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简称“沪”,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繁荣的国际大都市。地处长江入海口,东向东海,隔海与日本九州岛相望,南濒杭州湾,西与江苏、浙江两省相接,共同构成以上海为龙头的中国最大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圈”。上海拥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历史古迹,江南的吴越传统文化与各地移民带入的多样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特有的海派文化。并举办了2010年世界博览会。
上海是中国最著名的工商业城市和国际都会,是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亦为中国的经济、交通、科技、工业、金融、贸易、会展和航运中心。GDP总量居中国城市之首,在亚洲仅次于东京和大阪。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是一个良好的滨江滨海国际性港口。上海正致力于在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航运和贸易中心。
中心城区 |
|
郊区 |
|
郊县 |
|
地名来源
关于上海名称的由来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取自《弘治上海志》中"其地居海上之洋”;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宋代开始设置上海镇,而上海之名也最早出现在北宋郏亶之的《水利书》中。至元代改称上海县,明代称作松江府,清代称作苏松太道松江府,1928年设置上海特别市,两年后改称上海市至今在。解放后初期,上海大部分称作松江专区。1949年,上海被设为直辖市。
沪:晋朝时,松江(现名吴淞江,即苏州河)和滨海一带的居民多以捕鱼为生。渔民根据潮水的特点用竹子编制了一种捕鱼工具,叫“扈”,捕鱼时,将“扈”插入水中,鱼随潮水进入扈内,潮退时被扈拦住了。这种捕鱼工具设在淞江下游一带水中,因此当时把淞江下游一带地方叫做“扈渎”或“沪渎”(江流入海处称渎)。上海正在“沪渎”近旁,以后就简称上海为“沪”。
申:相传战国时期,上海曾经是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故上海别称为“申”。
上海:上海一词最早始于北宋初年,源于一条名为上海浦的吴淞江支流(浦,吴语中小河的意思,且一般多指人工河)。由于当时沪上酒业发展,政府在本地设置了征收酒税的相关机构——酒务,因地近上海浦,所以称之为上海务。
历史沿革
古代
上海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自1843年11月17日[13]到2013年只有170年开埠历史。但上海地区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帝喾及尧、舜禹时期上海地区属古扬州域。春秋为姬姓诸侯国吴国地,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封邑,因此上海别称“申”。华亭名称由来,初见于《三国志·吴志》中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吴孙权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是当时由拳县东境一个亭,故址在今松江境内)。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同时华亭县北部的青龙镇也逐渐发展起来。1264年左右,市舶分司机构由青龙镇移驻上海镇,元朝至元二十八年七月,朝廷批准上海镇建独立县。此日定为上海建城纪念日,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于是上海和华亭成为双子城。明代在华亭、上海地区设立松江府。清代设立苏松太道松江府,苏松太道中后期依其驻地又俗称为上海道,为清朝江苏省下属的道级行政区划之一,辖管苏州府、松江府和太仓直隶州,顺治年间驻地为太仓,康熙时期驻地为苏州,雍正之后驻地为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清初顺治年间,设立分巡苏松兵备道,辖苏州府、松江府,隶属江南省,道署驻太仓州。1663年(康熙二年),苏松道改为苏松常道,增辖常州府,道署随之移驻苏州。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常州府改属江镇道,于是苏松常道改名苏松道。1724年(雍正二年),原属苏州府的太仓州升为直隶州,于是苏松道改名苏松太道。
1730年(雍正八年),太仓、通州2直隶州成立太通道,于是苏松太道再改为苏松道,应江苏巡抚尹继善奏请,道台衙门也在这时从苏州迁往松江府下辖的上海县。当时的道台为徐永佑。1741年(乾隆六年),太仓州还属苏松道,于是苏松道又改为苏松太道。1808年(嘉庆十三年),苏松粮储道和松太道再度合并成立苏松太道,道台衙门仍设在上海县城。)
1842年,英帝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将上海列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以后美、法帝国主义也相继在上海强辟租界,那时的上海作为“冒险家的乐园”惨遭帝国主义的各种掠夺。
现代
自由开放的环境吸引了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商贾贵族、文人墨客、革命者各色人等的大量涌入,至20世纪初,上海成为当时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以及亚洲的金融贸易中心。1927年设特别市,现为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1958年,江苏省的嘉定县、宝山县等10个县划入上海,上海面积扩大了10倍。上海市市标是以市花白玉兰、沙船和螺旋桨三者组成的三角形图案,在1990年经由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沙船的背景是迎着早春盛开的白玉兰。
