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康氏开姓祖祖根姓源资料集成(下)

浏览: 次 日期:2015-03-16

(三)、康季和康季鼒

     康季是康叔和康伯懋之后又一位出现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的重量级人物,记载其事迹的青铜器是康季鼒。

    鼒也是鼎。《说文·鼎部》共收五字,其中鼎、鼐、鼒皆鼎类,是形制不同的鼎。有人说鼒是口部稍微收束的鼎。总之,鼒也是古代重要的礼器和实用器。康季鼒的器主为康季。鼒上有铭文:王乍康季寳尊鼒。王指周王,是作器者。铭文意思是:周王为康季作宝鼒。

     康季鼒原器已残破,仅存口腹间铜片,陕西岐山县东北六十里周家桥程家村出土,有所幸铭文恰在残片上。1944年间,前西京筹备委员会购得康季鼒。《考古》1964年第9期载著名学者王献唐先生《岐山出土康季鼒铭读记》(以下简称《读记》)一文记载,“会中以墨本寄示,验其书体,约在西周初叶、中叶之际。······腹部残余不多,仅一残片,即重十八市斤,约当全器二十分之一,原器当重三百斤以上,诚伟制矣。”从以上记载看,康季鼒是已发现的与康姓有关的铜器中体制最大者。

  王先生《读记》又曰:“康季一名,不见史籍。天子既为作器,必甚尊贵。武王之同母弟康叔,初封于康,后徙封卫。传世有康侯丰鼎二,即康叔器。又有康侯斧二,爵一,罍一,及奇形刀等,出河南濬县,亦疑康叔遗物。爵名之康,固由国起,即康叔亦然。其兄管叔、蔡叔、曹叔、成叔、霍叔,其弟冉季,上一字皆所封国名,与康叔例同。康叔有子康伯,名髡(史籍中多曰名髦、懋、牟,言名髡者,应因髦、髡二字,形近而误),事周康王为大夫。父号康叔,而子号康伯,昔人颇以同字为异,实无足疑。盖康叔徙封卫后,所遗之康,又转封其长子髡,以地为号,故曰康伯。犹召公奭封燕,其次子留周,代封于召地。伯者,昆季之长,非爵名之伯。彼时所封为侯,不为伯。以伯推之,必有少弟称季。”

《读记》中这段话,说明了几个重要的问题。第一,周王亲自为康季制作巨型宝鼎,说明康季地位尊贵,非一般王室后裔可比;第二,肯定康叔初封地在康城,后来才改变封地,徙封到卫地的。康氏之康,来源于封国,康叔五位兄长,一位弟弟,其后代的姓氏,同样都来源于封国;第三,康叔徙封于卫后,所留下的封地康,曾由长子康伯袭封。第四,传世的康叔铜器中,康侯丰鼎、康侯斧皆有两件,可补证我们已掌握资料之不足;第五,解释了为什么父名康叔,子名康伯的疑问,说明康伯之伯,与兄弟排行有关,非爵位之伯。既称康伯,其必有弟弟,因无季不能称伯。康叔之子,最少也不少于两个。而伯、季之间,还可能有仲有叔,仲则一人,叔最少一人,多时无论几个皆可称叔。因此,康叔之子有几人,现在虽还不能推定,但最少也不会少于二人。

《读记》又曰:“康叔虽封于卫,仍为成王司寇。长子为周大夫,他子亦能服官王朝,宗亲世胄,后先蝉(蝉,蝉联)焉。以前时康国之转封,知此时亦可转封。据《史记·三代世表》康伯袭封卫侯,在周康王时,有弟封康,亦必在是时。封康始号康季,则为作器之天子,大底为康王或昭王。彼为二王亲贵,既可膺(膺,获得)此荣锡(锡,赐),而器铭书体,亦与康、昭时合。······就各方面推验,铭文康季,殆即康叔之子,康伯之弟。虽史缺有间,不能定讞(定讞,确切判定),其鳃(鳃,纹理)理正可寻觅也。”

 《读记》中这一段文字,亦说明了几个问题。第一,康叔为周司寇,康伯亦为周大夫,其他子弟也可以在周王室做官。康伯“代封父为司寇”,史有明载,可证明王先生之判断。第二,康伯是从康叔手中袭封康城,康伯继承卫国君位并在朝廷任职后,康城又转封其他弟子,这合乎历代礼制,因为某个封国,只要不被取消,是会由宗子或庶子一代代继承的。王符《潜夫论·志姓氏》就记载:“周、召者,周公、召公之庶子,食二公之采,以为王吏,故世有周公、召公不绝也。”郑玄《诗谱》云:“文王受命,作邑于丰,乃分岐邦周召之地为周公旦召公奭采邑。周公封鲁,死谥曰文公;召公封燕,死谥曰康公,元子世之,其次子亦世守采地。”因王献唐先生熟知古代礼制,才能把问题看透。第三,康伯袭封卫侯,在周康王时,据此可以推定康叔辞世的时间,还可以推测康伯离开康城后袭位者袭位的时间,这三个时间节点是紧紧相关的;第四,说明为什么称康季,封在康,又可能是康伯之弟,才称康季;第五,为康季做器的,大约是康王或昭王,因为铭文的书体与康昭时的书体一致,说明康季应该是生活在康、昭之世。西周成、康、昭三王在位时间,现在还不能准确考定,但史籍记载,成、康在位,“刑措四十余年不用”,因此二王在位至少也有五十年以上,康季应是西周立国、康叔受封康城后五六十年时出现的康姓人物。王献唐先生还提到“验其书体,约在西周初叶中叶之际”,若王献唐先生推断无误的话,器主康季也可能生活在西周中叶,与康叔也可能不是父子关系。因西周历近280年,初叶中叶之际距西周立国百余年,若康季生活在此时,应是康氏家族第三代或第四代的子孙。

康季鼒在陕西出土,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如果是从墓中出土的,那就说明当时有康氏子弟分支出现在了关中。如果没有从祖居地迁徙出去,死后是要归葬祖茔的,也就是要归葬濬县辛村墓地。不归葬说明出现了新的分支。

康叔诸器、与康伯懋有关的诸器、康季鼒,用无可辩驳的实证,说明康氏一姓得姓祖是康叔,康氏一姓源于封国、源于康城。这些器物的价值,对康氏家族来说是无法用任何数字来估量的。

