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深刻体悟“无逸”精神,牢记使命锐意进取

浏览: 次 日期:2021-08-06

《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最早时它被称为《书》,到了汉代叫《尚书》,意思是“上古之书”。汉代以后,《尚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所以又叫做《书经》。这部书的写作和编辑年代、作者已很难确定,但在汉代以前就已有了定本。流传至今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和《古文尚书》两部分。《今文尚书》共28篇,《古文尚书》共25篇。

《尚书》用散文写成,按朝代编排,分成《虞书》《夏书》《商书》和《周书》。它大致有四种体式:一是“典”,主要记载当时的典章制度;二是“训诰”,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和祭神的祷告辞;三是“誓”,记录了君王和诸侯的誓众辞;四是“命”,记载了帝王任命官员、赏赐诸侯的册命。

《无逸》出自《尚书》中的《周书》,开宗明义提出:“君子所其无逸,知稼穑之艰难。”无逸,就是不要贪图安逸,这是全文的主题和论述的核心。其实,此篇是告诫帝王之辞。宋代有位皇帝视学时,专令讲官讲《无逸》篇,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一、周公作《无逸》的背景

谁是《无逸》篇的作者呢?史称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周公为周成王而作,距现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这是历代《尚书》研究者的一致观点。最早是《书序》:“周公作无逸。”司马迁也持此说,他在《史记·鲁世家》“周公恐成王壮,治有所淫逸,乃作《多士》、作《无逸》。”宋代蔡沈《书经集传》也认为:“成王初政,周公惧其知逸而不知无逸,故作是书以训之。”

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为“元圣”和儒学先驱。

周成王元年(前1042年),即周灭商的第4年,派去商地监视商纣王儿子武庚的,野心家管叔、蔡叔与武庚联合起来造反,史称“三监之乱”。周公亲率大军东征平叛,一年后得以平息。鉴于三监之乱的历史教训,派平叛有功的康叔迁徙至殷商故地,统治殷商遗民,建立卫国,意思是护卫周王朝,这就是春秋战国时期那个卫国的来历。在康叔赴往卫国的前夕,周公精心写出了《酒诰》《康诰》《梓财》三大著名的政治文诰,交给康叔作为此去执政的指南。后来,这些文诰被当做经典的政治文献资料收录到《尚书》中,成为后世政治制度的摹本。

周公旦摄政第六年时,成王已经长大,他决定还政于成王。《尚书·召诰》、《尚书·洛诰》中周公和成王的对话,大概是在举行周公退位、成王视事的仪式上由史官记下的。在国家危难的时候,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周公不避艰辛挺身而出,担当起王的重任;当国家转危为安、走上顺利发展的时候,他又毅然让出了王位,这种无欲无私的精神始终被后代称颂。在还政前,周公心系天下苍生,虽然谢绝了成王的挽留,但他却向成王提出告诫,殷切嘱咐成王要做到无逸。《无逸》就是此时问世的。

《无逸》乃周公训诲成王而作。周公在《无逸》中,以殷商的灭亡为前车之鉴,耳提面命成王不要纵情于声色、安逸、游玩和田猎,核心就是要求成王知稼穑之艰难、知百姓之疾苦、知民生命脉之所系。所以,《无逸》全篇多用“呜呼”发端,以期引起成王注意和警觉,时刻勤政不懈怠,敬德保民才是关键,字里行间那种忠君、爱国、保民的大公无私情怀溢于言表。

周公旦退位后,把主要精力用于制礼作乐,继续完善各种典章法规。周公制礼作乐第二年,也就是周公称王的第七年,周公彻底“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周公致政三年之后,在丰地养老,不久得了重病,病终前,周公叮嘱说:“一定要把我葬在成周,以表示我至死也不能离开成王。”周公死,成王欲葬之于成周,天乃雷雨以风,禾尽偃,大木斯拔,国人大恐,之后周公被葬于文王墓地毕,成王说:“这表示我不敢以周公为臣”。

周公一生的功绩被《尚书·大传》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摄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带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长子继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归政成王,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伦理融合在一起,这一制度的形成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周族八百年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贾谊在其《新书·礼容下》中评价周公道:“文王有大德而功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周公集大德大功大治于一身。孔子之前,黄帝之后,于中国有大关系者,周公一人而已。”