各时期详解
春秋勾吴时期(商-周)
上海(闵行、奉贤、嘉定)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末泰伯奔吴的时候。商末(公元前十二世纪)周朝先祖周太王长子泰伯为让王位于其三弟季历,携二弟仲雍东奔江南,筑城立国,自号“勾吴”,开创了姬姓诸侯国——吴国的历史。吴国历姬姓君主25世,共740年,出孙武、伍子胥等名将,专诸、要离等刺客,诞生世界首部兵书《孙子兵法》,开凿邗沟(今京杭大运河)。勾吴曾于柏举之战西破楚,五战五捷入郢;于艾陵之战击败齐国;以如火如荼之势伐晋,有黄池之会。但由于吴人常年极端好战、穷兵黩武,最后亡于南边来复仇的越,吴王自刎。越王无彊大败于楚,后成为楚春申君的封地。回望勾吴,《吴太伯世家》是《史记》世家的第一篇,海上吴韵三千载,它以一个文明烙印的姿态永久地流传下来。
申城时期(周)
春申君名叫黄歇,战国四公子之一,他被楚王分封到原来吴国的地方。《越绝书》记载他在吴地(以上海苏南浙北为核心的一带地区)兴修水利,当地人对他很尊重。春申君率先治理拓浚的河道称作“黄歇浦”,也就是今天的“黄浦江”。
华亭名称由来,初见于《三国志·吴志》中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吴孙权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是当时由拳县东境一个亭,故址在今松江境内)。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晋时松江(吴淞江)居民创造一种竹编捕鱼工具“扈”,又因江流入海处称“渎”,松江下游一带被称“扈渎”,后又改“扈”为“沪”。东晋永嘉南渡,晋室南迁,江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发展。终于在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刺史赵居贞上书,奏请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设华亭县(今松江)。
华亭城时期(唐-元)
宋初,华亭县改属两浙路秀州(州治在今嘉兴)。这时华亭海滩,已经成为重要盐场,“人烟浩穰,海舶辐揍”,商业日益发达。宋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随着松江航道重新疏浚,华亭县北部的青龙镇更见发展。据宋诗人梅尧臣在《青龙杂志》中记载,青龙镇有二十二桥、三十六坊,还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时人誉称“小杭州”。
宋熙宁年间(1068一1077年),贸易中心由青龙镇转移到华亭县东北地区的上海浦,形成居民点——,由渔村变成初具规模的小镇。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在上海镇设立市舶司,与广州、泉州、温州、杭州、庆元、澉浦合称全国七大市舶司。本埠市舶司的衙门设在后来的上海县署内,即今小东门方浜南路的光启路上。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格为府,翌年更名松江府。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以上海镇为中心,析华亭县部分,建“上海县”,上海县县治在今黄浦区,这是上海市区建城的开始。华亭、上海两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成为元代上海地区的双子城。
双子城时期(明-清)
明宣德五年(1430年)应天巡抚驻苏州,管辖南直隶(今江苏安徽全境),上海县归南直隶松江府管辖。到了明代,上海地区商肆酒楼林立,这时,上海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东南名邑”。松江府地区,成了明代中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经济发达,农业兴旺。有“苏松税赋半天下”之称。清初改南直隶为江南省,上海县归江南省松江府。康熙六年(1667年)分江南省设江苏省和安徽省,从清朝前期开始,上海属江苏省(巡抚驻苏州)下辖的苏松太道的松江府。江苏海关(简称江海关)由云台山(连云港)移来,江海关总监由驻南京的两江总督兼任。在清代初期,上海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逐渐超过松江府的华亭县。因此,雍正八年(1730年)设苏松道(相当于今天副省级),一般全称为分巡苏松太兵备道,或称苏松太仓道,因驻地在上海县并兼理江海关,又简称为上海道、沪道、江海关道、关道。
十里洋场时期(清末)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依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在1843年辟为五个对外通商口岸之一,英国、美国和法国陆续在上海设居留地。道光二十五年(1845),应英国领事巴富尔(George Balfour)要求,在租界内设江海北关(“新关”、“洋关”),办理向外轮征收关税等事,由江苏省苏松太道兼管。咸丰三年(1853),英人乘小刀会起义之机强占江海关。次年,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驻沪领事签订协定,允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人,掌管江海关。同年七月,少关税务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外国侵略者直接管理中国海关恶例。太平天国战争期间,1855年小刀会刘丽川、1860年6月太平军赖文光、1862年初太平军李秀成共进行了三次占领部份上海的战役。
