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清华简《系年》亦证康姓得氏于始祖封康城

浏览: 次 日期:2023-02-07

关于康姓的根源,我们此前已通过出土文物、金文和《尚书》《史记》《左传》等诸多典籍及其注释,得出明确而清晰的结论,康姓得氏于文王第九子姬封(或叔封)在武王伐纣次年(公元前1045年)被封康城(今河南禹州),依“胙之土而命之氏”的古制,始有康氏,姬封才称康叔(或康叔封),康叔即为康姓得氏始祖。前1042年,因康叔参加平定三监之乱“扞禄父之难”有功,他又被王朝徙封于卫,成为周之东方诸侯之长“孟侯”,故又称卫康叔,司马迁为其传曰《史记·卫康叔世家》,就体现了这种家族姓氏的特点。由此,我们亦可清楚地认识到,其后出现的所谓“以谥为氏”说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了让广大康氏宗亲更进一步坚信“康姓得氏于始祖封康城”的正确可靠性,我们再引用出土文物清华简《系年》的记述证明之。

清华简是清华大学收藏的由校友赵纯国2008年捐赠的出土竹简,经多位专家观察鉴定,公认是战国时期楚地“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清华简《系年》是自西晋发现《竹书纪年》1700多年之后发现的秦代之前的完整史书,全篇分23章,其第四章记述:“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之厚屏。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周惠王立十又七年,赤翟王峁虎起师伐卫,大败卫师于瞏,幽侯灭焉。翟遂居卫,卫人乃东涉河,迁于曹焉立戴公申,公子启方奔齐。戴公卒,齐桓公会诸侯以城楚丘,归(?)公子启方焉,是文公。文公即世,成公即位。翟人或(又)涉河,伐卫于楚丘,卫人自楚丘迁于帝丘。”(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第1版,第144页)在那个用竹简记录的时代,能以如此多文字刻记历史事实,实属不易,对我们今天了解真实历史弥足珍贵。这段对卫国历史的记述,不仅佐证了《史记·卫康叔世家》的准确、真实性,并且还给予了某些细节的补充,更确凿证明康叔是初封于康城(康丘)、徙封于卫国的。简中虽未直言“康叔”,但言“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看,初封于康丘则确凿无疑。而且,简中所言周惠王十七年(即前660年)翟人伐卫,卫人被迫东涉河迁于曹及其后屡次迁都的史实,也正与我们依据《史记》及其他典籍所推算出的卫国都朝歌长达383年完全相符。

这里的问题是,《系年》所言“康丘”何以证明就是“康城”呢?《说文解字注》释丘:“土之高也,非人所为也。从北从一。”释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0月版,第386页)可见,丘,又释为墟、废墟。《哀郢》:“曾不知夏之为丘兮。”《管子·八观》:“众散而不收,则国为丘墟。”由此可知,所谓“康丘”,就是以“康”标明的一处史上的旧墟,就战国时代而言,视为夏代遗留下的少康城之废墟,是合理的逻辑推测。《尚书·周书·康诰》是先于竹简《系年》记载康叔活动的较早典籍,其明确言:“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 这段话不仅明确交代了康叔封贵为文王之子,武王、周公之弟的身份,说明他徙封卫国时还获“孟侯”之称,享有东方诸侯之长的权力,而且又向世人明示,在他被封卫国时周公之所以作《康诰》以诫之,显然其前已因“胙之土而命之氏”,徙封卫国时并未改其“康”,不然,何以不言“卫诰”呢?西汉孔安国曾在《康诰》下注曰:“命康叔之诰。康,圻内国名。叔,封字。”东汉马融亦注曰:“康,圻内国名。”而郑玄曰:“康,谥号(这也误导后人认为康姓“以谥得氏”)。”《尚书正义》唐孔颖达曰:“命之《康诰》,故以为命康叔之诰。知畿内国名者,以管、蔡、郕、霍皆国名,则康亦国名,在圻内,马王亦然,惟郑玄以康为谥号。”(《十三经注疏》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202页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宋忠曰:“康伯即王孙牟也,事周康王为大夫。”清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按:“康叔子又称康伯,则康非谥甚明,旧说以为国名,是也。” 《史记·卫康叔世家》唐司马贞索隐:“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卫,卫即殷墟定昌之地。畿内之康,不知所在。’”以上众多典籍都证明,《尚书·康诰》之“康”,是康叔因封地“康”而命氏“康”。而出土的战国竹简《系年》所记“康丘”,更为我们提供了“康,圻内国名”的铁证,也进一步确证我们的结论,康姓得氏于始祖封康城。带着对康姓得氏祖根地的神圣向往,我们曾多次前往此地考察祭拜,并请禹州市文博专业人士作介绍,在借助《民国禹县志校注》《禹州地名志》进一步确认这里就是文献记载“康圻内国名”的同时,更从其具体的地理位置和作为“县文物保护单位”的康城遗址标识验证了“康圻内国名”的可靠性和可信度。现在,联想位于禹州西北16公里的康城遗址,那灌木与杂草掩映下的数十米黄土夯筑的城墙之沧桑,似乎在无言地向世人诉说,战国时代人所谓“康丘”之称,倒是更贴切地反映了曾经显赫的“少康城”已成废墟之颓败景象,更具时代沧桑巨变的历史沉重感。