二、深刻体悟《无逸》的内涵

作为周成王的长辈,周公为其作《无逸》,其主旨就是标题的两个字——“无逸”,用心之良苦呼之欲出。该文堪称是中国几千年来的家训之首。

《无逸》全篇共用七个“呜呼”发端,发出极为深沉的感慨,以示后面所谈内容之关系重大,起到劝服作用,这样以来,既能感动自己也能感动别人,同时还对环境氛围进行了清理,有压堂效果。

(一)知稼穑艰难,无逸乃逸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

文中的“周公曰”有七次,诸多专家学者认为,周公具有圣人的谦德,作《无逸》时定然不会自称“周公”,后世看到的“周公曰”当是史官在记述或编录时加上去的,并非周公自称。

“君子所其无逸。”君子:指长官。所:居官。其:副词,表祈使。逸:逸乐。无逸:不要贪图安逸享乐。

“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稼穑: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乃:而,而后。小人:老百姓。依:痛苦,苦衷。

大意:周公语重心长地对成王说:“啊!君子居官在位,千万不要贪图安逸享乐。应该先知道农业的艰辛困难,才能真正了解庶民的苦衷所在。”

“无逸”二字,意味深长。“无”通“毋”,就是不要的意思;“逸”字从辵从兔,形容野兔谩訑善逃之状,引申义为安逸放纵、不受约束的样子。“逸”,表现出三种“病”状,即惰、奢、骄,与勤、俭、谦三种美德是对立的。所以,“君子所,其无逸。”君子是有贤德的人,不可以“逸”,不能贪图享乐,不能放纵自我,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古代农业劳动基本上靠人力,劳动强度非常大,因而人非常辛苦,身体也极度疲惫。

知道人民稼穑的艰辛,才能懂得爱惜民力、敬授民时,就能自奉俭约从而惠爱人民。比如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为了促使人们有规律地生活,按季节栽培农作物,炎帝神农还立历日,立星辰,分昼夜,定日月;他不望其报,不贪天下之财,而天下共富之。智贵于人,天下共尊之。他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勤,不罚而邪正,不忿争而财足,无制令而民从,威厉而不杀,法省而不烦,人民无不敬戴。

(二)不可侮厥父母、先祖

“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相:看。乃:就。谚:能喭,粗野不恭。

“即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之。’”诞:作延,长久。否则:于是。侮:轻侮。昔之人,老人。《蔡传》曰:“古老之人无闻无知,徒自劳苦而不知所以自勉也。”

大意:看那些小人,父母辛勤耕种收获,儿子却不知庄稼的艰辛,贪图享乐,狂妄粗暴,以至于欺诈诓骗。他们很是瞧不起父母,说什么:“你们这些老古董什么也不懂,根本没有见识!”

自古以来,经常发生子女不知体谅父母,反而看不起父母,自己纵情挥霍却视父母为无能之辈的事情,令父母寒心不已。宋代蔡沈《书经集传》说:“昔刘裕奋农亩而取江左,一再传,后子孙见其服用,反笑曰:田舍翁得此亦过矣。此正所谓昔之人,无闻知也。使成王非周公之训,安知其不以公刘、后稷为田舍翁乎?”这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蔡沈感叹道,一个农夫的儿子在处于饱暖的情形下尚且不知艰难为何物,何况是生长在深宫大院里的王子天子呢!如果没有周公的训诫,谁能保证成王不会把公刘、后稷等先祖当作“田舍翁”呢?这种不孝的话在当时是决不许讲的。《康诰》中还提到,对不孝不友的人要处以刑罚。由此可见,周公作《无逸》训告成王是必要的。周人能得天下,正是因为其历史上具有“无逸”之德的贤王辈出。周太王、王季、文王栉风沐雨、筚路蓝缕,于艰难险阻中开创了大周基业。周公希望成王像其父辈祖辈那样,具有谦德,自我节制,无逸乃逸。

(三)严恭寅畏,天命自度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袛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

“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中宗:一说是太戊,殷之第五世贤主;一说是祖乙,殷之第七世贤主。严:庄正。寅:敬。严恭,指外貌庄敬;寅畏,指内心敬畏。度:法制。引申为限制。天命自度,以天命制约自己。

“治民袛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袛惧:敬畏。荒宁:荒废自安。肆:所以。享国:指在帝位。有:又。

