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乃康叔之后

浏览: 次 日期:2015-06-19

湖北蕲春康茂才家族的《康氏族谱》在肇修宗谱序中明确记载:“遍阅诸史及卫世家传,得其真谛,始知派演淇澳,发源于介第康叔也”。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乃康叔之后,这个铁定的事实本无可质疑,然而,近来在Q群里又有一些杂音,某人凭着一星半点的牵强附会资料硬把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说成是匡裔之后,这实在有违正史常理。这些人不敢大胆认定康茂才是匡改康,只能含糊地在前面加上一个“可能”,即便如此,这也会在康氏族人中造成混乱,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辨析清楚,以正视听。

由于一本湖北仙桃《晋阳堂康氏宗谱》,为康茂才“匡裔说”提供了角本。《晋阳堂康氏族谱》系康姓匡改康分支来源,与康叔后裔扯不上半点关系。而康茂才是康叔后裔,这一点只要看一看康茂才老家湖北《蕲州康氏宗谱》的世系表述,便可一目了然。我们要认定康茂才是匡裔还是康裔的真实身份,不妨把《晋阳堂康氏宗谱》和《蕲州康氏宗谱》拿来作一个对比。

《晋阳堂康氏宗谱》所载始祖句须公到世丙公世系如下:

1世句须→2世 失→3世 失→4世 杼→5世 绛→6世 逸→7世 伯阳→8世 戚→9世 顼季武→10世 洞→11世 失→12世 失→13世击焕→14世 异壬→15世 约丁→16世 失→17世 琼→18世 儒林→19世 榛→20世 燕(子元彪、紫服)→21世 元彪→22世 惟→23世 宜肃→24世 章→25世 廪(生子二:霖、云)→26世 云→27世 通→28世 式(生三子:峤、崧、嶷)→29世 崧→30世 纲(生二子:长衎,次衡)→31世 衎(长子)→32世 成→33世 辅→34世 寻(子:适、遵、遂、达)→35世 适→36世 阔→37世 超→38世 骧→39世 融→40世 彧→41世 群→42世 统→43世 活→44世 楷(子:高表、忠)→45世 高表→46世 少经→47世 孔昭→48世 腊→49世 祐(梁豫州参军)→50世 琛→51世 世卿→52世 稹→53世 胄(子琬、钰)→54世 穀(钰)→55世 侃→56世 锡→57世 德安→58世 常→59世 坝、坊、填(生子:爽、坎、圻)→60世 爽(匡氏谱为奭)→61世 绚(子:华、潭、辉)(匡氏谱为晔、昙、晖)→62世  华、潭、辉→63世 筹(匡氏谱为稠,字茂林)→64世 宣、宁、宝(子:麟、潮)→65世 麟(匡氏谱为潾)→66世 燕(匡氏谱为谳)→67世 贡(匡氏谱为拱)→68世 允吉→69世 翬→70世 进(生二子:符、崇)→71世 崇(生三子:胎夫、阳夫、晴夫)(匡氏谱分别为:昭夫、赐夫、晴夫)→72世 昭夫→73世 宗初→74世 季平→75世 时举(生二子:朝贵、朝杰)→76世 朝贵生四子:清伯、恭伯、贞伯、仁伯(匡氏谱为灵伯)→77世 仁伯(衍灌溪四房:仕可、祥可、贤可、济可)→78世 世可(生三子:以政、以和、以礼)(匡氏谱为祥可生以政、以和、以礼)→79世 以礼→80世 德(匡氏谱为德宏)(生二子:存、惟)→81世 子存→82世 仲信→83世 务滋{生二子:士于(生世丙)世文(生世福)}→84世 世丙(生三子:守官,字茂才、守国,字茂璋、守位,字茂勛)

谱内清楚记载:“八十五世世丙公生三子:守官(字茂才)、守国(字茂璋)、守位(字茂勛)。守官(字茂才)。”这里的康守官在史书上未见记载。

这一族谱后来还和江西泰和匡改康康氏合修族谱。于是,这里的的名康“守官”,字“茂才”的人,摇身一变竟成了另一个明朝开国大将康茂才,其中言之凿凿,有谱为证。这就是康茂才是匡裔之后的来源和理由。

我们无法否认《晋阳堂族谱》的记载,但《晋阳堂族谱》把字“茂才”的康守官也说成是明代开国大将,确实让一些不明就里的人感到困惑。康茂才究竟是谁,是姓康还是姓匡,是湖北蕲春康裔还是湖北仙桃匡裔?我们再来看一看《蕲春康氏族谱》记载的自康叔始到康茂才后裔的世系图表:

