舍集中地以及来台日人的商业活动地带。并利用拆除后的城墙原址辟筑4条3线道路,兴建自来水及下水道系统,并分阶段进行“市街改正”计划,街道的建筑风貌略为西化;另外也新设公园绿地及新建其他公共建筑,台北市逐渐具有现代都市的形态。日本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中华民国政府在当时的台北公会堂举行受降仪式,日本殖民时代结束。

    1949年随着国民党政府撤退到台湾的200万军民,以及1960年代众多中南部民众北上求学、工作的风潮,都使得台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道路、住宅社区、学校等公共设施的新建工程也开始逐步进行;城市的已开发区域原先集中于旧市区西侧,自1960年代末期起,也开始向东边的大片田野地拓展。1970年代与1980年代为台北市的高度发展期,城市的商业重心也从此时开始逐渐向东移至东区,西区相对显现出发展衰退的态势;伴随高度发展而来的是交通量的激增,最终造成严重的交通问题。1990年代之后,市区铁路地下化、快速道路、捷运、公车专用道等交通建设陆续完成,相当程度地缓解了交通上的压力;信义计划区开始快速发展,市政府与市议会亦迁至该地;原本渐趋没落的西区,西门町大稻埕等地带也开始进行局部改造、更新计划。不过,如何兼顾传统社区或商圈的整建,与原有特色的保留,仍是一大课题。

 

历史沿革

    1920年行政区域改革,以艋舺、大稻埕、城内三市街为基础,设立台北市,隶属于台北州。1938年,进一步将松山并入台北市。台北一名始见于清蓝鼎元所撰“纪竹堑埔”,略曰:“竹堑埔宽长百里,行竟日无人烟。野番出没,行人过此,视为畏途。然郡城、淡水上下必经之地,其地平坦,极膏腴,辟田畴,可得良田数千顷。台北民生之大利,又无以加于此。”此文所指之台北,系指竹堑以北之台湾北部地区而言。光绪元年,清廷允许建台北府,光绪八年台北府城兴工,乃有专称台北城内为台北。1945年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后,台北市成为省辖市,隶属于台湾省。台北市政府于1945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市政府设于建成区长安西路。管辖区域:东为台北市松山区中坡,位于东经121°35′16″;西为双园区加蚊子(西园町),位于东经121°28′43″;南为大安区六张犁,位于北纬25°0′19″;北为中山区大直;位于北纬25°5′25″。本市四境均为台北县的各乡镇毗邻。东与内湖乡接壤,西以淡水河为界,与鹭洲乡相隔,东南与深坑乡为邻,西南隔新店溪与中和乡板桥镇相望,北隔大直山与士林镇相接。面积为66.9872平方千米,人口328591人。管辖大同、延平、中山、建成、古亭、龙山、松山、城中、双园、大安等10区。

     1950年台湾省调整各县市行政区域,台北市行政区域照旧。台北市管辖松山、大安、古亭、双园、龙山、城中、建成、延平、大同、中山等10区,人口155133人,面积为66.9872平方千米。管辖区域:东为台北市松山区中坡,位于东经121°35′17″;西为双园区路二段底,位于东经121°29′5″;南为古亭区罗斯福路四段底,位于北纬25°0′46″;北为中山区大直;位于北纬25°5′46″。中心位置为城中区台湾省政府大厦,位于东经121°31′,北纬25°3′。本市东与台北县内湖乡、南港镇接壤,西以淡水河为界与三重镇相隔,东南与景美镇、木栅乡为邻,西南隔新店溪与永和镇、中和乡及板桥镇相望,北隔大直山与士林镇相接。市政府设于建成区长安西路39号。

1967年7月1日,台北市升格为台湾地区的直辖市。次年,依地形自然形势及水源需要,以淡水河、新店溪为界,将台北市原有辖区及台北县的南港镇、内湖乡、木栅乡、景美镇,以及阳明山管理局所辖的士林、北投两镇一并划归台北市,分别改制为南港区、内湖区、木栅区、景美区、士林区北投区。(注:   

1968年7月1日至1974年1月1日,台北市除了直辖其他十四区外,士林北投两区是透过阳明山管理局管辖的。北高两市的区一样是属于乡镇级,但阳明山管理局是属于县级,且非派出机构,真正算派出机构的是市区。)

    1990年,台北市行政区重划,将原来16区调整为12区,合并龙山区、双园区及古亭区西侧为万华区,合并城中区、古亭区为中正区,合并景美区、木栅区为文山区,将建成区、延平区并入大同区,将松山区南半分割为新设置的信义区。

    自2000年起,在各区之下增设次分区,作为辅助的行政区划。各区依据实际发展情形,配合各里特色,划定4~7个次分区,将具有邻近特性,文化、历史特质类似的数个里集结起来,以求有效利用邻里资源,并凝聚居民向心力,相互合作以共同推展市政建设。至2006年8月台北市共有68个次分区。

    台北市行政区今辖12区:中正区、万华区、大同区、中山区、松山区、大安区、信义区、内湖区、南港区、士林区、北投区、文山区。 

行政区

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台北市

271.7997

2,665,602

9,807

中正区

7.6071

161,793

21,269

大同区

5.6815

128,352

22,591

中山区

13.6821

225,772

16,501

松山区

9.2878

210,751

22,691

大安区

11.3614

313,462

27,590

万华区

8.8522

191,910

21,679

信义区

11.2077

227,422

20,292

士林区

62.3682

288,261

4,622

北投区

56.8216

253,345

4,459

内湖区

31.5787

278,566

8,821

南港区

21.8424

117,593

5,384

文山区

31.5090

268,375

8,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