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颛顼之城卫国第四都
濮阳,在上古时期是颛顼部族活动的中心地区,故有“颛顼遗都”之称。
相传颛顼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实居穷桑,其母女枢因感“瑶光”而生,十岁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初封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都于帝丘(今濮阳县西南)。在位七十八年,寿九十八岁,号为高阳氏,列为五帝之一,死后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今内黄县三杨庄西)。
颛顼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兖、豫一带。当时还有个强盛的部族,首领叫共工氏,他活动在太行山东麓冀州一带。共工氏力大无比,勇猛彪悍,欲霸九州,要与颛顼争夺帝位,於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族进攻的侵略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利用神箭手羿为先锋,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
《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这说明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观察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如实行男娶女嫁、兄妹不准结婚,女子走路见男人须回避等。并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专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专管人间之事。因而颛顼时期,生产较前有很大发展。辖区也很远,所司者万二千里。“北至于幽灵,南至于交趾,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所种,日月所照,莫不砥属。”真是一位泽被宇内,功德盖世的帝王。
据《滑县志》载,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29年),狄围卫,卫迁都帝丘,以避狄难。
自卫成公定都帝丘以后,至前241年元君卒,卫在此定都338年。
那么,卫都遗址何在呢?我们专程到濮阳县五星乡的东高城村进行了采访。
2005-200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濮阳县高城村南发现一处面积约916万平方米的古城址,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河南省考古专家实地考察和论证,该城是东周时期卫国的第四座都城。
整个城址平面状为长方形。保存高度约6-9米,基础宽约70米,顶部宽约20-30米,城墙之外有一周护城壕。北墙长约2420米,该墙中部偏东内收,形成一个近90度的折角,东墙长约3790米,西墙长约3986米,南墙长约2361米,南墙毁坏比较严重,不少地段在距离地表7-8米才见夯土。从已发掘的夯土结构、夯窝、夯层的差异及各类夯土内包含物做判断,既有龙山文化早期的陶片,又有大量内涵春秋战国陶片的夯土,东周时期城墙的修筑过程中存在祭祀的现象,考古发掘两条深沟均发现在两块夯土的结合部埋有人头骨和兽骨架,表明当时在修补城墙的过程中举行有隆重的祭祀仪式。
考古工作者在卫国城墙下面还发现有夯土的痕迹,城下还有城,疑为颛顼帝丘。《汉书·地理志》记载:“濮阳本颛顼之墟,故谓之帝丘。”《左传·僖公三十一年》:“冬,狄围卫,卫迁于帝丘。”两种文献说明卫国都城是在帝丘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但该城被洪水深埋于地下,估计当时的街道、宫殿布局等一定保存较好。但由于整个城池面积近10平方公里,发掘难度大。加之地处黄河故道,地下水位高,城池深埋地下,稍微一挖就向外冒水,不得不暂停挖掘工作。
卫都帝丘城西起西高城七王庙,于庙至桑园,北经东高城到安寨,东到冯寨、东郭集,南至张马羡、史马羡,出土的青铜器等文物很多,说明了古城的悠久。特别是七王庙,据说是卫王的金銮殿。在于屯东地,人们收割庄稼时,晚上睡到地里,没有蚊虫叮咬。于屯周围,传说是卫国的练兵场。当地群众挖井时挖的土,非常坚硬,比城墙上的砖还结实,可见当时筑城技术的高超。
据文献记载,除远古颛顼帝建都于此地,夏代这里又是昆吾国都。春秋时称帝丘。卫在楚丘立都29年,至卫成公元年(前629年),由于狄人趁卫文公之死而围卫,卫迁都帝丘。从此,帝丘成为卫国的重要都城。卫在帝丘,经历了成公、穆公、定公、献公、殇公、襄公、灵公、出公、后庄公、公子斑师、卫君起。悼公、敬公、昭公、怀公、慎公、声公、成侯、平侯、嗣君、怀君、元君等君主,元君十四年,被迁到野王县。帝丘做为卫国的第四都,存在388年。
此外,在卫灵公时(前543年至前493年)还在帝丘东北,今河南清丰东南建立一座别都称为“卫城。”
迁都帝丘后,卫国的军事力量逐渐薄弱,辖地越来越少,最后竟剩下孤城一座。期间还发生多次动乱。但卫国的文化颇为发达,以“桑间濮上”和“郑卫新声”而流传于世。
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盘。后来用“桑间濮上”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即男女约会之处。《礼记·乐记》:“桑间濮上之音,亡国之音也。”《汉书·地理志》下:“卫地有桑间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会,声色生焉。”桑间指卫地,濮水也叫濮渠,流经春秋卫地。源有两支,一支首受济水于今封丘县西,东北流;一支首受黄河于今原阳县北,东流经延津县南。二支合流于长垣县西,经滑县、濮阳县入山东注巨野泽。濮阳即因此水而得名。后因黄河决口、改道,渐被淹没。春秋时,濮水之畔,土地宽阔,气候温和,桑树遍野,谓桑间濮上。当时卫国音乐不仅优美动听,而且相当普及。在濮水岸边,桑树林中,青年男女边劳动边歌舞,谈情说爱,自由自在。“桑间濮上”则正是这里繁华景象的具体写照。
“郑卫新声”,指的是春秋后期郑卫两国追求自由和新境界的精神,表现在音乐上,便是带着殷商传统而又融合时代风气的“新声”的兴起。“新声”用新的音阶以引领时尚,节奏明快,音声繁促,忧思深重,缠绵悱恻,高亢激越,有《激楚》之风。舞姿烂漫,士女错杂,反映了青年男女的正常爱情和民俗风情,表现了青年男女对爱情的渴望和追求,但并没有淫秽低级之作。
至少在前397年以前,帝丘更名濮阳,以在濮水之阳得名,是濮阳得名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