“康叔→伯立→襄(襄邓节度使)→意(因避秦乱迁四川大散关宝鸡县以祖字康为姓)→承隐(汉桓帝时为绍兴府山阳县令尹)→洪(隐公长子)、诜(隐公次子)→邦→良→平→绚→默→懿→忠→元宝→先傑→居仁→日知→文典、希诜→承训→延孝、延泽→澄(孝公长子)、保裔(孝公次子)→宏、简→枢→伯可→若泰→杰(泰公宗子)→理→随。大宋迁蕲始祖世系如下:第一世:随公(字应功,宋高宗时为四川令,迁蕲州,生卒失考)第二世:学公,第三世:仁公,第四世:世贤,第五世:文广、文迪。第六世:德懋(文广子),第七世:寿公(字光濂以茂才贵赠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上柱国,追封蕲国公),第八世:茂才(寿宗子,字寿卿,元进士及第,妣方氏无出,奉蕲国夫人,继室、田氏奉蕲国夫人。生子:铎。继室朱氏奉蕲国夫人,生子:鑑。继娶余氏亦奉蕲国夫人,生子:镇。公歿葬金陵应天府上元县钟山乡之幕府山事宝俱祥明史传内)。。。。。。”这里的康茂才,字寿卿的人,才是名副其实、大名鼎鼎的明朝开国大将。

这样两个完全不同的族谱世系放在一起,湖北仙桃《晋阳堂康氏族谱》(以下简称《晋谱》)中所述的字“茂才”的明朝大将就成为我们质疑的对象。他和湖北《蕲春康氏族谱》(以下简称《蕲谱》)中所记的康茂才有如下不同。(一)《晋谱》中的“康茂才”是名“守官”,字“茂才”。而《蕲谱》中的康茂才是名“茂才”,字“寿卿”。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通常用其名而不用其字,就像毛泽东,名泽东,字润之。“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一个毛泽东”,在这里 ,我们不会以“润之”去代“泽东”的,公开场合和个人信息表述中一定用其名,而不用其字。这是一个通常的做法。因而《晋谱》中名“守官”,字“茂才”的人不可能是明朝大将康茂才,即便这位先公字为“茂才”,也抑或是一种巧合,把他记述为明代开国大将康茂才,多少有一种攀附名人的嫌疑。(二)《晋谱》中字茂才的先公与《蕲谱》中名茂才的先公,两个人族系截然不同。前者始祖为“句须公”,后者始祖为“卫康叔”。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两个人的曾祖、祖、父三代尊卑不同。《晋谱》中的字茂才的先公,其曾祖83世务滋公,祖84世士于公,父85世世丙公,三代均无官职册封。而《蕲谱》中的康茂才自曾祖以下均有明皇帝诰封:“。。。。。。以茂才贵,赠曾祖文广中奉大夫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国,妣周氏追封京兆郡夫人。赠祖德懋资善大夫中书左丞上护军,妣孙氏奉京兆郡夫人。赠父寿公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上柱国,封蕲国公母萧氏封蕲国太夫人。”我们可以想象,明皇帝下詔有据,这种正统地位不可撼动。《蕲谱》中的康茂才才是为朱元璋立下汗马功劳被皇帝追封的蕲国公。(三)《晋谱》中的字“茂才”与《蕲谱》中的名“茂才”祖籍迁徙变革不同 。前者谱中这样记述:八十五世世丙公(即守官之父)由泰和灌溪迁楚,寓居沔西大明湖即今天的三伏潭。另据《泰和晋阳康氏合修族谱序》一开始就这样记载:“康氏为泰和望族,至先世晋阳句须公宰鲁匡邑,以匡为氏。传至通公为丹阳令,遂家金陵。唐贞观间有讳胄者,官吉州别驾,始居泰和祁州,至南唐蕲州刺史稠公归宋,避太祖讳,始以匡为康。”至此,匡稠才改为康稠。后者据《明史纪事本末》、《明太祖实录》、《皇明通纪》、《国榷》载:康茂才的祖上在宋代世居高官。宋高宗时,茂才的先祖康随为张浚部将,同守四川,张浚欲杀左武大夫曲端,诬罪送恭州狱,使曲端被陷害致死。康随见曲端死于非命,愤而弃职隐于蕲州,命其居之地曰康司堡。另据《蕲谱》载:康茂才的继室田氏、朱氏、余氏歿后,俱葬南京,只有夫人方氏歿后葬蕲水蔡家河金钗湖,有海马奔潮墓碑为证。湖北仙桃与蕲春之间,两地相距约二百四十公里,真正的康茂才不可能有两个老家,更不可能有两个身世。(四)两“谱”堂号不同,“晋谱”堂号除“晋阳堂”外,还有“静乐堂”、“三槐堂”、“永慕堂”、“孝友堂”、“存心堂”、“承志堂”等。“蕲谱”堂号为“京兆堂”。堂号不同,所尊始祖不同,因而,《晋谱》中字“茂才”的人与《蕲谱》中名“茂才”的明朝开国大将也绝非同一个人。