大意:周公说:“啊!我曾听说,在以前殷商中宗统治时,他具有庄重、谦慎、严肃戒惧四种美德,对待上天赋予的王位,能够以天理自我约束。他用诚信之道治理民众,深知民间劳苦,小心谨慎,不敢贪图安逸荒废政事。所以,中宗能够享国达七十五年之久。”

宋代蔡沈《书经集传》说:“严则庄重,恭则谦抑,寅则钦肃,畏则戒惧。”时时刻刻自警自省自励,以天命之理自为法度,如同《诗经·小雅·小旻》所描述的那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做人做事一辈子总要小心谨慎,就好像是站在悬崖的边缘一样,就好像是踩在薄薄的冰层上面一样。《尚书》中说:“无安厥位,惟危。慎终于始。”告诫那些为官者身居官位要有敬畏之心,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意识,慎始慎终。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醒人们抱有谨慎的态度,时刻反躬自省。曾国藩在其家书中也说:只有心存畏才能去除骄傲自满和怠惰之气。当然,谦虚谨慎不是不敢作为,而是要恪尽职守、廉洁奉公。

(四)不敢荒宁,无时或怨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

“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高宗:武丁,殷代第十一世贤主。时:是,这人。旧:久。爱:于是。暨:通,惠爱

“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弗言。”作:等到。或:又。亮阴:听信不言。

“其惟弗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弗言:不言政事。雍:和。嘉:善。靖:和。小大:老百姓和群臣。时:此人,指高宗。或:有。无时或怨:无有怨之。

大意:在以前殷商高宗统治时,由于他在未即位前就奉命长期在民间服役,与老百姓住了很长一段时间,了解百姓生活的不易,惠爱老百姓。等到他即位后,又因父丧守制三年,听信冢宰沉默不言的建议,三年不轻易说话。因为他不轻易说话,一旦言及政事就能使人和悦。他从来不敢荒废安逸,善于治国理政,把殷国治理得美善安乐,以至于全国上下从老百姓到群臣,连一个怨恨他的人都找不出来。所以,高宗在位59年。

周公认为、作为最高统治者,必须接地气、通国情,要知道下边的隐情疾苦,否则就会做出荒诞的事情来。殷商高宗,即武丁,是殷商第十三位君主。他即位前从事过农业生产劳动,长期与农业劳动者在一起,渐渐地就从心灵上与他们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能从人的灵魂深处改造思想,是锻炼官员的有效途经。谦卑敬畏,生活节俭,艰难困苦、积德行善,都应当是做人的基本规范。

(五)保惠于庶民,弗敢侮螺寡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作其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弗敢侮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

“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祖甲:武丁的儿子帝甲,殷代第十二世贤主。惟,为。旧,久。马融说:“祖甲有兄祖庚,而祖甲贤,武丁欲立之。祖甲以王废长立少不义,逃亡民间。故曰不义惟王,久为小人也。”

“作其即位,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弗敢侮鳏寡”依:隐,痛苦。保安定。惠:爱。鳏寡:孤苦无依的人。

大意:到了祖甲,他认为父亲立少不立长让自己代兄称王不合情理,就逃到了民间,做了很长时间的平民百姓。等到他即位后,就知道老百姓的痛苦,能够安定和爱护众民,对于鳏寡无依的人也不敢轻慢。所以祖甲能够享国三十三年。

商代鼎盛时期,高宗武丁偏爱幼子祖甲,打算废太子祖庚而改立祖甲。祖甲认为这是违礼之举,不可强行废立,否则就可能重演“九世之乱”的局面,因此他效法武丁当年之举,离开王都,到平民中生活。武丁死后,由太子祖庚继承王位。这使祖庚非常感动,便立祖甲为王位继承人,祖庚即位7年左右病死,祖甲这才回到王都继承王位。曾征伐西戎,他在位早期尚能照顾一般民众,商朝中兴。周公用前朝的实例告诉成王,只有深入民间体验生活,深切了解民间疾苦,知道生活的艰难,才能针对百姓的所思所想厘订施政计划和策略,在实质上改善生产生活状况,从而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这样才能坐稳江山。

(六)生则逸,惟耽乐,不长久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弗知稼穑之艰难,弗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