二、古代经书及经书注疏中的康姓祖根姓源资料

(一)、《尚书》与《尚书》注疏的康姓祖根姓源资料

  1、《尚书·周书·康诰》:“王若曰:‘孟侯,朕其弟,小子封!惟乃丕显考文王,克明德慎罚。······乃寡兄勖,肆汝小子封在兹东土。”译文:周公说:“诸侯之长,我的弟弟,年轻的封啊!你那伟大光明的父亲文王,能用光明的德政教化百姓,对百姓慎用刑罚。······你的兄长武王付出辛劳,你这个年轻人才能够被封到这东土之上。”

《康诰》中的这段话,是康叔封为文王之子,武王、周公之弟在经书中最早最确凿的记载。《康诰》是周公承成王命平定“三监之乱”后,康叔由康城徙封卫地时周公代表成王诰戒康叔的诰词,诰词中“孟侯”的称呼,说明康叔初封卫国,已经被赋予了代天子镇抚东方,做东方诸侯之长权力。汉孔安国在“孟侯,朕其弟,小子封”下注:“周公承成王命,顺康叔之德,命为孟侯。孟,长也,五侯之长,谓方伯。”孔安国在《康诰》下又注曰:“命康叔之诰。康,圻(圻,同畿)内国名。叔,封字。”孔注说明,徙封卫国后,康叔虽然有了新的封国,也如召公封燕子孙仍姓召(邵),周公封鲁子孙仍姓周一样,初封时的康氏仍未改变。按古代礼制,诸侯国封建后,除了要在封地营建宫室外,更重要的是要在封地建立自己的宗庙,按郑玄说就是“定其人神所处。”西周初年,无论大小封建主,其所居都邑都必须有宗庙,因为有宗庙是某一贵族支系存在的象征。宗庙建成后,要由子嗣世守,非发生不可抵御的灾难,宗庙不会毁弃,所立之氏也不会改变。周公诫康叔之诰,称“康诰”而不称“卫诰”,原因皆出于此。即使如管叔存在四年即被灭国,但灭国也未灭氏,子孙后代仍然姓“管”。管叔仍是管氏始祖。蔡叔立四年而被流放,国除,除国未灭氏,后代仍然姓蔡。

2、《尚书·周书·康诰》汉孔安国注:“成王既伐管叔蔡叔,以殷遗民封康叔,作《康诰》、《酒诰》、《梓材》。”唐孔颖达疏:“既伐叛人三监之管叔蔡叔等,以殷余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以王命戒之,作《康诰》《酒诰》《梓材》三篇之书也。国康叔并以三监之地封之者,周公惩其数叛,故使贤母弟主之。”文王嫡子十人,长子伯邑考,早死。次子武王发。武王有弟八人。《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尚年”就是崇尚年龄,安排职位时先看年龄大小。“令德”,美德。西周初实行封赏和安排官职时,看的是德行而不是论年龄。因此,武王同母弟八人,只有周公、康叔、聃季在得到封地的同时,还在朝廷中担任要职。其他五人虽然比康叔、聃季年龄大,都只有封地而没有官职。康叔就是因为有美德,得到最大的一片封地。他在朝廷中担任的司寇一职,主管诉讼、刑狱和纠察。《史记·三王世家》中还有“康叔捍禄父之难”的记载,说明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时立有大功,这也是他由康城徙封卫地的一个重要原因。

3、《尚书·周书·康诰》孔安国注:“马融曰:‘康,圻内国名。’郑康成曰:‘康,谥号。’”清孙星衍疏:“马注见《书》疏,以康为国名者,《史记·卫康叔世家》索隐云:‘康,畿内国名。宋忠曰:康叔从康徙封卫,畿内之康不知所在。’按:司马氏贞引宋忠之言,是康之为国,出《世本》也。《卫世家》云:‘康叔卒,子康伯代立。’索隐曰:‘《系本》康伯名髡。宋忠曰:即王孙牟也,事周康王为大夫。’按:康叔子又称康伯,则康非谥甚明,旧说以国为名,是也。《路史·国名记》云:‘《姓书》,康叔故城在颍川,宋衷以为畿内国。’《姓书》盖何氏《姓苑》,今亡。云‘在颍川者’,《说文》:‘邟,颍川县。’《汉书·地理志》有周承休侯国,元始二年更名邟。《集韵》:‘邟,县名,在颍川。’又有,同音地名,则即康也。元始二年复古称邟,今河南汝州是。郑注见《书》疏,以康为谥号者,《卫世家》云:‘康叔卒,子康伯代立。’索隐曰:‘谯周《古史考》无康伯而云子牟伯立,盖以不宜父子俱谥康,故因其名云牟伯也。’则谯周亦以康为谥也。《书》疏云:‘康亦国名,而在圻内。马、王亦然。惟郑玄以康为谥号。’故知当有此。”

上面这段话,是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一书中《康诰》注疏里对“康”字的注疏。康姓来源于封国还是来源于谥号,汉代经学家见解有分歧,但大多数人认为康姓和管、蔡、成、霍等姓氏一样都来源于封国,惟郑玄依违在封国为氏和谥号为氏之间。从孙星衍注疏中的资料排列顺序和详证康叔封国的方舆看,他也是主张康姓是来源于封国的。汉代诸儒的注疏还从侧面说明,他们普遍承认康叔是天下康氏的得姓祖,因为客观存在的东西才有讨论的价值。如果不是客观存在,这些大儒费尽心思讨论它干什么呢?孙星衍生活在考据昌盛的乾嘉时代,与阎若璩一样都是《尚书》注疏的集大成者,其主张当然有权威性。康叔生活的西周初年还没有谥号,今亦为学术界所公认,但孙星衍的注疏,在证明康姓以封国为氏上,仍然是珍贵的资料。

(二)、《左传》、《左传》注疏及其他经书注疏中康姓祖根姓源资料

     1、《左传·隐公八年》传:“无骇卒,羽父请谥与族,公问于众仲,众仲对曰:‘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孔颖达疏:“《陈世家》云:‘陈胡公满者,虞帝舜之后也。昔舜为庶人时,居于妫汭,其后因以为氏姓,姓妫氏。武王克殷,得妫满,封之于陈,是舜由妫汭故,陈为妫姓也。······胙,训报也。有德之人,必有美报。报之以土,谓封之以国,名以为之氏。诸侯之氏,则国名是也。《周语》曰:‘帝嘉禹德,赐姓曰姒氏,曰有夏。胙四岳国赐姓曰姜氏,曰有吕,亦与赐姓曰妫命氏曰陈其事同也。姓者,生也,以此为祖,令之相生,虽下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其旁支别属则各自立氏。’”

