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简称并(别称并州,古称晋阳)。太原北接忻州,东连阳泉,西交吕梁,南邻晋中,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晋中盆地,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全市。是太原经济圈和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的政治、文化和金融中心、国际交流中心,中国拥有文化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之一。
太原市境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下辖6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一个县级市,总人口420万(2010年)。太原市政府位于杏花岭区新建路。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中国城市第10名),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有300万人。
称谓由来
太,古通“大”,如太宰亦作“大宰”,太子亦作“大子”;大、太也有差异,太者大加一点,犹言比大还大,表示大之不尽,或谓很大、极大。
原,指宽广平坦的地形,若平原、高原、草原、沙原、苔原者然。中国最早诠释词义的专著《尔雅》说:“广平曰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道:“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皆“原”之妙用。
太原,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悠久历史的中华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丰富的资源而闻名天下。太原文化渊源淳厚,与全国任何一个历史文化古都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开封、洛阳在内,都毫不逊色。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盛赞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镇,非贤莫居”。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笔精神财富。太原曾经是唐尧故地、战国名城、太原故国、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门、九边重镇、晋商故里……“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只要来过太原的人,都会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之中。
太原有着4770余年的建城史。自商周以来太原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军事和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陶唐、北唐、晋、晋阳、太原郡、代国、并州、太原国、龙山、太原府、北都、北京、西京、龙城、太原路、冀宁路、阳曲、太原市等。方言为太原话(Taiyuan dialect)。有着四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太原是著名的龙潜之地。历史上许多皇帝都与这座城市有过特别密切的关系,因此被称为龙城。相传唐尧和大禹曾建都于晋阳。周成王桐叶封弟把唐叔虞封到太原建立唐,这是晋国的前身。[2]从赵简子开始,晋阳就成为晋国赵氏家族的战略大本营,三家分晋后赵国定都于晋阳。西汉刘恒在以晋阳为都的代国封王17年后成为皇帝,是为汉文帝;刘启出生于晋阳,后成为汉景帝。曹魏末期,封于太原郡的晋王司马氏家族取代曹魏建立政权,并以“晋”作为国号。前秦、北魏、东魏、北齐曾定都于晋阳或以晋阳为实际政治中心。[3]隋炀帝杨广即位前曾为晋王。隋末,李渊为唐国公和太原留守,起兵晋阳建立大唐,并以太原的古称作为国号。太原成为唐王朝的龙兴之地,被唐太宗誉为“王业所基,国之根本”。唐高宗即位前曾为晋王,而同样来自并州文水的皇后武则天则成为了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太原府自武周起成为北都,开元十二年再次成为北都,天宝元年改为北京。唐末,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以太原为都建立晋政权,这是后唐的前身。而后唐、后晋、后汉均以太原府为北京。后汉之后的北汉则以太原府为都。后蜀皇帝孟昶出生于晋阳。
历史沿革
古代
“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义井和东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遗址”又进一步证明,在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就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定名“许坦型文化”。史传太原的肇始者台骀,因治理汾水、开拓了太原盆地,被尊为“汾水之神”。
周成王封叔虞于唐,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叔虞施政有方,国富民强。叔虞传位于其子燮夫,燮夫见晋水之源奔流不息,哺育人民,遂改国号为“晋”,这便是晋国的由来。
鲁昭公元年(晋平公十七年,前541年),晋国荀吴率兵北征,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的无终及赤狄别族咎(音皋)如,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春秋末期,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之后,赵国定都晋阳(太原)。
汉代全国设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太原简称“并”来源于此。是时,太原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闻名遐迩。
南北朝时,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始终保持着“霸府”的地位,高欢、高洋父子坐镇太原、遥控朝政。
隋代,太原(当时称之为并州),长安并列全国两大城市。
李渊,李世民驻守太原,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遂以“唐”为国号。因此,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并相继封其为“北都”、“北京”,与京都长安、东都洛阳并称“三都”、“三京”。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后晋、后汉、北汉,或发迹于晋阳,或以此为国都,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传为“龙城”。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最终统一全国。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龙城”的美誉,遂下令火烧晋阳城,又引汾、晋之水夷晋阳城为废墟,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三年之后,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嘉祐四年,设太原府治。
金时代,宋钦宗赵恒下诏将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交金人。从此,太原人民在战乱摧残,异族压榨下,度过了80多年。
元代时,蒙古大汗国改名元朝。元朝时的太原称为太原路。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北到岭北行省,东到奴儿干都司(治所黑龙江下游),西到西藏地方,南到海南,都在此交流。此后明朝和清朝的府城均建立于此。
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遂因此扩建太原城,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
清朝,置太原府,府治在阳曲县。
近代
晚清时期(1860年-1912年)
1860年《北京条约》签订以后,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特许进中国,借传教的名义促使和参与了不平等条约的签定,搜集中国情报,进行文化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慈禧路经太原,见当地晋商云集,便大肆搜刮捐税。
1912年民国建立后废府,存阳曲县,山西省省会设在阳曲县。
1911年辛亥革命后,阎锡山被举为山西都督,于太原建立晋系军阀,经营山西长达38年,期间韬光养晦保境安民,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富裕省份之一。
1947年,析出阳曲县城区,单独设置太原市,实行闾邻制,全市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作为山西省省会。
1949年4月24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太原。
建国后
1949年解放后,太原市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山西省省会。
1951年原属汾阳专区的晋源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1958年原属忻县专区的阳曲县和原属榆次专区的清徐、交城两县撤销,并入太原市。
1972年将吕梁地区所属娄烦县划归太原市。
至1996年,太原市辖古交一个县级市,清徐、阳曲、娄烦三个县,市区分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五区。
1997年5月8日,太原调整行政区划,市区分为杏花岭区,迎泽区,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至此,太原辖六区三县一市,延续至今。
行政区划
解放后太原的行政区划范围经过两次调整,直到1997年5月8日形成了今天6区3县1市,2个国家级开发区(太原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太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太原民营经济园区、太原不锈钢生态工业园区)的格局。截至2009年,太原共有50个街道办事处、61个建制镇、22个建制乡、570个社区居委会和934个村民委员会。其中地处建设路以东、北大街以南、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而随着城市的扩张,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形成了“城六区”的概念。规划中太原市城区的范围是太原二环高速路以内。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合并晋中市榆次区的趋势。由于太原市政治、文化中心的定位,工业重心正在逐渐外移。
以下为太原市各分区情况:
区划代码 区划名称 面积(平方公里)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140100 太原市 6909.96 杏花岭区 030000
140107 杏花岭区 145.53 巨轮街道 030000
140108 尖草坪区 298.42 柴村街道 030000
140109 万柏林区 286.31 千峰街道 030000
140181 古交市 1526.59 东曲街道 030200
省会功能
省会功能核心区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驻地 |
145.53 |
634482 |
4360 |
胜利街 |
|
102.65 |
601112 |
5856 |
棉花巷 |
城市功能
城市功能拓展区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驻地 |
292.21 |
804537 |
2753 |
昌盛西街 |
|
298.42 |
415705 |
1393 |
迎宾路 |
|
286.31 |
749255 |
2617 |
西矿街 |
|
290.72 |
221431 |
762 |
晋源新城 |
城市发展
城市发展新区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驻地 |
608.00 |
343861 |
566 |
清源镇美锦大街 |
|
2370.67 |
670228 |
283 |
黄寨镇新阳大街 |
生态涵养
生态涵养发展区 |
面积(平方公里) |
人口 |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驻地 |
1288.85 |
105841 |
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