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古今地名

安徽省的由来及地域变迁

浏览: 次 日期:2013-09-27

 

    安徽省,中华人民共和国东部的内陆省份,省会合肥市。安徽省分别与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江西省、湖北省河南省相接,地貌以平原、丘陵和低山为主。省域大致位于东经114°54′~119°37′与北纬29°41′~34°38′之间,全省东西宽约450公里,南北长约57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5%,居华东第3位,全国第22位。安徽省在地理上属于华东地区,地跨淮河长江南北,在地域文化上呈现出明显差异,主要分为:文化、淮河文化、江淮文化和吴越文化;在经济上属于中国中部经济区。安徽省清初属于江南省,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拆江南省为江苏(含上海市)、安徽两省而正式建省,并取当时安庆徽州两府首字而得名。由于当时省会安庆府古为皖国,境内有皖山、皖水,故安徽简称“皖”。

安徽省行政区划

▪ 合肥市

▪ 芜湖市

▪ 蚌埠市

▪ 淮南市

▪ 马鞍山市

▪ 淮北市

▪ 铜陵市

▪ 安庆市

▪ 黄山市

▪ 阜阳市

▪ 宿州市

▪ 滁州市

▪ 六安市

▪ 宣城市

▪ 池州市

▪ 亳州市

 

 

    历史沿革

    远古时期

    安徽省和县内发现的“和县猿人”,距今已有约35万年历史。据科考,“和县猿人”出现时间应不晚于“北京人”,甚至与“蓝田人”相当。[2]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本省潜山县的薛家岗又发现了距今约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后来又在本省多处发现了其他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尉迟寺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蒙城县许町镇毕集村东约200米处,是国内目前保存较为完整、规模较大、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的原始社会聚落遗存,被史学界专家称为“中华原始第一村”。位于含山县铜闸镇的凌家滩玉文化遗址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2006年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中的100处重大遗址之一。经测定距今约5300年至5600年。而芜湖繁昌人字洞”的发现,更是把古人类的活动上朔到了200-250万年前。

    先秦时期

    战国末期,前278年,楚国的郢都(今湖北荆州)被秦国攻占,于是迁都寿春(今寿县)。前224年,楚国大将项燕被秦国的王翦60万大军击败,前223年,寿春陷落,楚国灭亡。[3]

    秦汉时期

    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征服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建立秦帝国。安徽大部分地区属于九江郡(治寿春),北端属于泗水郡砀郡

秦末楚汉相争,项羽在今安徽灵璧县垓下之战败给刘邦,自刎于乌江(今和县),刘邦建立汉朝。汉武帝时东瓯国举国迁到庐江郡(郡治舒县,今庐江县)。汉朝末年,寿春成为军阀袁术的基地。袁术后来自称皇帝,但不久病死,寿春归属军阀曹操(今亳州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国鼎立时期,大体以淮河流域为界,安徽北部属曹魏地域,南部为东吴之地。南北朝期间,从4世纪开始的之后三百年间,几支塞北游牧民族入侵华北地区并相继建立军阀政权,南方则一直保持着汉人的王朝。安徽北部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战火不断。383年在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展开的淝水之战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次战役。

    隋唐时期

    隋朝统一,使安徽摆脱了南北朝期间“南北对峙”主战场的困境。隋文帝开创的开皇之治,使江淮地区经济得到较好的恢复,并发展成为全国最为富庶的地区之一,并有“天下之计仰于江淮”之说。隋炀帝大业六年(公元610年)到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经过短暂的混战,唐朝统一天下,并保持了一个多世纪的和平和统一,江淮地区经济进一步繁荣,为南宋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安史之乱中,安徽北部淮河地区备受战火蹂躏。晚唐时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从河南经安徽和县渡长江入皖南,到福建、广东,后经安徽攻长安,天下大乱,藩镇割据,不久唐朝灭亡。 

 

    宋元时期

    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逐步南移,江淮地区是当时全国的赋税重地。北宋后期,北方的金朝崛起。1127年以后,安徽北部的淮河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前沿,战祸连年。1161年金朝海陵王完颜亮出兵伐宋,被虞允文指挥的宋军大败于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史称采石大战。1234年,金亡于蒙古帝国。1276年,蒙古人攻占南宋京城杭州,安徽全境归元朝。

