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丞相一职即为典领百官、协助帝王处理政务之最高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总理,亦称宰相。尊称中堂,源于唐高宗时迁政事堂于中书省,省称中书堂或中堂,为宰相治事议政之处,后世因以为宰相的尊称。 春秋时齐景公始置左右相。 战国时秦武王置左右丞相,也称相国、相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置左右丞相,以左为上,右为下,左丞相即为正丞相。 西汉惠帝、吕后时亦置左右丞相,但以右为上,左为下,右丞相为正。汉文帝时又改为只设一个丞相。汉时封国中也仿中央制设丞相。 后丞相之职置废无常。 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 元沿置,以右为上。 至明洪武(公元1380年)朱元璋处决丞相胡惟庸后,嫌丞相权大,危及皇权,竟废除丞相一职,不再设立,并给后代子孙规定:“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 又,近代太平天国起义后,设置了自己独特的官制,亦设丞相一职,但与传统意义上的丞相大不一样,有恩赏、平湖、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丞相之分,属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