《左传》中的这段话和孔颖达的疏,说明了上古时代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姓和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天子建德”,指的是天子立有德之人为诸侯。“胙之土而命之氏”,指的是天子依照他的出生地而赐姓,分封给他土地又赐给他氏,“胙土”和“命氏”是同步的。孔颖达在注疏中说,诸侯之氏,则国名是也”,是对《左传》中所说的天子立氏的最明确的表述。以上记载,是我们今天理解姓、氏来源的可靠依据。周初大分封时所封的同姓诸侯国和异姓诸侯国,都成了一个个姓的分支—氏,而且都是有案可稽的。康氏出自姬姓,康氏得姓祖康叔就是在西周初大分封时被封在康城,才有天下康氏的。司马迁《史记·三代世表》也肯定“古诸侯以国为姓”,这就是叔封被封在康城而得氏为康的道理。

2、《左传·隐公元年》传:“(鲁)惠公之薨也,有宋师,太子少,葬故有阙(阙,通缺),是以改葬。卫侯来会葬,不见公,亦不书。”唐孔颖达疏:“卫国,侯爵。谱云:姬姓,文王子康叔封之后也。周公既诛禄父,以其弟封康叔为卫侯,居殷墟,今朝歌是也。狄灭卫,文公居楚丘,成公徙帝丘,今东郡濮阳是也。桓公十三年,鲁隐公之元年也。出公辄十二年,获麟之岁也。(卫)悼公二年,《春秋》之传终矣。悼公二年卒。自悼公以下十一世二百五十五年,而秦灭卫也。桓公,康叔十一世孙。”

孔颖达这段注疏,首先说明康叔是文王之子,而到鲁国会葬的卫君是卫桓公。其次,他详细说明了《左传》对卫国大事记载的起讫时间,《左传》对卫国大事的记载,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二十六年(前465年),卫悼公以后255年都没有记载,因《左传》记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最后一年没有关于卫国的记载。孔颖达还说明卫桓公以上传十二世,卫悼公以下传十一世,所传代数与我们所作的《康叔世家谱系图》完全吻合,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我们所作《谱系图》的准确性。察《左传》纪事,无论隔多少年,康叔的称呼都不改变,就是肯定称呼中包含的姓氏标志。

3、《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昔周公吊二叔(叔,季世,末世。二叔指夏殷两代末世)之不咸(不咸,父子兄弟不能同心),故封建亲戚(亲戚,族内亲属)以蕃屏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文之昭也;邘、晋应、韩,武之穆也;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召穆公思周德之不类,故纠合宗族于成周而作诗,曰:‘棠棣之花,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四章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是,兄弟虽有小忿,不废懿亲。”

《左传》中的这段记载,蕴含着十分重要的内容。首先,它记载了西周初大分封时的封国和文王、武王、周公的后代,不但让我们知道了我们的得姓祖康叔是文王的嫡子,而且让我们知道康氏有哪些兄弟之姓;其次,它强调了收族敦亲,加强宗族之间联系的重要性;再者,它还强调要珍惜兄弟之间的情谊,即使兄弟之间发生了矛盾,面对外侮的时候,也应一致对外,抵御外侮,而不要因一点小忿损害了兄弟之间美好的情谊。

4、《左传·闵公二年》传:“僖之元年,齐桓公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

    懿公失国朝歌沦陷后,戴公收聚遗民在曹邑临时安顿下来,史称“庐于曹”,曹邑也成了卫国历史上的第二都。当时的曹邑条件极其简陋,孔颖达在疏中说是“随宜寄舍。”戴公在位未及一年辞世,文公即位。鲁僖公二年(前658年),在诸侯国支持下,文公将都城迁往楚丘。楚丘是卫国第三都,文公就是在楚丘,带领臣民实现了卫国伟大的复兴。

5、《左传·僖公三十一年》经:“狄围卫,十有二月,卫迁于帝丘。卜曰:‘三百年。’”孔颖达疏:“按《史记·卫世家》及《年表》,卫从此年以后,历十九君,积四百三十年,卫元君乃徙于野王。元君卒,子角代立。秦灭卫,废角为庶人。”

629年,卫成公将都城迁往帝丘,帝丘也成了卫国的第四都。成公是出于战略上的考量才迁都帝丘的。因当时帝丘一带土地肥沃,经济繁盛,且帝丘作为卫国新的政治中心,与狄族控制区域相距较远,利于备战。此后380余年,帝丘一直是卫国的政治中心。元君在位时,秦国以濮阳为东郡,卫国被迫将都城迁到野王,野王也就成了卫国第五都。从都城多次迁徙中,我们应深切体念先祖创业和守成的艰辛。同时,都城的每一次迁徙,都是宗族播迁,子嗣流布的过程,我们也可以从都城迁徙过程中探讨康氏早期的宗族播迁情况。

6、《左传·昭公十二年》传:“右尹子革夕(日暮求见楚王),王见之,去皮冠,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俱事康王,四国皆有份,我独无有。今我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

武王灭殷平定天下后,曾大封功臣谋士,并且“分卫宝祭器”,当时楚国的先祖未得到宝物祭器。到周景王时,楚国国势强盛,有觊觎中原甚至周王室之心,因此楚灵王旧事重提,要求周王室分给楚国宝鼎。从他陈述的理由中可以看出周初王室对分封到各地宗亲和近戚的高度依赖,因为宗室弟子是构成王室统治机构的骨架。周初在分封土地和颁赐珍宝时,同姓诸侯王、王室近亲和异姓诸侯王是有明显区别的。《国语·鲁语》:“古者分同姓以珍玉,展亲也。分异姓以远方之职贡,使无忘服也,是诸侯皆得天子之分器也。”展亲,意思是体现亲情;无忘服,意指异姓诸侯不要忘记自己是服从、服侍周王室的。楚灵王提到的五人,吕伋是姜尚之子,成王的舅父,王室近亲。王孙牟就是康伯懋,是文王之孙,康叔之子;燮父是武王幼子唐叔虞之子;禽父是周公之子、武王之孙伯禽。《左传·定公四年》详细记载了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列土封赏的盛况,获大封的是伯禽、康叔、唐叔虞,但没有吕伋。《左传》强调这次大封赏的目的是“选建明德,以蕃屏周”,也就是要封建有光明德行的人,来拱卫周王室。按当时的封赏规定,分给同姓诸侯的是王室重宝,分给异姓诸侯的是“远方之职贡”,亦即来自远方的贡品。对于这样的定制,楚灵王不可能不了解。楚庄王三年,楚国伐陆浑戎,观兵于周郊,曾问鼎之轻重,被认为有觊觎天下之心,楚灵王反映的是同样的心态。从《左传·昭公十二年》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康叔封、康伯懋与周王室的亲密关系和崇高地位。