1854年上海成立了自治机构工部局,事实上演变成独立于清朝行政与司法管辖权外的租界。此后,上海形成了2个租界与中国地方政府分割管理的局面:今黄浦、静安和虹口、杨浦两区南部沿江地带主要是公共租界(英美租界);黄浦、徐汇两区的核心区域主要是法租界;长宁则是公共租界越界筑路区;而闸北和南市两片中国管理的区域(华界)则被租界分割互不相连。开埠后的上海迅速成为亚洲最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被称为“十里洋场”、“东方巴黎”、“远东第一都市”、“魔都”。租界的存在使得上海的核心腹地未被战火波及,并享有实际独立的地位和充分的国际联系,为时至今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旧都市时期(民国)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前后,清朝旧势力尚未彻底清除,民国新势力尚且稚嫩,军阀当道,政府几近瘫痪,社会无序混乱。上海的租界却如国中之国独享平和,甚而在经济、人口等各方面都进一步加快了发展速度。1912年至1936年可谓上海租界高度繁荣的阶段。民国初,租界以外的闸北和南市(华界)属江苏省,1930年7月,改称上海市。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今黄浦区兴业路76号召开,1922年7月23号和1925年1月,又分别召开中共二大和四大。1925年5月30日,由于日本内外棉纱厂厂主枪杀罢工工人(顾正红),上海学生、市民聚集在最繁华的商业街南京路上的老闸捕房门前抗议,英国巡捕开枪射击,造成了五卅惨案,引发全国性反英运动。1927年4月12日,在闸北发生了四·一二事件,国民革命军第26军对工人纠察队强行缴械,造成大规模流血,开始了国共分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九一八事变后,又在上海借口5名日本僧人在位于杨树浦引翔港的三友实业社门前被中国工人殴打,挑起一·二八事变,中日两国在闸北区激烈的军事冲突持续一个多月,以至于南京国民政府也暂迁洛阳。1937年8月13日,蒋介石调动约70万中国军队(包括大部分精锐),在上海附近与日军展开长达3个月的淞沪会战,虽然中国军队付出了极大代价(阵亡33万人,空军损失过半,约全国1/3兵员),公共租界的北区及东区(今虹口、杨浦)作为日军防区和势力范围,和华界一样受到重创。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后日本将租界“交还”给其扶持的傀儡汪精卫政权。1945年上海光复,到1949年5月,一直由国民政府接管统治。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许多与国民政府及海外机构有关的人员、财产和机构追随国民党撤离上海。
行政区划
历史综述
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外国的船只从外洋直溯而上,1845年英国殖民者首先在上海县境域划定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要求划定法租界;1863年,美租界与英租界合并成立公共租界。至此,上海市区划分为不同的管辖区,苏州河以北老闸(宋代建)和新闸(清代建)一带因大量贫苦农民的流入,逐渐兴起,形成北市。1910年清政府颁发《城乡自治章程》,上海县合城南境、老闸、新闸、江境庙区域为上海城;另设蒲松镇、东泾镇及12乡。1914年,上海改城为市,蒲松镇也改为蒲松市,另设闸北市、洋泾市,合称19市乡。1926年孙传芳督江苏省,成立淞沪商埠,分全境为上海、闸北、浦东、沪西以及吴淞5区。
国民政府成立后,根据孙中山的大上海计划,1928年国民政府设立上海特别市,扩大市区范围包括上海、宝山县的一部分,设立17个区,而上海地区各县则仍属江苏省,从此上海市与上海县分离。城市范围东达浦东,西至静安寺、徐家汇,南趋龙华,北达宝山路底。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成立上海市人民政府,设黄浦、老闸、邑庙、蓬莱、嵩山、卢湾、常熟、徐汇、长宁、普陀、闸北、静安、新成、江宁、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杨浦、榆林等20个区和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洋泾、真如、高桥等10个郊区。同时,上海的郊县苏南、苏北行暑,后由江苏省管辖。1956年经过行政调整,上海市辖区减为18个。1958年,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将江苏所属上海地区的郊县划入上海市,至此,上海市辖黄浦、邑庙、蓬莱、卢湾、徐汇、长宁、普陀、闸北、新成、江宁、虹口、提篮桥、杨浦、榆林等14个区,浦东、嘉定、宝山、上海、崇明、松江、奉贤、南汇、青浦、川沙和金山等11个县,总面积达6340.5平方公里,比建国初大十倍以上。1960年,撤消邑庙、蓬莱设立南市区;1964年,撤消闵行区与吴淞区,此后上海保持了10个区和10个县不变达10余年之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80、1981两年,再置吴淞区与闵行区。1988年,撤消吴淞区和宝山县改为宝山区。1992年,撤消嘉定县,设立嘉定区。为进一步改革开放,1993年撤消川沙县,将其境域与黄浦、杨浦、南市的浦东地区和闵行的三林乡合并设立浦东新区。同年,撤消上海县和闵行区,合设新的闵行区。20世纪末,松江县、青浦县和金山县也改为区。2000年南市区划入黄浦区。2001年奉贤县和南汇县撤县建区。2009年为了更好的开发浦东地区,合理配置地区经济与社会资源,综合优化总体布局,促进社会协调健康发展,撤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浦东陆家嘴地区在内环线内也是上海中心城区的一部分)。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上海行政区划调整,同意撤销黄浦区和卢湾区建制,设立新的黄浦区。截至2011年底,上海全市共辖16个区、1个县,共108个镇,2个乡,99个街道办事处,3742个居民委员会和1702个村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