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旧称石门市,简称"石",是沿海大省、京畿之地河北省省会,新中国开国第一城,河北第一大城市,中国华北地区第三大城市,京津冀第三极城市,冀中南中心城市,距首都最近的省会,是首都的南大门,中国北方重要物流中心,国家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位于中国北方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环渤海京津冀经济区。
地处河北省西南部,辖区总面积2023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5.81平方公里,下辖8区、12县、4县级市、1副地级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新兴城市50强,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市。
石家庄市是河北省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医疗、交通和信息中心,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甲级开放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石家庄交通极其便利,是中国特大铁路枢纽之一,京广、石太、石德铁路,京石、石武、石济高铁7条方向的铁路在石家庄交汇,呈辐射状通向全国。为交通部和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公路、铁路、高铁、航空的综合枢纽之一,经济产业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动漫、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及全省的会展中心。
石家庄市地处华北平原腹地,东临衡水,南接邢台,西倚山西,北靠北京保定。与北京、天津、济南、太原、郑州几近等距相望,随着石太、京广高铁的开通和石济高铁,到达这些城市的时间均可控制在1-2小时。石家庄拥有国家4E级主干线机场--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是首都经济圈的重要一环,也是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的主要分流、备降机场。
石家庄市 行政区划
▪ 高邑县 |
▪ 藁城市 |
▪ 行唐县 |
▪ 晋州市 |
▪ 井陉矿区 |
▪ 井陉县 |
▪ 灵寿县 |
▪ 鹿泉市 |
▪ 栾城县 |
▪ 平山县 |
▪ 桥东区 |
▪ 桥西区 |
▪ 深泽县 |
▪ 无极县 |
▪ 辛集市 |
▪ 新华区 |
▪ 新乐市 |
▪ 裕华区 |
▪ 元氏县 |
▪ 赞皇县 |
▪ 长安区 |
▪ 赵县 |
▪ 正定县 |
|
历史
石家庄市所辖区域,是人类文明开发较早、文化底蕴十分深厚的地区。市区白佛口文化遗址是目前全市境内发现的最早的平原地区人类遗址,距今约6,000—7,000年;战国中山国文化,是石家庄历史文化脉络中的重要一环,也是继藁城台西商文化之后令世界瞩目的辉煌文化;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命真定(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人赵佗征岭南,行南海尉事。东汉延熹七年(公元一六四年)十月,为祀山颂神,于河北元氏县西北之王村山下立《封龙山颂》;赵州柏林寺,相传创建于东汉,是河北最古老的佛教寺院;
1902年由法国和比利时修建的京汉铁路从这里经过,设立一个站点,以相距不远的振头镇命名,称为振头站;1907年正太铁路(正定到太原)通车,正太铁路为了避免在滹沱河上建桥,在石家庄和京汉铁路连接,将正太铁路起点由正定改为石家庄,石家庄成为两条铁路的交汇点,并逐渐成为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同一年,横跨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河北省第一座铁路公路立交桥“大石桥”竣工;正太路起点南移,是石家庄由乡村向城市化迈进的诱因,真正起基础作用的因素,还是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伴随铁路线的通车,一批近代工业相继兴办,其中包括:在石家庄村东创建的正太总机厂(今石家庄车辆厂前身);大兴纱厂即石家庄大兴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井陉矿和正丰矿等。近代大工业的兴起,带动了中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1920年在铁路以东建造石沧路场子,同时,平和轧棉公司、万华肥皂公司等企业也在铁路东兴起。随之,大批农村人口向石家庄集中。到1930年,仅产业工人就达1.6万人,大大促进了石家庄城市化的进程。
20世纪初叶,石家庄还是获鹿县辖下的一个小村,那时的获鹿就是通燕赵、连三晋的货物集散地,素有“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之称,但是,随着正太铁路的兴建通车,日进斗金的旱码头东移,石家庄逐渐取代了获鹿的地位,日渐繁荣的商业、服务业,成为石家庄向近代化城市迈进的又一重要因素。
1937年10月10日,日本侵略军占领石门。
1947年11月12日,人民解放军攻克石门市极其周边所有县城,在石门市建立了第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人民政权(第一座解放军解放的设防大城市)。同年12月26日,石门市人民政府发布通知,将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当时,全市人口19万,有大小工厂27家,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左右。
1948年5月-1949年3月间,石家庄市西北部的平山县的西柏坡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毛主席、党中央在此指挥了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在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宣告成立,并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人民币,掀开了中国金融史上划时代意义的新篇章。
1968年1月29日,河北省省会迁至石家庄市。1993年6月30日,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合并,成立了新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