“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时:是,这。厥:之。立王:在位的君王。

“惟耽乐之从。”耽乐:过度逸乐。从:追求。

“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罔:无。或:有。

大意:从中宗、高宗、祖甲以后,所立的殷王生来就安闲逸乐,自幼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不知耕种收获的艰难,也没有听到老百姓的劳苦,只是一地追求过度的逸乐,放纵狡狂。从此以后,在位的殷王也没有能够长寿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更有甚者只有三四年。

这段话与前文所讲的中宗、高宗、祖甲克永享年形成鲜明对比。往后的几代殷王则多为不肖,“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穷奢极侈、好逸恶劳,暴虐成性,丝毫不懂收敛自己的欲望,结果社稷衰亡,断送了祖宗的江山。由此可见,开国之君也好,中兴之主也好,“无逸”是他们所具备的共同美德。“无逸”可以得民心,而好逸恶劳则会失掉民心。古人云:“无逸致寿、逸乐殒身。”阐述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预言在后世的历史中更是被反复应验。

从周公的告讯可知,安逸是灾难的开始,享乐是人生的毒酒、贪图享乐者不长寿。宋代林之奇《尚书全解》卷三十二中说:“周公之戒成王,盖欲其享国长久,与天地相为无穷,其爱王之心,可谓至矣。而其所以享国之长久者,则在于无逸,以是周公爱君之深,所谓爱君以德者也。”周公的良苦用心天地可鉴。

)徽柔懿恭,怀保小民

周公“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寡。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違吸食,用咸和万民。文王弗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周太王:即古公亶父,姬姓,名亶,豳(今陕西旬邑)人,上古周部落的领袖,西伯君主,周文王祖父,周王朝的奠基人。王季:季历,姬姓,名历,季是排行,所以称季历,尊称公季、王季、周王季,周太王之末子,周文王之父,周武王和周公旦之祖父,商王文丁时受封为“牧师”,成为西方诸侯之长,后因权重遭忌,被文丁软禁绝食死。抑:谦下。畏:敬畏。

“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卑服:任卑下的事。服,事。即:就,从事。康功田功:康功谓平易道路之事;田功谓服田力穑之事。徽:和。懿:美。怀保:和睦安定。鲜:善。

“自朝至于日中,昃,弗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弗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遑暇:遑也是暇,二字同义。咸:通诚,和。盘:乐。游:游乐。田:打猎。

以:使。正:税。供:进献。受命:接受天命为君。中身:中年。五十年:都说文王在位五十一年,此处是举整数。

大意:周公告诫成王:啊!只有我周太王、王季,能自我约束、恭敬慎重。我文王更是有条不紊地成就了安定人民和开垦土地的事业。他具有善仁谦恭的美德,悉心照顾和安抚庶民,惠爱鳏寡孤独者使其各得其生。他往往从早晨到中午,甚至到太阳偏西时,都没有工夫吃饭,全部精力都用于和谐万民。文王从来都不敢四处游猎,而是每天与诸侯恭恭敬敬操劳政事。文王是在中年时才受命即诸侯之位(西伯侯),在位五十年。

在这段话中,周公叙述了先王的谦逊敬畏美德,赞美周文王衣服简陋、心怀百姓、善仁恭敬的态度和情怀,描述了文王的工作神态,忙得都没有从容进食的时间,令人肃然起敬。文王是在中年时受命为西伯侯的,之所以能够享国五十一年,九十七岁而终,究其原因,就在于他能够无逸而致。周公对成王娓娓道来,希望他像太王、王季、文王那样,谦卑敬畏,关爱有加,有所作为,建功立业、养生长寿。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是也!

(八)以万民惟正之供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继自今嗣王,则其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淫:过度。观:观赏。皇:通徨,暇,这里指宽解。

“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攸训:所顺。训,顺。攸若:所善。若,善。丕则:于是。愆:过错。受:纣王名。酗,醉酒发怒。于,为。酗于酒德:以醉怒为酒德。

大意:周公说:啊!今后继承王位,就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过分的贪图欢乐,贪图安逸,贪图游玩,贪图游猎。要为万民的事尽心尽力。比方说:“今日痛快玩一次吧。”那不是在教民,那也不是在顺天。这样的人是有过失的。不要象纣王那样废于迷乱,喝酒没有节制啊!