7、《左传·定公四年》:“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周。故周公以太宰相王室而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路,车名)、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繁弱,弓名),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醜(醜亦类也,类醜即族众),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以昭周公之明德。分之土田倍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因商奄之民,命以伯禽,而封之于少皞之虚。分康叔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大吕(大吕,钟名),殷民七族:陶氏、施氏、繁氏、錡氏、饥氏、终葵氏。封畛土,略(略,疆界)自武父以南,及圃田之北竟。取于有閻之土,以共王职。取于相土之东都,以会王之东蒐。聃季授土,陶叔授民。命以《康诰》,而封于殷墟。皆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索,法也)。分唐叔以大路、密须之鼓、阙鞏(甲名)、姑洗(钟名),怀姓九宗,职官五正。命以《唐诰》,而封于夏虚。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不然,文武成康之伯犹多,而不获是分也,唯不尚年也。······武王之母弟八人,周公为太宰,康叔为司寇,聃季为司空,五叔无官,岂尚年哉!”

周初大封功臣时,有一个令人悦服的原则:尚德而不尚年。当时获大封的有三人:周公旦、康叔封、唐叔虞。在周王室担任重要官职的有周公旦、康叔封、聃季载。武王同母兄弟十人,长伯夷考,次武王发,次管叔鲜,次周公旦,次蔡叔度,次曹叔振铎,次郕叔武,次霍叔处,次康叔封,次聃季载。武王八位弟弟中,有五位只有封地而没有官职,而有官职的康叔、聃季最少,因为周初大封时论的是德行功绩而不是年龄。从《左传》的记载中,可知先祖当时无论在朝廷中还是在诸侯国中,都有崇高的地位。

8、《礼记·文王世子》:“文王之为世子也。”孔颖达疏:“居摄四年,封康叔,作《康诰》。”由孔颖达疏中,可知康叔由康城徙封卫地的大致时间。

9、《诗·邶鄘卫谱》:“周公居摄二年伐管、蔡,四年建侯于卫。”《诗谱》中记载的时间,与上面孔疏中记载的时间完全一致,可互相印证其准确性。

10、《诗·邶鄘卫谱》:“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迁邶鄘之民于洛邑,故邶、鄘、卫三国相与同风。”

11、《逸周书·作雒解》:“武王克殷,既归,乃岁十二月崩镐,肂于岐周。二公立,相天子。三叔及殷、东、徐、奄及熊、盈以畔。周公、召公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元年夏六月,葬武王于毕。二年,又作师旅,临卫政殷,殷大震溃。降辟三叔,王子禄父北奔,管叔经而卒,乃囚蔡叔于郭凌。”

12、《逸周书·作雒解》:“俾康叔宇于殷,俾仲髦父宇于东。”

    以上五条资料,说明平定“三监之乱”及康叔由康徙封卫国的经过和时间,同时也应该是康氏氏族播迁的开始。

  三、古今史书及古代史书传注中的康姓姓源资料

     1《史记·周本纪》:“其明日,除道,修社及商纣宫。及期,百夫荷罕旗以先驱。武王弟叔振铎奉陈常车,周公旦把大钺,毕公把小钺,以夹武王。散宜生、太颠、闳夭皆执剑以卫武王。既入,立于社南大卒之左,左右毕从。毛叔郑奉明水,卫康叔封布兹,召公赞采,师尚父牵牲,尹佚策祝。······乃罢兵西归。行狩,记政事,作《武成》。封诸侯,班锡宗彝,作《分殷之器物》。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依次受封。

     《史记·齐太公世家》:“纣反走,登鹿台,遂追斩纣。明日,武王立于社,群公奉(奉,同捧)明水,卫康叔封布采(采,同彩)席,师尚父牵牲,史佚策祝,以告神讨纣之罪。”

     《史记》中的第一段话,记载了两件事,一是武王灭纣后在社宫举行大祭,宣布革除殷所受天命,由自己接受上天明命,是最隆重的革故鼎新的活动;二是记载武王罢兵西归后大封功臣谋士。能参与大祭活动的,皆周天子近臣或武王的兄弟。周公、召公在西周的地位自不待言,散宜生、太颠、闳夭、师尚父被称为“文王四友”(也有人认为“文王四友”中无太颠而有南宫适),亦位高权重。康氏先祖康叔封亦有幸参与了这场宣布王朝更替的活动,并主管“布兹”,也就是铺设祭拜时用的垫席,说明他在西周立国之始就成了重大活动的参与者。《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先祖在西周立国时在政坛上的活跃程度和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武王罢兵西归封功臣谋士时,他作为武王的嫡亲兄弟和政事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就封之列得到封爵是合情合理的,被封在康城应该就在此时。

     2、《史记·周本纪》:“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以微子开代殷后,国于宋。颇收殷余民,以封武王少弟封为卫康叔。······初,管、蔡叛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张守节《史记·正义》:“武王灭殷国为邶、鄘、卫,三监尹之。武庚作乱,周公灭之,徙三监之民于成周,颇收其余众,以封康叔为卫侯,即今卫州是也。”孔安国云:“以三监之余民,国康叔为卫侯。周公惩其数畔,故使贤母弟主之。”

     《史记·鲁周公世家》:“管、蔡、武庚果率淮夷而反。周公乃奉成王命,兴师东伐,作《大诰》。遂诛管叔,杀武庚,放蔡叔。收殷余民,以封康叔于卫,封微子于宋,以奉殷祀。”

