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吴起
吴起(?-前381年),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是我国战国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革新家。后世把他和孙子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兵法》。
欲就大名,杀妻求将。吴起平素喜好用兵,曾在孔子弟子曾参门下求教,“尝学于曾子”,后以兵法事鲁国国君,时逢齐国侵犯鲁国,鲁国国君素闻吴起善用兵,欲用吴起为将,却因吴起娶齐女为妻而踌躇。吴起闻此事,认为是成就大事的好机会,便毅然杀掉妻子以打消鲁君的顾虑。鲁君终于启用吴起为将抗拒齐军,结果大胜而还。
吴起的得势引起鲁国君臣的非议,一时流言四起,说:“吴起是个残暴无情的人,少时为求功名耗尽家产却一事无成,引来众邻耻笑,他就一连杀死三十多名耻笑他的人。”离开卫国与母诀别时曾咬破手臂发誓:“不为卿相,誓不复入卫。”后投到曾参门下,期间其母亡故也未回卫国奔丧,曾参因此鄙薄他的为人,断绝了与他的交往。议论认为,鲁国现在起用吴起,虽能以小胜大,但引起了周边国家的不满,势必联合起来对付鲁国。而鲁国任用卫国杀人犯,势必也会失去卫国这些友好的邻邦。这些说法动摇了鲁君对吴起的信任,终于辞退了吴起。
吴起投奔了魏国,被魏文侯任命为将军,率军攻打秦国,攻克五座城邑。吴起善于用兵,爱兵如子,士卒中有生疽疮的,吴起毫不犹豫地为他们吮吸排脓。魏文侯任命吴起为西河守,负责抗拒秦国、韩国的侵入。在任上,他严格考选步兵,创造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军”,在魏国,吴起和贵戚重臣争相论功,折服了田文。
田文死后,公叔接任相国。他娶了魏武侯之女为妻,对吴起非常畏忌,起了谋害吴起之心。他的仆人给他出了一个赶走吴起的主意:利用吴起廉直有节操,特别重视自己名誉这一点,第一步,先让公叔跟武侯说:“吴起是一位有雄才大略的贤者,可是我们的国家小,又同强大的秦国接壤。我担心吴起没有留魏之心。我们不如考验一下吴起的忠心,把魏的公主许配给他,吴起若有留下之意,就会同意这门亲事,若无意则会拒绝。”第二步,让公叔邀吴起同归,提前同魏公主约好,让她在吴起面前故意对公叔做出种种骄横举动和侮慢的态度,说这样吴起定会拒绝这门亲事。不出所料,吴起辞绝了魏武侯的招亲,中了公叔的离间之计。从此武侯对吴起有了疑心。开始不信任他了。吴起有所察觉,恐惹祸上身,离开魏国,到楚国去了。
楚军任命吴起为宛守,以考察他的政绩。当时,三晋不断伐楚,气势汹汹。吴起虽然是个县令,整军备战,发展农桑,通工商,富民众,名声鹊起。三晋听说吴起镇守宛邑,不敢再贸然向楚进攻。
吴起为宛守,“行县”,看来仍是县邑。《淮南子·览冥篇》高诱注曰:“楚僭号称王,其守县大夫皆称公。守和县公的地位仅次于令尹、司马。”这说明宛守的身份和县公相同。
楚悼王早听说吴起是一个贤能之士,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才干。为了改变楚国国贫民弱的形势和危机,在吴起当了一段宛守后,楚悼王即任命吴起为令尹,以治理楚国。吴起也深感楚悼王的知遇之恩,尽量地施展自己的才能及平生的报负。
吴起根据楚国爵禄不均的状况,从打击大贵族入手,“变其故而易其常”进行变法。变法内容如下:(一)均爵平禄。“均楚国之爵,而平其禄,损其有余,而继其不足。”以此鼓励甲兵,争强于天下。“封君之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以奉选练之士。”这无疑是战国时期最先进思想指导下的进步政策。(二)废除无用、无能的官职,剥夺王室贵族的威权,使他们不能徇私情,不能因私废公。“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吴起要缩减无用的开支来奖励真正为国出力报效的战士。(三)封土殖民,楚国新得的西南领土无人开发,吴起就责令楚国一些疏远的贵族到偏远的地方去开发。这是一种新的封土殖民形式。楚悼王付吴起以国政,言听计从,付诸实施,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新法行之期年,楚悼王死去。在楚悼王的灵堂上,楚国贵戚大臣作乱而攻吴起,他们联合在一起射杀吴起。吴起跑到楚悼王的尸体下躲藏,大呼“群臣乱王,吴起死矣!”楚国作乱的贵族们射杀了吴起,但也射中了王尸。楚国之法,“丽兵于王尸者,尽加重罪,逮三族。”群臣因射吴起并射中王尸者,尽当其罪,因而被夷宗死者七十余家,但是变法也因楚悼王和吴起的死而夭折了。
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并称。《汉书·艺文志》著录《吴起》四十八篇,已佚,今本《吴子》六篇,系后人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