《史记·鲁周公世家》中《无逸》作《毋逸》,通常认为“无”、“毋”相通,故认为此篇名取自首句。那么,“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将其翻译成白话文,就是说,要求王者不要过度(淫)逸乐,而不是说不可有一点逸乐,好比禁止酗酒,并非不让饮酒一样。“无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不能沦为欲望的奴隶,游手好闲、养尊处优、好逸恶劳、不明世事那是培养不出栋梁之才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加强自我约束,不能贪图耳目之欲,追求安逸享受,放纵游玩打猎,要为百姓的事情竭尽全力。时至今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共产党人能够进京赶考”成功、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精神法宝: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践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九)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

周公日: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诪张为幻。’此厥弗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张为幻。”胥:互相。训告:劝导。保:安。惠爱。张:欺。幻:诈惑。

“此厥弗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正刑:政策法令。小大:指小法大法。否则:于是。违:怨恨。诅祝:诅咒。

大意:周公说:“啊!我听说:‘古时的人尚且能够互相劝导、互相爱护、互相教诲,所以老百姓没有互相欺骗、互相诈惑的行为。而如今呢,那些在官位上的人就会顺从自己的意愿,乃至变乱先王的政教法度,以至于大大小小的法令无所不用其极。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就会心生怨恨,甚至在口头上也会不时地恶言相向痛加诅咒了。

远古时期的尧帝命羲和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当政后生活非常俭朴,住茅草屋,喝野菜汤,穿用葛藤织就的粗布衣。时刻注意倾听百姓们的意见,在简陋的宫门前设了一张“欲谏之鼓”,谁要是对他或国家提什么意见或建议,随时可以击打这面鼓,尧听到鼓声,立刻接见,认真听取来人的意见。为方便民众找到朝廷,他还让人在交通要道设立“诽谤之木”,即埋上一根木柱,木柱旁有人看守,民众有意见,可以向看守人陈述,如来人愿去朝廷,看守人会给予指引。由于能及时听到民众的意见,尧对百姓的疾苦就非常了解。史载尧之功臣九人,或说十一人,可谓人才济济。但他唯恐埋没人才,野有遗贤。所以他还常常深穷乡僻壤,到山野之间去寻查细访,求贤问道,察访政治得失,选用贤才。周公希望成王能够像尧帝等一样,向着如是目标努力:“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黄收纯衣,彤车乘白马。能明驯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便章百姓。百姓昭明,合和万国。”(《史记·五帝本纪》)

(十)皇自敬德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弗啻弗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弗永念厥辟,弗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周公“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迪:指导。迪智:领导得明智。

“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迪:指导。迪智:领导得明智。或:有人。詈:骂。皇:更加;在《汉石经》与《国语》中均解释为兄。

“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弗啻弗敢含怒。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日: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弗永念厥辟,弗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厥愆:是“厥或愆之”的省文。愆,指责过失。允:确实。时:这样。不啻:不但。辟:法。绰:宽,放宽。怨有:即怨尤。有和尤同声通用。同:会同。丛:聚集。监:通鉴,鉴戒。

“呜呼!嗣王!其监于兹。”嗣王:指成王。

大意:周公说:“啊!自殷王中宗,以及高宗,以及祖甲,以及我周文王,此四人明智。有人告他们说:小人怨你骂你,他们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并说有过失,应该是我的过失。这样做了,民众就不只是不敢含怒了。这样的话不听,就会有人欺骗,说:小人怨你骂你,你就信之。象这样轻信,不常念为君之道,不宽宏大量,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恨就会聚集起来集中在他的身上。”周公说:“啊!成王,要以此为鉴啊!”

周公苦口婆心地对年轻的成王劝勉着,犹如暮鼓晨钟一样,希望他效法殷商中宗、高宗、祖甲和周文王的治国理政视角和风范,观察明确、修德厚重,谦逊敬畏,夙夜在公,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不上小人当,不斤斤计较,不滥杀无辜,以德服人,敬天保民。周公以民为本,为邦本国脉的用心令成王感动不已,从此,成王终其一生,均能敬谨不辍,成为有周一代治世明君。

三、深刻体悟《无逸》精神,牢记使命锐意进取

《尚书·无逸》是反映西周初年思想建设的一篇重要文献。周初政局不稳,内忧外患、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问题重重、统治者自身的执政能力建设也面临巨大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周公站在国家兴亡的高度,总结了商周明君奋发有为兴国保民的事迹,同时以殷纣王骄奢淫逸导致亡身亡国的教训作对比,结论是凡是出自底层、经历劳苦,勤政爱民的君主,都在位时间长,寿命也长;而那些没有经过劳苦、不体恤民情的国君,在位时间短,寿命也短。周公以此告成王,只有无逸、勤政、爱民、厚德、才能保住周人享国万年。这是一篇