徙封卫地,是武王克殷分封诸侯后,康叔第二次得到大封。《史记·卫康叔世家》:“周公旦以成王命兴师伐殷,杀武庚禄父、管叔,放蔡叔,以武庚余民封康叔为卫君,居河、淇间故商墟。”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康,畿内国名。宋衷曰:‘康叔从康徙封卫,卫即殷墟定昌之地。’”四年之间,两次受封,而且封地一次比一次大,是周王室对先祖能力的肯定和功绩的回报。与此形成对照的是齐、晋、秦、楚,《史记·十二诸侯年表》:“齐、晋、秦、楚其在成周微甚,封或百里或五十里。”《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周封五等:公、侯、伯、子、男。然封伯禽、康叔于鲁、卫,地各四百里,亲亲之义,褒有德也。”秦、楚非同姓,自然难得大封。姜尚以相父之重,叔虞以武王子之尊,子弟封地皆不过百里,说明西周初的分封,不仅要展亲亲之义,而且要论功德。还要注意的是,封地改变而初封时所得氏不改,有很多定例,如周公子伯禽封鲁而后代仍姓周,召公子封燕而后代仍封召(加邑部成为邵)。如果王室灭其国而不灭其氏,国灭而氏不改,如管叔被杀,后代仍以管为氏。再如霍氏,《史记·三代世表》:“霍者,国名也。武王封其弟叔处于霍,后世晋献公灭霍公,后世为庶民。”霍氏亦是国灭而氏不灭的例子。亦有人错误地认为康叔在平定“三监之乱”后即徙封于卫,在康城时间太短,不足以形成一个姓氏,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左传》中“胙之土而命之氏”,说明得国(封地)即得氏,而且是皇帝敕命的形式。再者,像前面提到的管氏,康叔徙卫之前已被灭国,封国存在的时间更短,但管氏依然存在。如果象有人主张的那样,某一家族某一阶段不见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家族的血脉好像不能延续,今天天下很多家族将不复存在。可见这种说法是极欠考虑的。还有论者仅凭王符《潜夫论·志姓氏》为例,说里面不见康姓,就质疑两周时代康姓的存在,实在是不通于理。《潜夫论》里面很多姓氏包括成、霍、管、毛等皆不存在,但这些姓氏都存在于两周时代的其他典籍中,这种现象又作何解释呢?再者,早于《潜夫论》的《白虎通·姓名篇》就记载了康姓,其中说:“管、蔡、霍、成、康、聃,皆采也。”《白虎通》不但记载了康姓,而且说明康姓和管、蔡、霍、成、聃一样,都是来源于封国。“采”,即采邑,采邑是封地的另一种称法。

而摄政的周公诰诫先祖的三篇诰词,更是值得康氏家族珍视的重要文献。

3、《史记·管蔡世家》:“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长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发,次曰管叔鲜,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铎,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处,次曰康叔封,次曰聃季载。聃季载最少。······武王已克殷,平天下,封功臣昆弟。于是封叔鲜于管,封叔度于蔡,二人相纣子武庚禄父,治殷遗民。封叔旦于鲁而相周,为周公。封叔振铎于曹,封叔武于成,封叔处于霍。康叔封、聃季载皆少,未得封。

     武王已崩,成王少,周公旦专王室。管叔、蔡叔疑周公之为不利于成王,乃挟武庚以作乱。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诛武庚,杀管叔而放蔡叔,而分殷余民为二:其一封微子启于宋,以续殷祀;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封季载于冉。冉季、康叔皆有驯行(唐司马贞《史记索隐》:‘驯,善也。’驯行即善行),于是周公举康叔为周司寇,冉季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于天下。······余五叔皆就国,无为天子吏者。”

     《管蔡世家》中上述记载涉及四个问题,一,介绍文王正妃太姒及文王嫡子十人,以及武王克殷后封功臣谋士,正可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的记载相互印证;二,记载武王克殷后封功臣谋士及设立“三监”;三,详述“三监之乱”发生的原因、周公承成王命平定“三监之乱”与康叔徙封殷旧地建立卫国的经过;四,因康叔、冉季皆有善行,周公举荐二人分别任周司寇和司空,二人成为周王朝卿士,并以管、蔡、成、曹、霍五位比康叔、冉季年长的“五叔”作对比,突出二人的善行。

    “其一封康叔为卫君,是为卫康叔”的表述,说明康叔在徙封卫地前就是有封地的,若不是先封在康,何来康叔之称?其本称康叔,徙封卫地,建立卫国后,才又在前面加一“卫”字,称卫康叔。康叔之康,和其他五叔管、蔡、成、曹、霍一样,都是来源于封邑,而且在徙封旧殷地之前。“康叔、冉季皆少,未得封”的说法,既为传世文献、传世金文所否定,也和《史记》中其他篇目的记载相矛盾。《史记·周本纪》记载武王克殷的第二天在社宫举行大祭,宣布革除殷的天命,康叔是重要的参与者。在这场革故鼎新活动中露面的,无一不是辅佐武王取得天下的元老重臣。康叔得以侧身其间,其在朝廷中的地位还用怀疑吗?地位不如他的管、蔡、成、霍、曹皆得封邑,康叔若不得封邑,从情理上怎能说得过去?《史记·三王世家》中有“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功也”的话,也说明康叔在当时地位功德皆具,获封没有任何疑问。更何况,古代天子在分封子弟时,是不受年龄限制的,襁褓之中受封的比比皆是,武王大分封时康叔已活跃在政事活动之中,“少未得封”说法显然是一处失误。《史记·卫康叔世家》骈宇蹇注:“卫康叔,西周初卫国始封者,姬姓,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初封于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陈槃著《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亦指出:“康乃初封。”从古代的孔安国、马融、宋忠、王肃、孙星衍等到当今的王国维、骈宇蹇、陈槃等,都力主康叔初封地在康。

     4《史记·楚世家》:“楚子熊绎与鲁公伯禽、卫康叔子牟、晋侯燮、齐太公子吕伋俱事成王。······(楚)灵王次于乾溪以待之。王曰:‘齐、晋、鲁、卫,其封皆受宝器,我独不。今我使使周求鼎以为分,其与我乎?’析父对曰:‘其予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共,同供)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分,同份)而彼皆有。”鲁公伯禽是周公旦之子,卫康叔子牟指的是康伯懋。康伯的名称在古籍中有不同的写法,有写作康伯髦的,有写作伯懋父的,有写作王孙牟的,因懋、髦、牟古代同音,可以互相替代。称康伯,因为他是康叔的长子。称王孙牟,因为他是文王的孙子。晋侯燮指的是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儿子。吕伋是姜尚之子,周成王的舅父。齐晋鲁卫因与周天子的血亲关系不但获大封,而且得宝器。楚无份,是因为楚与齐、晋、鲁、卫有亲疏之别。从熊绎的不平之言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的周初大分封时“亲亲之谊”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8、《史记·三王世家》:“伏闻周封八百,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而伯禽以周公立,咸为建国诸侯,以相傅为辅。百官奉宪,各尊其职,而国统备矣。······制曰:‘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功也。武王继体,周公辅成王,其八人皆以祖考之功建为大国。康叔之年幼,周公在三公之位,而伯禽据国于鲁,盖爵命之时,未至成人。康叔后捍禄父之难,伯禽殄淮夷之乱。”

