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简称宁,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的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南京是中国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华东),长三角及华东地区第二大城市[1][4],江苏省第一大城市[5],副省级城市,江苏省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家创新基地和科技创新中心,长江国际航运物流中心[7-8],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城市。
旧称:冶城、越城、石头城、白下、江宁、丹阳、金陵、秣陵、建业、扬州、建邺、建康、秦淮、升州、蒋州、上元、集庆、应天、京师、南京、南都、天京、首都(具体时期的 别称:龙盘虎踞、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博爱之都、开明之城、江南佳丽地、钟山风雨帝王城
历史沿革
历史
南京一带在100万年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至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约7000-8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相当于中原的商周之际,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为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距今已有2484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后来秦始皇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后于公元282年改建邺)。吴都城以今太平路一带为中轴线,南拥秦淮,北倚后湖,周长20里19步(今8.5公里左右)。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六朝时期的南京城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朝都城建康金迷纸醉,佛寺穷极宏丽。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公元589年2月,隋军攻入台城,从景阳楼下的井中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妃嫔。隋文帝下令将城邑和宫殿“荡平”改为耕地。
隋唐两代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政区建制在唐代有130年降为润州属县,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隋唐之后五代时的中国,诸雄相争,战乱不断。而南唐国建都金陵府,偏安江南,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秦淮河两岸集市兴隆,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南唐皇帝李璟、李煜都是著名的词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都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宋元时期的金陵依然保持南唐的城市规模,作为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而闻名。著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这里。南宋名将岳飞在南郊的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元代,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创建大明王朝,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明朝南京城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历时21年修建了35.3公里长的都城城垣,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清代,康煕、乾隆皇帝都曾6次到南京巡游视察。鸦片战争,清政府于1842年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统治。1911年12月29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北伐军节节胜利,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1949年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52年9月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市。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为省会。1990年,国务院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单列,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建都朝代
南京历代建都表 |
|||||||||||||||||||||||||||||||||||
朝代 |
都名 |
起讫时间 |
历史 |
当时地方政区 |
说明 |
||||||||||||||||||||||||||||||
三国·吴 |
吴大帝黄龙元年九月至后主天纪四年三月壬寅(公元229年10月至280年5月1日) |
52年 |
建业县 |
后主甘露元年十一月至宝鼎元年十二月(公元265年12月至267年1月)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州),一年而还 吴亡,晋统一全国 |
|||||||||||||||||||||||||||||||
晋元帝建武元年三月辛卯至恭帝元熙二年六月甲子(公元317年4月6日至420年7月7日) |
104年 |
建康与秣陵并称“京邑二县” |
西晋亡,立都江东,史称东晋 |
||||||||||||||||||||||||||||||||
南朝·宋 |
建康 |
宋武帝永初元年六月丁卯至顺帝升明三年四月辛卯(公元420年7月10日至479年5月26日) |
60年 |
(同上) |
以“禅位”形式迫使东晋皇帝退位 |
||||||||||||||||||||||||||||||
南朝·齐 |
建康 |
齐高帝建元元年四月甲子至和帝中兴二年三月丙辰(公元479年5月29日至502年4月20日) |
24年 |
(同上) |
以“禅位”形式迫使刘宋皇帝退位 |
||||||||||||||||||||||||||||||
南朝·梁 |
建康 |
梁武帝天监元年四月丙寅至敬帝太平二年十月辛未(公元502年4月30日至557年11月12日) |
56年 |
(同上) |
以“禅位”形式迫使萧齐皇帝退位 |
||||||||||||||||||||||||||||||
南朝·陈 |
建康 |
陈武帝永定元年十月乙亥至后主祯明三年元月甲申(公元557年11月16日至589年2月10日) |
33年 |
(同上) |
以“禅位”形式迫使萧梁皇帝退位,陈亡,隋统一全国 |
||||||||||||||||||||||||||||||
五代·南唐 |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十月五日至宋开宝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元937年11月10日至976年1月1日) |
39年 |
江宁府(上元、江宁两县) |
杨吴天祚二年以江宁府为西都;吴主禅位,南唐立为国都;南唐亡于宋,赵宋统一全国 |
|||||||||||||||||||||||||||||||
明 |
南京/ 京师 |
明太祖洪武元年正月初四(公元1368年1月23日),称帝,八月初二诏以金陵为南京;洪武十一年正月(1378年2月)定为京师;成祖永乐十九年正月初一日(公元1421年2月2日)迁都,仍为南京 |
72年 (按两京制算则为276年) |
应天府(上元、江宁两县) |
永乐元年,复行两京制,仍为南京,迁都后,南京为留都,仍为两京之一,又历224年至明末 |
||||||||||||||||||||||||||||||
太平天国 |
天京 |
天历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二月十四日太平军攻破江宁城,定为都城,改名天京,至甲子十四年(清同治三年)六月六日(公元1853年3月至1864年7月19日) |
11年 |
江宁郡(上元、江宁两县) |
天京失陷,清重置江宁府 |
||||||||||||||||||||||||||||||
中华民国 |
南京 |
民国元年(1912年)1月1日至4月初,为临时政府所定国都 民国十六年(1927)4月18日,国民政府定都南京,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4月23日 |
3个月 22年 |
南京府 南京市 南京特别市 首都特别市 |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坚主定都南京,改上元、江宁两县为南京府;孙中山辞总统之职次日,即迁都北京 为民国法定首都 因日本侵略军挑起淞沪战争,1932年1月30日迁于洛阳行都,同年12月1日还都 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军进逼南京,1937年11月20日迁陪都重庆,1946年5月5日还都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南京作为民国首都的历史宣告结束 |
辖区概况
片区划分 |
区名 |
面积 |
户籍总数 |
户籍人口 |
常住人口 |
邮政编码 |
政府驻地 |
城中片区 |
75.2 |
13.8 |
51.25 |
65.2 |
210018 |
||
49.2 |
25.9 |
71.96 |
103.2 |
210002 |
五老村街道 |
||
53.1 |
27.9 |
99.07 |
130.37 |
210009 |
|||
西南片区 |
82.7 |
8 |
21.74 |
45.4 |
210019 |
||
134.6 |
7.7 |
21.8 |
39.13 |
210012 |
|||
江北片区 |
912.3 |
17.1 |
53.3 |
71.03 |
211800 |
||
1467.1 |
28.7 |
88.43 |
91.58 |
211500 |
|||
东南片区 |
376.1 |
13.3 |
42.95 |
64.45 |
210046 |
||
1572.9 |
30.6 |
90.91 |
114.56 |
211100 |
|||
南部片区 |
1067.3 |
13.9 |
41.05 |
41.09 |
211200 |
||
792 |
14.2 |
42.17 |
42.43 |
211300 |
以上表格单位:面积(平方公里),户籍总数(万户),户籍人口(万人),常住人口(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