非常具有说服力、千古难得的政论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说:“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的脚步铿锵作响!”学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要与时俱进。周公辅成王,被公认为摄政、辅政的典范,这篇阐述为君王之道最为充分的《无逸》,理所当然地被历代君王奉为重要经典,直至清朝,还被帝王特别推崇。而今人读《无逸》,不能仅仅只把它看作帝王之学,而应视其作为学、创业、立德、做人、处世、从政的金规铁矩。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人民公仆的党员干部,理应有比古人更高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不贪图安逸,无疑是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要求。

美好的品德并非与生俱来。如何在心灵播下一粒美德的种子?怎样浇灌才能使她茁壮成长,从而开出灿烂的花朵?以《尚书·无逸》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养国人良好品质的心灵地图,通过学习、研究和传播,使我们的身心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升华。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是华夏子孙共同的血脉与灵魂、是将国人连接在一起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深入挖掘中华优秀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公忠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博爱大众的利世济民精神、舍生取义的大义凛然精神、居安思危的民族忧患精神、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民为邦本的民本精神、秉公执法的奉公精神、举贤任能的尚贤精神、清正廉明的清廉精神、见利思义的重义精神、诚实守信的诚信精神、忠于职守的敬业精神、尊老爱幼的公德精神、勤劳节俭的勤俭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厚精神、乐群贵和的和合精神、求真务实的求实精神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使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智慧,体悟人生哲学与立身之术,树立修身正心的原则,达到一种至善至美的境地。

通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尊严、价值、意义的追问、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著探索追求,我们应以《尚书·无》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九心”。

一是“仁爱之心"。“仁”,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包括孝、弟(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内容。孟子把“仁”“义”联系起来,把仁义看作是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仁爱之心,发向内心尊重他人、关爱他人,以惠我之心惠人,这是一种不求回报的大爱。

二是“诚信之心”。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是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是日常行为的诚实和正式交流的信用的合称,一般主要是指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信守承诺。人无信不立,诚信是一个人顶天立地的支撑标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一个基本准则。

三是“感恩之心”。古语道:“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恩,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也是不可泯灭的良知。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学会感恩,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四是“谦逊之心”。中国自两千年前就有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明训。谦虚是一种自知之明的美德,是获得成功的人格力量。《周易》“谦卦”论述的就是谦虚美德。《孟子》曰:“敬人者,人恒敬之”。毛泽东则作出了通俗的概括:“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礼让谦恭,感人服众,促进人际关系和谐、群体团结和社会发展。

五是“宽恕之心"。《论语》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儒家把“恕道”作为构建社会秩序的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宽恕,可以容忍别人的存在,可以容忍不同的声音,既是一种修养,也是应对公共生活的一门艺术,能使整个社会富有温情。

六是“慎独之心”。“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慎独,是个人风范的最高境界,不靠別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君子应以慎独居处世事,谨慎行事,行止坦荡,越是在人后、越是独处的时候越要把握好分寸,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方得始终

七是“清廉之心”。古语道:“惟俭可以生廉,惟廉可以助俭。”清廉,即清白廉洁、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不只是生活作风,更是一种可贵的政治品格。我们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独居守心,知足常乐、不苟取、不贪求,保持清廉美德。

八是“反省之心”。反省,即省思,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修正其中的错误。我们在做事的时候都要持有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态度,并以不断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美好的愿望。一个善于自我反省的人,往往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够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九是“节俭之心”。《尚书》曰:“克勤于邦,克俭于家。”节俭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奢侈则是最大的过错。如北宋名臣司马光在《家训示康》中,列举了许多“以俭立名,以侈自败”的例子,要求子孙把节俭作为家风世代相传。勤劳节俭既是传家之宝,又是富国之道。

综上所述,我们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定力、还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迈,更要有传承于古、强大于今的雄心和作为,不忘原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最终实现美美与共,使中华文化永葆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

(作者:宋婉琴 选自岐山周文化研究会编辑组编印的《凤鸣岐山》第十七期。作者系中共宝鸡市委党校行政管理与法学教研室主任,历史学副教授,宝鸡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宝鸡市社科联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