《史记·三王世家》特意点出“康叔以祖考显”、“康叔亲属有十而独尊者,褒有功也”,说明康叔在武王平定天下后获得大封,不仅仅是因为他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还是对他功绩的回报。从这一点看,康叔虽在“爵命之时,未至成人”,但年龄亦不会太小,且早建殊勋。若不是这样,武王灭殷后举行大祭,宣布革故鼎新之时,他也不会出现在参与活动的重臣之列。再者,如果不是他早就在战争和理政中展现了自己的才能,平定“三监之乱”后,就不会把最难治理的殷商旧地和殷朝遗民交给他治理,并让他做东方诸侯之长、殷八师统帅、大周司寇。

9、《竹书纪年》:“武王十三年,遂大封诸侯。”

    克商是武王十二年二月甲子,十三年十二月崩于镐京,据此可推断康叔封康的时间当在武王十三年。

10、《竹书纪年》:“康叔自康徙封卫。”

11、《路史·国名记》戊:“康叔故城在颍川。”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州市)。

12、《汉书·地理志》:“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鄘、卫国是也。邶,以封纣之子武庚;鄘,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监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鄘之民于洛邑。’”唐颜师古注:“孟,长也,言为诸侯之长。”

13、《汉书·地理志》:“朝歌,纣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卫。”

14、唐李泰《括地志》:“故康城在许州阳翟县西北三十五里。阳翟,今许州禹州府。”

15、宋陈彭年《广韵·唐韵》:“邟,邟城,在阳翟。”作地名时,“邟”、“康”相通。

16、宋丁度《集韵》:“邟,城名,在阳翟。”

    17、清江永《春秋地理志考实》:“《襄·二十九年》传,吾闻卫康叔,成王之徙如是。今按:康叔食采于康,后徙封卫。”江永是清代著名经学家、音韵学家,皖派经学的创始人。江永博古通今,尤长考据之学,戴震、程瑶田皆其弟子。书称《春秋地理考实》,为求符合历史真实,在考证上肯定是下了很深功夫的。

18、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康城,在州西北三十里,今为安康里。”顾祖禹是清代著名的军事地理学家。顾祖禹研究地理,是受家风影响。其远祖南北朝梁代顾野王有文字学著作《玉篇》,高祖顾大栋、祖顾文耀、父顾柔谦皆精通舆地之学。祖禹本人康熙年间曾参与《大清一统志》的修撰,其后,又穷二十年之心力,撰成《读史方舆纪要》一书。清代学者的地理名著中,有所谓“两顾之书”,一指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录》,另一部即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与顾祖禹同时代的魏禧赞《读史方舆纪要》为“此数百千年绝无仅有之书。”

19、《中国历史地名辞典》:“康国,西周康叔所封,在今河南禹县西北。”

    四、古代姓氏书和碑志中的康姓姓源资料

1、《世本》:“康叔,周公弟。”

2、唐林宝《元和姓纂》:“康氏,卫康叔之后,以谥为氏。”

3、宋郑樵《通志·氏族略》:“康氏,姬姓,卫康叔支孙以谥为氏。前赵有黄门侍郎康安,前燕有康迁,官归义侯。宋有康谧,梁有康说。望出会稽、东平、京兆。”

4、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康,出自姬姓,周文王子封为卫侯,谥号康,支孙以谥为氏。或云康叔初食采于康,故谓之康叔,其地颍川康叔城是也。”

林宝、郑樵、邓名世三家皆肯定康姓开姓祖是康叔,因为历史遗存的大量典籍可以证明。林、郑二人认为康叔之康,来源于谥号,亦无可厚非,因为古籍中确实有这样的记载。邓名世让来源于谥号和来源于封地两种说法并存,说明他在作《古今姓氏书辩证》时,注意到了康叔之康来源于封地的材料,比之林、郑是一进步。但无论康叔之康是来源于谥号还是来源于封地,都不影响康叔是康氏开姓祖的历史事实。