    明朝时期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市),现在的江苏省安徽省直属中央六部管理,称为“直隶”。该区域跨长江淮河南北,首次将经济和文化差异很大的广阔地区,包括今安徽北部平原区的凤阳府(今皖北一带,府治今凤阳府城镇),安徽南部山区徽州府(今黄山市一带,府治今歙县徽城镇)和今江苏南部的太湖流域,都划归同一个行政区管辖。明太祖洪武二年定都临濠府(今皖北一带),史称明中都,洪武八年迁都应天府(即今南京市),但凤阳府(原临濠府)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皇陵与皇宫及其他附属建筑(皇宫建筑与皇陵宫殿毁于明末张献忠,紫禁城及其他附属建筑毁于文革)。

    明代在安徽境内共设有7个府,其中4个位于长江以南:徽州府(6县,府治今歙县县城)、宁国府(明初曾叫宣城府、宣州府,最终仍定名为宁国府,6县,府治今宣城市区)、太平府(3县,府治今当涂县城)、池州府(6县,府治今池州市区);3个位于江淮之间:安庆府(7县,府治今安庆市区)、庐州府(4县1州,府治今合肥市区)、凤阳府(元代曾名临濠府,明初更名中立府,最终定名凤阳府,5州13县,府治今凤阳县城);淮河以北未设府,淮河以北全境属凤阳府。除了府之外,还设有滁州(3县,州治今滁州市区)、和州直隶州,与府平级,拱卫南京城。明成祖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原直隶地区改称南直隶。1635年明末李自成起义军攻陷凤阳府,烧毁皇宫与皇陵。

    清朝时期

    1645年,清军攻占南京,将南直隶改为江南省。1667年,又将江南省分为江苏省安徽省。省会初驻应天府(今南京)后迁至安庆府,而管理安徽民政的江南左布政使则长期寄驻江宁府(今南京市),直到1760年(乾隆二十五年),也一并迁来安庆。至此,安徽省界基本稳定下来。

    太平天国时期定都南京,在曾国藩湘军陈玉成的太平军反复拉锯战中,安徽人口损失巨大,经济凋蔽。战后从江西、湖北、河南居民移居皖南,文化习俗有所改变。

 

    隋(0607年)-1951年行政区划图《下》

    清代安徽省下设两道,皖南道(驻太平府芜湖县),皖北道(驻凤阳府凤阳县)。

    近现代史

    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安徽省设三个道,安庆道芜湖道淮泗道(驻凤阳)。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带动了沿线的凤阳、滁州和宿州等地的发展,省政府长期驻凤阳县蚌埠镇(今蚌埠市)。1912~1926年,安徽历柏文蔚倪嗣冲张文生马联甲吕调元姜登选陈调元等省首长。1926年底陈调元归顺北伐国民革命军。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安徽成了日军、国军和皇协军力量交织的地区。1940年在安徽发生国共冲突的皖南事变。1947年蚌埠脱离凤阳县被设为安徽省第一个省辖市。1948年到1949年,安徽是国共内战期间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的主战场。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徽一度以长江为界分为皖北(驻合肥)和皖南(驻芜湖)2个行政公署(省级),1952年合并。1955年,省界有小幅的调整:为了更好治理洪泽湖,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作为交换,江苏徐州的萧县砀山县划给了安徽。

建置沿革

时期

行政区名称

管辖区域

西周

宋国、蔡国、徐国

吴国、六国、舒国

东周

宋国、楚国

越国、楚国、吴国

泗水郡、陈郡、砀郡

九江郡

西汉

沛郡、豫州、徐州

扬州

东汉

沛郡、豫州、徐州

扬州

三国

曹魏豫州、沛国、徐州、扬州

魏国扬州、吴国扬州

西晋

沛国、豫州、徐州

扬州

东晋、十六国

后赵、前秦

东晋

南北朝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南朝宋

南朝宋、齐、梁、北周

汝阴郡、谯郡

钟离郡、江都郡、历阳郡、庐江郡、同安郡

河南道

淮南道

五代十国

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吴国、南唐国、后周

北宋

京西北路

淮南路(后分淮南西路、淮南东路)

金、南宋

金朝南京路

南宋淮南西路、淮南东路

河南江北行省

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

京师、南直隶)

京师、南直隶)

清(太平天国)

江南省,安徽省

江南省,安徽省

中华民国

安徽省

安徽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皖北行署,皖南行署,安徽省

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