如果我们对“康丘”的理解是合乎逻辑的,那么,细读《系年》,就能发现今人对这段出土文字的断句和“康丘”地理位置的注释,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我们先看此处的断句: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照这样断句来读,我们会发现,“乃先建卫叔于康丘”,联系上文,显然难以讲通。“先建”什么?是“卫叔封”吗?而“卫叔封”又何以与“于康丘”相统一呢?而且,“叔封”是人名,“卫叔封”应是他徙封卫后之称,而此时断不能言“于康丘”。基于此,我们把这句话重新断句:“乃先建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这样一来,联系上下文,读起来就顺理成章了。“乃先建卫”,既符合“周成王、周公既迁殷民于洛邑,乃追念夏商之亡由,旁设出宗子,以作周之厚屏”的初衷,也符合其它典籍的相关记载。如《左传》定公四年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分康叔……殷民七族……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而《史记·鲁周公世家》亦云:“管蔡武庚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逐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依次断句,读后可以明白“乃先建卫”是成王、周公“以作周之厚屏”之举,而此时康叔已在武王伐纣后初封在康,故言“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余民”。为了便于治理“殷之余民”,才有“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之必然。这样,康叔初封“康丘”,徙封“淇卫”的史实就十分明晰。而且,在语法结构上,“卫”作“建”之宾语,“叔封”作“侯殷之余民”的主语,也更符合表达的逻辑。至于此处何以言“叔封”而不言“康叔封”,这显然与叙述者的视角有关,清华简叙述卫国之事,是从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为加强殷地治理,“旁设出宗子”而“先建卫”开始的,既然叙说“旁设出宗子”,那么这位承担“旁设”“建卫”重任的“宗子”,必须以周王室至尊的文王之子的名号“叔封”称之。若以“康叔封”称之,就淡化了“宗子”的尊贵,违背了敬宗法祖的古制。因之,这里的叙述既突出了“叔封”的“宗子”之尊,也点明他从原封地“康丘”而徙迁“淇卫”的史实。可见,在宗法礼乐制度尚严的战国时代,《系年》作者称“叔封”的叙事是很严谨的。近年,杜勇、孔华在借助《清华简》探讨康叔始封地时,也觉得此处句读不妥,他们做了这样处理:“乃先建卫叔,(卫叔)封于康丘,以侯殷之遗民……”(杜勇、孔华《从<清华简>说康叔的始封地问题》,《管子学刊》2017年2期)其实,这样断句把问题弄得更复杂了,战国人记载“旁设出宗子,以作周之厚屏”时,似乎也不该称“宗子”叔封为“卫叔”吧?不知杜、孔两位学者是否认可我们的愚见。