5、颜真卿撰银青光禄大夫海濮饶房睦台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使君神道碑铭
  君希铣,字南金。其先出於周,武王同母少弟卫康叔封之後也。《史记》云:“成王长,用事,举康叔为周司寇,赐卫宝祭器,以彰有德。”封子康伯支庶有食邑於康者,遂以为氏。周代为卫大夫至汉有东郡太守超,始居汲郡。超之裔孙魏强弩将军权,权生晋虎贲中郎将泰,泰生太守威,威生兰陵令、奋节将军翼,随晋元帝过江,为吴兴郡丞,因居乌程,事见山谦之《吴兴记》。翼生豫章太守镇,镇生征虏司马、建武将军钦信,钦信生宋晋熙王兵曹参军黯,黯生南台郎高,高生齐骠骑大将军孟真,孟真生梁散骑侍郎僧朗,僧朗生陈给事中、五兵尚书宗谔,为山阴令,子孙始居会稽,遂为郡人焉。曾祖孝范,江夏王府法曹、临海县令。祖英,隋齐王府骑曹、江宁县令,皇朝郡王行军仓曹。父国安,明经高第,以硕学掌国子监,领三馆进士教之,策授右典戎卫录事参军,直崇文馆太学助教,迁博士白兽门内供奉、崇文馆学士,赠杭州长史。君即长史府君之叔子也。年十四,明经登第,补右内率府胄曹。应词藻宏丽举甲科,拜秘书省校书郎,转左金吾卫录事参军。应博通文吏举高第,授太府寺主簿,转丞。又应明於政理举,拜洛州河清令,加朝散大夫泾州司马、德州长史,转定州。属突厥侵轹,君以偏师抗之,迁海州刺史。上功,以敕书赐方岳绣袍一领、杂彩二百段。下车未几,诏择政术尤异者,察使奏公,恩制(阙一字,疑为“卓”字)异,迁濮州,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汲郡开国公,策勋上柱国。转饶州,入为国子司业。以言事贬房州,转睦州,迁台州。所至之邦,必闻美政,开元初入计至京,抗表请致仕,元宗不许。仍留三年,请归乡,敕书(阙一字,疑为“褒”字)美,赐衣一袭,并杂彩等,仍给传驿至本州。冬十月二十有二日,不幸遘疾薨於会稽觉允里第,春秋七十一。夫人陈郡殷氏,太子中舍人闻礼之曾孙,右清道率令德之孙,洛州录事参军子恩之第五女。睿宗先天二年封丹阳郡夫人。公薨之年,殁於东都章善坊私第,春秋六十九。嗣子朝散大夫婺州司马袭汲郡公元瑛、会稽县男元瑾、宣州司士京兆府奉先尉会稽县男元、议郎前获嘉丞元等,虔以天宝四载七月四日,窆於山阴县篱渚村之先茔,卜远日而合葬焉,礼也。呜呼!君负不器之姿,包周身之智,宽仁且惠,悫愿而恭。金玉其相,敬明其道,文意丽藻,二雅所(阙一字)。政事优长,百僚所则。尝撰《自古以来清白吏图》四卷,仍自为序赞,以见其志。宰相黄门侍郎韦承庆、中书舍人马吉甫等美而同述焉,盛行於世。赴海州时,君兄德言为右台侍御史,弟为偃师令,俱以词学擅名,时同请归乡拜扫,朝野荣之。与狄仁杰、岑羲、韦承庆、嗣立、元怀景、姚元崇友善,至是咸倾朝同赋诗以饯之,近代未有此比。君之四代祖至於大父,为诸王掾属者七人,历尚书郎、给事中、侍御史者二人。君之先君崇文学士府君有文集十卷,《注文选异义》二十卷、《汉书》十卷,自述文集二十卷。元昆修书学士显府君文集十卷,撰《词苑丽则》二十卷、《海藏连珠》三十卷、《累璧》十卷,侄秘书监集贤院侍讲学士元(阙一字)撰《周易异义》二十卷,秀州长史元著《干禄宝黄》三十卷,侄刑部员外郎璀、男美原尉南华撰《代耕心镜》十卷,(阙六字)百二十卷。君之先君至南华,四代进士,登甲科者七人,举明经者一十三人,时君(阙五字)门颇盛美矣。君之女曰辨惠县令陕郡长史郜象釴之妻。君之孙台州司户参军(阙三字)先岁而卒;汾州司田参军真弼、德州平昌县令辅、崇元学生曙、怀州武陟尉憺、宣州南陵尉渭、乡贡明经纬纶,皆修身践言,敦诗说礼,绍承馀训,克禀义方。及君告老,邹自然、陈光璧、闾邱景、阳陶暹送至越州,邑子谢务迁、僧陆鉴、校书郎陈齐卿恒为文酒之会,论者休焉。惬求旧之念,崇乞言之礼,天乎不(阙一字,疑为“寿”字),其恨若何?大历十一年,元(阙九字)乞愿言刊勒,惧没徽猷,求无愧之词,垂不朽之事,顾惟末学,曷足当仁?铭曰:
    汲公恂恂,德懋而淳。济济多士,东南有筠。缉熙代业,词章发身。佐军貔虎,内校麒麟。三擢昆玉,再司(阙二字)鹏翔海(阙一字,疑为“隅”字),骥展河溽。骤贰嘉州,锡命斯频。绣宠方岳,荣加缙绅。六登(阙一字)洽,胶庠(阙六字)华墓表申。(阙二字)见节,文昭友仁。悬车告老,衣锦颐神。连璧袭懿,梓泽齐彬。馈(阙一字)未济,舂(阙一字)遽沦。朝廷惋悼,远近悲辛。季子象贤,恐惧郁堙。嘉猷鸿伐,千秋不泯。

这篇珍贵的神道碑铭出自清代官修的《全唐文》卷344,中华书局1985年出有清嘉庆版《全唐文》的影印本。根据这篇《神道碑铭》,我们可以做出康希铣家族从汉代到唐代前期的简明世系图。

 

            

得姓祖—康叔封

开基祖汉东郡太守康超——康超之孙魏强弩将军康权——康权子晋虎贲中郎将康泰——康泰子太守康威——康威子兰陵令奋节将军康翼——康翼子豫章太守康镇——康镇子征虏司马建武将军康钦信——康钦信子宋晋熙王兵曹参军康黯——康黯子南台郎康高——康高子齐骠骑大将军康孟真——康孟真子梁散骑侍郎康僧朗——康僧朗子陈给事中五兵尚书山阴令康宗谔——康宗谔子陈江夏王府法曹临海令康孝范——康孝范子隋齐王府骑曹江宁令康英——康英子唐掌国子监崇文馆学士康国安——康国安子唐六州刺史上柱国汲郡开国公康希铣——康希铣子——朝散大夫婺州司马汲郡公康元瑛

                            ——会稽县男康元瑾

                            ——宣州司士京兆府奉先尉会稽县男康元瑒

                            ——议郎获嘉县丞、秀州长史康元瓌

                            ——修书学士康元昆

                            ——女康辩惠

                    康希铣侄——秘书监集贤学士康元囗

                            ——刑部员外郎康元璀

                    康希铣孙——台州司户参军康囗囗

                            ——汾州司田参军康真弼

                            ——德州平昌令康辅

                            ——崇元学生康曙

                            ——怀州武陵尉康憺

                            ——宣州南陵尉康渭

                            ——乡贡明经康纬纶

                            ——美原尉康南华

其中,汲郡开基祖康超与康权之间阙一代,察其原因,可能是康超之子没有取得官职,因为《神道碑铭》中所及每一代人,都有官职或功名。加上所阙一代,由汉代开基汲郡到唐代,共传19代。区区一篇《神道碑铭》,对家族传承之事,不可能像家谱一样记载得非常周详,但串联出这样一篇简明世谱,已经弥足珍贵了。从《神道碑铭》中可以看出,秦末卫国灭国后,康叔的后代繁衍生息,由汉至唐,代代不乏英杰。碑铭中有“周代为卫大夫”的记述,更值得我们注意,它说明康希铣家族这一支,是由某一代卫君的子弟传下来的,这对我们继续探究康氏在秦汉时代的繁衍播迁有重大意义。《康使君神道碑铭》出处确凿,撰者颜真卿有清节,有盛名。颜真卿五世祖为北齐颜之推。颜之推撰《颜氏家训》,垂训后世子弟修身行事,讲究名节,不坠家声。颜真卿兄名杲卿,“安史之乱”时官常山太守,起兵抗击安史叛军,兵败被俘,骂贼不屈,被残害。文天祥《正气歌》中称“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因叛军恼羞成怒时曾拔掉他的舌头。颜真卿大节不让其兄。“安史之乱”发生时,颜真卿为平原太守,乃招募勇士,抗击安史叛军,名动朝廷。李希烈叛,卢杞欲假手李希烈加害颜真卿,乃上奏朝廷,让他去宣谕,“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真卿不动”;叛军“积柴庭中,沃之以油,真卿乃投身赴火。”叛军为胁迫他投降,又把他救下。因在百般威胁利诱下,真卿守节不屈,终为李希烈所害。及淮泗平,陈仙奇护送真卿丧归京师,“德宗痛悼异常,废朝五日,谥曰文忠。”颜氏兄弟的凛然大节,震古铄今。二人不但为颜氏家族带来荣宠,颜真卿为康公希铣撰神道碑铭,亦为天下康氏带来无上荣光。颜公所撰神道碑铭,应列入天下康氏所拥有的最珍贵的文献之列。

