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清代合河康氏子弟成才之路(二)

浏览: 次 日期:2014-11-14

在合河康氏家塾中担任塾师的还有清代大名士李兆洛。李兆洛(1769—1841年),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乙丑科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出任安徽凤台县令。七年后,因杂款亏空罢官。此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二十年。李兆洛精地舆、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兼骈、散之长,一生著述丰富,是“阳湖派”的代表作家。李兆洛有丰富的培养生徒的经验,绍镛公对其极为推崇。当时,绍镛公长子兆奎正准备踏上科举求仕之途,也需要一个“文利小试”的老师作指导,因此绍镛公“固邀入省垣”,李兆洛终允其请。绍镛公能请动这位大名士,有三点原因。其一,康李两家是姻亲。据台湾商务印书馆版王云五《新编中国名人年谱集成》载蒋彤《武进李先生年谱》(以下称《蒋谱》)记载:“安徽巡抚合河康公绍镛在京邸,重先生名,又兄五初之姻也。”又据李兆洛《养一斋文集·伯兄五初先生行状》:“兄谓康龄,字五初。子一,毓华,嘉庆己卯科顺天举人、咸安宫官学教习,道光丙午大挑一等,分发广东候补知县。”由此看来,李康龄是李兆洛胞兄,李康龄之子是绍镛公的女婿,相互之间有可借重的私谊。其次,绍镛公在请人时,善抓机遇。当时李兆洛正罢官赋闲,生存状况堪忧,进入康氏家塾课读,亦有利于改变他的处境。据《蒋谱》,嘉庆十九年,李兆洛丁父忧,与新任县令交接时尚有一千两杂款亏空,因而被人抓着把柄不放,处境很艰难。《养一斋文集》卷84:“洛冬烘生活,年复一年;蒲柳之姿,日益憔悴。”“冬烘”意指不通俗务,不合时宜,食古不化,迂腐浅陋,为世人所诟病,这样的人往往生活上一团糟。绍镛公以巡抚之尊,邀其入府,或许亦有同情其遭遇的考虑。其三,李兆洛入绍镛公衙署,除课读外,或许有借绍镛公权势财力,完成自己刊刻书籍意愿的考虑。据《养一斋文集》卷24《抱经堂诗钞序》记载,李兆洛爱刻当世之书,所到之处,常常随时带着刻工,随见随刻,即所谓“以梓人自随。”绍镛公权高位重,慷慨好施,有经济实力,同时也是一位好书之人,二人各以其长结合在一起,李兆洛课读之余,全力投入校雠刊刻书籍之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康氏家塾刊刻的第一部大书是姚鼐的《古文辞类纂》。《古文辞类纂》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选文以唐宋八大家作品为主,,自先秦屈宋至清代方苞、刘大櫆,64位作家,700余篇作品,分74卷。书成后,一直以稿本的形式在朋友间传抄。道光元年,经李兆洛精心校订后,终于在康氏家塾刻出。绍镛公也亲自为此书作序。李兆洛在康氏家塾刻成的第二部书是《骈体文钞》。据《蒋谱》:“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先生以唐以下乃有古文之称,而别对偶之文曰骈体,乃更选先秦两汉,下及于隋,为《骈体文钞》。······冬十一月选录《骈体文钞》稿略定,分上中下三编。······今上皇帝道光元年十一月,中丞居忧,寓扬州,仍邀先生往,先生亦以载籍中多未了事,仍赴之。以《骈体文钞》付梓。”可见,《骈体文钞》编定于嘉庆二十五年底,道光元年年底付梓。编定在广州康氏家塾,付梓则在扬州康氏家塾。道光元年,李兆洛还受绍镛之托,校定了张惠言选编的《七十家赋钞》及张惠言的五部易学专著。张惠言是清代“常州词派”的代表作家,亦是“阳湖派”的重要作家,又以擅辞赋名世。其赋及赋选反映了乾嘉时期崇尚汉学的复古倾向。此钞凡六卷,是一部战国至南北朝时期赋的选集,共收屈、宋至江总、庾信等70名辞赋家作品206篇。绍镛公亦亲自为这部书作序,从序中可知,绍镛公与张惠言为同年,亦有私谊。以上三部大书,皆名家所编、名家所校、名家所序,名家所刊,又都是初刻,问世后产生了重大影响。康氏家塾所刻之书,各卷之后都有“合河康氏刻梓家塾”的亚形牌记(如图)。合河康氏家族中,基田公、基渊公、绍镛公一生皆著述丰富,他们的很多著作,家塾皆曾刊刻,加上不断刊刻各种名著,我们就可以想象到康家藏书之富。这些高质量的藏书,对开阔康氏子弟的眼界,增进康氏子弟的学问,培养他们惜书爱书的传统,皆大有裨益。这恐怕又是合河康氏家塾和其他家塾的一个重要区别。