从两谱的对比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一个最实质的问题,那就是字“茂才”的人非名“茂才”的人,此茂才非彼茂才也就不足为奇了。

明朝功勋卓著的开国大将康茂才,他到底是匡裔还是康裔,盖棺论定,笔者认为还有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人就是明朝史学大家,并和康茂才同朝为官的宋濂。宋濂有关康茂才的著述,现在可以看到的有:《康茂才墓志铭》、《康茂才神道碑铭》、《武勋》、《康氏源流考》等。他在文章中不止一次写道:“康茂才,字寿卿,蕲人。”“公茂才,字寿卿,姓康氏,世为蕲州人。”“公讳茂才,字寿卿,康其姓也,世为蕲州人。”被史家公认为比较严谨的《明史》写康茂才本传时,采用的也是宋濂的说法。

让我们摘要看一下宋濂为康茂才写的《康氏历代显宦源流序》吧,“谨按康族之源流,考诸鉴史及卫家世传,而知其(这里的“其”指代康茂才,笔者注)为武王同母弟康叔之裔也,叔于己卯年封侯于蚺,即今河南府。叔卒,其子伯立,至周幽王荒政,犬戎逐王于骊山下,蚺公平叛有功,封于卫,謚曰武公。伯立子襄封襄邓节度使,至始皇并吞列国,惟卫在秦二世而灭,因避秦乱,有卫后名曰意,迁于四川大散关宝鸡县,以祖字康为姓。”。。。。。。(中间康茂才族系显宦世代相连)“宋高宗时,鸿枢之子伯可公文词震世,待诏金门,元孙随,字应功,为张俊部将,同守四川,浚欲杀左武大夫曲端,诬罪送恭州狱。朝廷命随公提点四川刑狱,张浚嘱公致端以死,公不从,浚命狱吏以纸糊端口,胁之以火,渴求水,与之以酒,九窍流血而死。西川士大夫以以端累立大功,死其非罪,莫不痛恤,军士怅恨有叛去者。公见端死于非罪,遂弃职隐于蕲州,命其居之地曰康司堡,生子学,学生仁,仁生世贤,世贤生文广,是其(这里的“其”代康茂才,笔者注)裔欤。皇宋理宗时,广公创业蕲阳,选建卢墓,开世世无疆之业,子孙缙笏垂绅担爵折圭克紹祖武,绳绳振振,乃先人积善之余庆也。(翰林院奉议大夫知制诰编修国史兼太子赞善大夫金华宋濂谨识)

从宋濂的《康氏历代显宦源流序》中,我们清楚的看到康茂才祖上自康叔以来的发展史,特别是在宋高宗时康随弃职隐于蕲州的传世经历。足以证明康茂才系康叔后裔。这和《蕲谱》中康茂才始祖世系源流图表也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之所以要相信宋濂的表述,因为谁也没有宋濂更了解康茂才的家族史,他要为他写墓志铭,他要为他写族系考,他要为他歌功颂德,同样,与之一起征战的朱元璋也应该很了解康茂才的生平祖源。于是,一个真正的康茂才被写进了明史,皇帝有詔,宋濂有文,明史有述。所有史料都印证了一个答案,那就是康茂才其人是康叔之后。其他任何“匡裔”之说,在这些史料面前都都显得苍白无力。

我们不否认有些族谱的记载,但几千年的王朝更替,战火频仍,社会动荡,人口迁徙,一部完完整整的族谱保存下来实属不易,断代之处,难免有想象附会的部分。不实臆测之处也不乏有之。

我们对“匡”改“康”的康姓始终持尊重和欢迎的态度,并把其当成族人看待。把两谱做对照,只是为了正本溯源。

现在一些人总有颠覆正史,标新立异的嗜好,以此达到炒作问题,抬高自己的目的。但我们只要稍有常识,肯于钻研,一切狡辩和伪说都会不攻自破。

康茂才的“匡裔说”可以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