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之子,定为继位者称太子,始见于周武王。《尚书大传》:“唯四月太子发上祭于毕,下至于盟津之上,乃告于司马、司徒、司空。”或写作大子。《左传·僖公十年》:“晋侯改葬共大子。”《释文》:“大,音泰。”周代天子及诸侯之嫡子或称太子或称世子,区分不甚严格。《初学记》卷十引《白虎通》:“何以知天子之子称世子?《春秋传》曰王世子会于首止是也。何以知天子之子称太子?《尚书》曰太子发升于舟是也。或云诸侯之子称世子,则《春秋传》云晋有太子申生,郑有太子华,齐有太子光。由是观之,周制太子世子亦不定也。”至汉代皇帝继位之子称皇太子,诸王继位之子则称太子,以后各代相沿。《事物纪原·帝王后妃部》:“汉天子号皇帝,故其嫡称皇太子,《汉书·高祖纪》五年二月甲午,汉王即皇帝位,尊太子曰皇太子,此其始也。”金元时,天子庶子亦称太子,如金兀术称四太子。明以后,皇帝嫡子称皇太子,亲王嫡子称世子,郡王嫡子称长子。清雍正时立秘密建储之制。此后皇太子这一名称实际上就不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