清华简所记康叔自“康丘”迁往“淇卫”的史实,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证明《史记·管蔡世家》的一处记载错误。《史记·管蔡世家》言:“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武王已克殷,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聃季载皆少,未得封。”这里的记载明确告知世人,武王克殷后曾有分封诸侯的史实,也可视为我们前面论述康叔始封康城、徙封卫国的佐证。然此处言“康叔封……少,未得封”,显然是司马迁的误笔,有悖历史事实。这种说法,不仅与《史记·管蔡世家》后文的叙事自相矛盾,而且也与《史记》他处的记载相抵牾。《管蔡世家》在记载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功绩后,又言“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这里言“康叔封为卫君,是为卫康叔”,清楚表明了封地与其称谓的关系,那么本于姬姓的文王之子叔封,如果没有在武王伐纣后受封康城,又何以称其为“康叔封”呢?这是同一文中的自相矛盾。而在《史记·周本纪》的叙事中,亦出现了与“康叔封……少,未得封”相悖的记载。《周本纪》具体记述了武王伐纣胜利的次日,在商纣宫举行革故鼎新大典的场面:“其明日,除道,脩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奭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筴祝曰:‘殷之末孙季纣,殄废先王明德,侮蔑神祇不祀,昏暴商邑百姓,其章显闻于天皇上帝。’於是武王再拜稽首,曰:‘膺更大命,革殷,受天明命。’武王又再拜稽首,乃出。”并言武王西归后,“於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於营丘,曰齐。封其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鲁。封召公奭於燕。封弟叔鲜於管,弟叔度於蔡。馀各以次受封”试想,在周王朝如此隆重庄严的大典上,“卫康叔封布兹”,可承担如此重要角色,他一定是参加了牧野之战的有功者,绝不可能是“少”不更事随军玩耍的孩童,更何况武王西归“封功臣谋士”时“余各以其次受封”呢?还有,《左传·定公四年》有言:“武王之母弟八人……五弟无官,岂尚年哉!”指出武王当时是以德封其弟的,也否定了康叔未封的记载。很显然,《管蔡世家》所言“康叔、冉季载皆少,未得封”之说,是站不住脚的,这是司马迁记载有误。《史记》百三十篇五十余万字的煌煌巨制,出现这样的纰漏在所难免,我们指出这里的笔误,丝毫无损其“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光辉,只为进一步确证一种历史事实:叔封始封于康城,方称康叔封,始有康氏;其后徙封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因此康姓人奉康叔为得氏始祖。

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也发现清华简整理者对“康丘”地理位置的解释值得商榷。清华简注释康丘“其地应在殷故地邶、鄘、卫之卫地范围内,故康叔也可称卫康叔”。(李学勤主编《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中华书局2011年12月第1版,第145页)我们觉得,释“康丘”的地理位置“应在殷故地邶、鄘、卫之卫地范围内”,显然与简文所述之意不符。依逻辑常理,若“康丘”在“卫地范围内”,简文何以自相矛盾而言“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自康丘迁于淇卫”的明确叙事,就是对这样解释的断然否定。试想,在那个交通不便、通讯落后的时代,怎能在如此近距离的范围中还要迁移折腾呢?而且,从词义而言,“康丘”显然是一个具体地名的指称,“淇卫”则是一个地域的指称,既言“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亦足见“康丘”不在“卫地范围内”。我们注意到,杜勇、孔华的《从<清华简>说康叔的始封地问题》一文,通过比较、辨析和充分论证,最终的结论是“前贤以为康叔始封于康,其地在成周东南即今禹州与汝州之间、颖水以北,仍是最合理的推测”,即位于河南省禹州市西北16公里的康城遗址。由于康叔初封地“康丘”是位于禹州附近的康城遗址,这里与“淇卫”隔着黄河,尚有一段距离,“以侯殷之余民”显然不便,故“卫人自康丘迁于淇卫”。言至此,清华简整理者所作的“康丘”注释,是否应该适时作出补正呢?

有清华简这样战国时代的文献资料证明康姓得氏于始祖封国康城,那么,后世所谓以“谥”得氏的说法就显然站不住脚了。目前,在我们看到的有限典籍中,有康姓以谥为氏明确记载的,是在唐代。唐时林宝《元和姓纂》有言“康,卫康叔之孙以谥为姓也”。到宋代,郑樵和邓名世皆沿袭林宝的提法。郑樵《通志·氏族略》:“康氏,姬姓。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康,出自姬姓,周文王子封为卫侯,谥曰康,支孙以谥为氏。”唐宋时代姓氏典籍中这些叙述,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后人,进而误导某些康氏支系将“康姓以谥得氏”写入族谱中。今有清华简《系年》这样的出土古籍作证,我们当更进一步明确地认识到,康姓得氏于始祖封康城,断不可继续以讹传讹,再秉持“康姓以谥得氏”的观点了。

可以说,作为出土文物,战国时期的竹简记载具有更贴近那个时代的真实性、可靠性。清华简关于卫国历史的记载,使我们更坚信近年来关于康姓得氏根源探讨的合理与正确性:康叔初封康城、徙封卫国,康姓得氏于始祖始封康城,是“胙之土而命之氏”。

 

    (作者:康心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