5、《唐代墓志汇编·康智墓志》:“本炎帝之苗裔,后有康叔,即其先也。自后枝叶分散,以字因生,厥有斯宗,即公之谓也。其五代祖凤,任颍川郡侯,青州刺史。祖仁基,陈宁远将军。父玉,朝散大夫。智初为唐游击将军,长寿二年卒于长安日月里思顺坊私第,年七十一。夫人支氏,咸亨年间去世。长寿三年四月七日,嗣元暕将其合葬于洛阳城北三十里平乐乡北邙山原。”这条墓志亦见于《全唐文补遗》第431页。康智本是康居国人,后携家带口入长安,居住在康居国人聚居的思顺里。墓志作于公元694年。

6、《唐代墓志汇编·康续墓志》:“河南人也。昔西周启祚,康王承累圣之基;东晋失图,康国跨全凉之地。控弦飞镝,屯万骑于金城;月满尘惊,辟千营于沙塞。举葱岩而入款,宠驾侯王;受茅土而开封,叶传枝胤。”这段墓志首先说明康续是文王后代,康叔嫡传子孙。接下来用“金城”、“沙塞”、“葱岩”这些有鲜明标志性的词语说明康续是康居国人。最后四句说明康续在归附中原王朝后受到的超常待遇和给子孙后代带来的福荫。此墓志作于公元679年。

7、《唐代墓志汇编·康晖墓志》“其先颍川人也。昔成王封康叔于卫,其后支派因为氏焉。故前燕有归义侯康迁,从此因官卜居,今为长安人也。”此墓志也见于《全唐文补遗》第408页。康叔的初封地就在颍川(今河南省禹州市)。这一家族中的康迁在前燕时(五胡十六国时)因做官从西部东迁,最后落籍长安。此墓志作于公元765年。

8、《唐代墓志汇编·康坎墓志》:“河南巩县人也。原夫吹律命氏,肇迹东周;因土分支,建旟西魏。”“吹律命氏”典故,《吕氏春秋·古乐篇》、《白虎通·姓名》、《潜夫论·志姓氏》皆有记载。《潜夫论·志姓氏》曰:“吹律命氏,肇自轩辕。胙土命氏,传之唐世,由来尚矣。”“吹律命氏”源于轩辕黄帝在位时,是中原华夏民族的习俗。列土分封,是从唐尧时代就开始了。康坎家族是东周时开始分支的,到西魏时建立军功。总之,若按墓志所述,康坎家族不是土著的康居人。

9、《唐代墓志汇编·康淑卿妻傅氏墓志》:“公讳淑卿,其先卫人也。”明言祖先是卫国人,当然是康叔的后代。

   《唐代墓志汇编》由著名学者周绍良编辑,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上5、6、7、9四篇墓志材料说明,生活在遥远的康居国的墓主人都知道西周时有康叔,康叔姓康,康叔是康姓的始祖。《元和姓纂》成书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晚于5、6、7三家墓志,在以康叔为康姓始祖的认定上,相互之间不一定有联系。有个别论者以为,“安史之乱后,生活在中原的大多数康国人墓志有个明显变化,即讳言出身,他们力图用改变自己的出身和郡望的做法,来与胡人划清界限。”“这可能就是来自康居、康国的粟特人最初认康叔为自己始祖的原因。”这种说法大可讨论。首先,上面所举5、6、7三家墓志的墓主人都是在“安史之乱”前就去世了,他们为何也要认康叔为始祖呢?再者,我们不喜欢主观推论,请举个例子,说明谁这样冒姓了,他原来姓什么,叫什么,你的论据来自那一条史料。还要强调一点,数典忘祖历来为华夏各民族所不齿,莫名其妙的推理会伤害别人。李唐王朝的统治者兴起时依靠的是关陇集团,李唐王室本身就有一半少数民族基因,“安史之乱”平定后也没有进行大清洗,相反,有很多少数民族将领还被委以重任,甚至赐姓李,为什么康居国的人需假冒别人的姓氏呢?由于种种原因,天下很多姓氏的支系都存在谱系断层的问题,需要在史海中追寻坠绪,慢慢理清,理不清的就暂时存疑。康居国的问题极其复杂,但我们至少应该知道,来自康居国的康氏是如今康氏大家庭中极为重要的一支,做好敦亲睦族才是最要紧的。

五、现当代名人著述中的康姓姓源资料

 1、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成王铜器》:“《史记》称康叔封,《左传·定四》称康叔,《易·晋卦》称康侯,康是侯卫以前的封地。封于武王时,食采于康。”陈梦家是西周铜器研究的权威,在铜器断代和铭文释义上造诣很深。

 2、顾颉刚《古史论文集·周人的崛起及其克商》:“周公的弟弟康叔封本是封国在康的,现在打下了商都,就把他改封到那里,立了一个卫国。”  

 3、陈槃著上海古籍出版2009年版《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表譔异》指出 “康乃始封。”陈槃毕业于中山大学,是台湾当代著名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大中文系教授杨承祖评价陈槃“撰著丰富,持论惟谨”。《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譔异》被学界评价为“研究先秦史经典之作”,因此,陈槃先生“康乃始封”的结论有相当高的权威性。

4、骈宇蹇《史记译注·卫康叔世家注》(1):“卫康叔,西周初卫国始封者,姬姓,名封,周武王同母弟。初封于康(其地不详,一说在今河南禹县西北),故称康叔。”  

5、《中国文字》新33期载暨南大学陈英杰先生《金文中“君”字意义及相关问题探析》一文,文中指出:“伯懋父是卫康叔之子康伯懋,史书亦称王孙牟,事康王、昭王。康王十八年东夷大反,伯懋父率领驻扎在牧野的殷八师前往征伐。昭王伐楚时,伯懋父屯兵炎師。”       

    (作者:康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