李兆洛入康氏家塾的时间,史籍中亦有明确记载。《蒋谱》有曰:“(嘉庆)二十二年······安徽巡抚合河康公绍镛固邀入省垣。经桐城,桐城令乃乡先辈吕幼心荣也,遂留终岁。二十三年春正月,进皖省,课康公子竹吾兆奎。”李兆洛在康氏家塾授业,直到光绪二年年终,前后共四年时间。四年间,李兆洛在完成自己校书、刻书之宏愿同时,更为康氏子弟授业付出了心血。绍镛公长子兆奎此后以正二品恩荫官刑部郎中,次子兆台也进入太学。

合河康氏家塾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但它又不是家家可以仿效的,因为各家的政治经济条件不同,人脉关系亦千差万别。

    合河康氏注意子弟道德养成,子弟为改变自己的命运,都能在艰难竭蹶的环境中一心向学,从不言苦。从《年谱》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他们由苦读到成名的经历。雍正十二年甲寅康基田七岁始入家塾。康基田幼年丧父,兄弟年幼,母亲多病,家境非常贫寒。他兄弟三人,老大康基命,老三康基渊。康基田、康基渊兄弟俩聪明过人,具有过目不忘的天资。乡邻们无不期以前程远大。当哥哥的康基命朴实忠厚,对两个年幼的弟弟倍加呵护,觉得他俩非常好学,是可塑之才,无论如何不能让他们误了前程。于是,他就给人当长工,挣下钱奉养老母和给两个兄弟请老师教授学问。后来,兄长康基命娶妻延氏,这个当嫂嫂的延氏很是贤慧,她昼夜纺纱织布,以资助家用。每日两餐,先让婆婆吃饱,然后是两个小叔子,饭不够时,自己就饿着肚子,刮锅底时,声音很轻,不让婆婆和小叔子知道饭不够吃。

 出身贫寒之家的康基田、康基渊两兄弟,在读书上十分刻苦用功。乾隆六年(1741年)康基田十四岁时,补为诸生。前文曾讲到,乾隆七年,理学家孙嘉淦赋闲,兄弟往请受业。乾隆十三年(1748年),由山西学台保拔康基田、康基渊就学于太原晋阳书院。兄长康基命也跟着到太原,他住在书院附近,白天给俩兄弟做饭,晚上给商铺当保安,为两个兄弟筹措学费。兄弟俩看到哥哥日夜操劳,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就暗暗帮哥哥做一些事,很快就被哥哥发现了,对他们严加训斥,并流着泪劝说道:“读书不可以一日废止。象你们这样不求上进,什么时候才能学成啊。”从此后,兄弟俩读书更加专心,不敢稍有懈怠。乡亲们称他们为“贤父兄”,一时传为美谈。有资料记述说,康基田“携弟基渊住,相与画粥而食,易衾而寝,自刻苦,遂成文名”。《年谱》亦记载:“入晋阳书院······余虑静溪(基田弟基渊字静溪)独居,无师失学,并挈至书院共读。时家贫亲老,分寄膏火,以寄饔飱。余与静溪在院,每晨煮粥一瓯,俟稍冷凝结,箸划为二,分作早晚餐。夜则兄弟共卧一骆驼毛衾中。彼此转侧,不能蔽体,因分前后半夜起读,以资休息焉。”乾隆十七年(1752年),康基渊考中进士。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康基田考取进士。此后家族科甲不断,这一切都说明,合河康氏一心向学的好家风世代传承。对此,今人亦当继承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