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周文王后裔姓氏考(之十六)

浏览: 次 日期:2014-12-22

公,鲁国朝政落入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三桓”手中后,鲁君成了傀儡。后来,季孙氏内部发生争斗,鲁昭公便伙同两个儿子公衍、公为,联合一批反对季氏的人去攻打季氏。孟孙氏、叔孙氏出兵援助季孙氏,占了上风。昭公失败,携两个儿子逃于齐国,后来老死在那里。公衍、公为的后代,有一支称公氏。
    为,鲁昭公之子公为,在与“三桓”斗争中失败,随父逃到齐国,后代中有一支以其名字作姓,称为氏。
    符,本意信也。古代称为符信,是出入关门的凭证,也是朝廷传达命令、调动将士的凭证。
    符姓原出姬姓,鲁国末代君主顷公,有孙名雅者,出仕秦国,为符玺令,掌管符玺符令,子孙以其官职符为氏。姬姓符氏的历史有2200多年。
    先秦时期,符姓的活动主要在河南、山东一带。进入秦汉以后,在山东形成琅琊郡符姓望族。进入唐宋时期,符姓向南发展很快,还有人进入海南岛。从此,符姓子孙散居南方各地。
    当代符姓人口达94万多,为全国一百四十四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75%。
    符姓历史名人有:东汉学者符融;唐朝监察御史符载;五代后唐宣武节度使符存审,赵州刺史符令谦;宋朝安运军节度使符彦超,义中正军节度使符彦饶,天雄军节度使、 魏王符彦卿,江西转运使符行中;明朝海南岛黎族首领符南蛇;清朝诗人符曾;民国语言学家符定一等。
缪,据广东省五华县《缪氏家谱》载,缪氏出自鲁缪(穆)公之后,以谥号为氏,居于兰陵(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史氏孟子书 ,穆通作缪。谥法考布德执义曰穆,申请见藐曰穆,音木,美谥也,今通书作缪。
    郑,周属郑君之后。郑国是西周末年的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新郑市一带。周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封其庶弟姬友于棫林,始建郑国。据史料记载,周幽王时,郑桓公任周朝司徒,见幽王无道,依太史伯之计,先将家属及其财产安置于河南中部的虢国与郐国之间的河、洛、济、颍四水的土地,后利用周王室占领这块土地。桓公依计而行。其子郑武公利用周平王东迁之机,以武力夺得虢与郐两地,在新郑一带建立郑国。郑桓公的后裔称郑氏。据《郑氏族谱》载,郑桓公配陈氏和吕氏,生一子,名郑武,号掘突。
    前376年,韩哀侯出兵灭郑后,郑国子孙以国名为氏,散布于陈宋之间。郑国历时430年,姬姓郑氏有2800多年的历史。
    当代郑姓的人口已达1100多万,排在第二十一位,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9%。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广东、浙江、福建三省,三省大约占郑姓总人口的32%。其次分布于湖北、河南、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江西、台湾,这八省又集中40%的郑姓人口。广东居住了郑姓总人口的12%,为郑姓第一大省。浙、闽地区是郑姓人口的聚集中心。
    郑灭后,其后裔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秦时,19世孙郑袭迁移到今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郑安世迁居咸阳。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唐初,又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唐末,又有河南郑姓随王潮、王审知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就是此次入闽的。郑氏迁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郑姓名人有汉代经学家郑玄、明代航海家郑和、民族英雄郑成功、大长和国国君郑买嗣、民国电影编剧、导演郑正秋、原吉林省政府主席郑洞国、现代林学家郑万绚、历史学家郑天挺、电影导演郑君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