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伦理学家,被尊崇为“文圣”人和“万世师表”。他对中国传统礼仪的总结和阐释,使中华古代文明光焰四射,照耀寰宇。他逝世后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推崇,成为无冕之王,其政治影响没有一个帝王可与之相比。
司马迁曰:“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元。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大义’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1.孔子与卫国
孔子,名丘,字仲尼,人们尊称孔子、夫子、老夫子,生于公元前551年(鲁襄公二十二年)。卒于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他的祖先是宋国的贵族,始封君叫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兄长。周朝平定“三监之乱”后,微子启被封为上公,统帅殷族,赐国号为宋,微子启成为宋代的第一代国君。由微子经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四传至湣公共。孔子的第十一代祖先宋愍公(名共)死后,未传位给长子弗父何,却传给了弟弟宋炀公。弗父何的弟弟鲋祀对叔叔继位不服,杀炀公,将国君之位交哥哥弗父何。但弗父何不愿接受,主动将国君地位让给弟弟鲋祀(即宋厉公),弗父何声名因此著于诸侯。宋厉公封弗父何为世袭上卿,食采邑于栗(今河南夏邑县),栗因此成为孔子先祖世代相守的封地。
宋国的第二代国君。微子启的弟弟微仲是孔子的第十四代祖先。他的第七代祖先正考父是一个学识广博,道德修养很高的人。从正考父的儿子孔文嘉开始,这个家族便以孔为氏,居住在家族世守的采邑宋。今河南夏邑县还有至圣还乡祠、崇圣祠、孔林等古迹。孔文嘉文武兼备,任宋国大司马,后在一次宫廷斗争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其子木金父避难奔鲁,定居鲁国陬邑(今曲阜市东南),家道从此衰落,孔家居鲁四代,基本上默默无闻,仅孔子的曾祖父防叔做过鲁国贵族臧孙氏采邑防(今曲阜东南)的宰臣,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乡镇长。孔子的父亲名纥(前572?-前508年?)字叔梁,体魄强健,勇猛过人,先后两次荣立战功,以勇力名闻诸侯。
孔纥的妻子施氏生了九个孩子,却没有一个男孩。后娶一妾,生有一子,却患有足疾,难以承继父业。年过花甲的孔纥向曲阜城内的颜家求亲,娶其三女儿征在,生一子头顶低凹,四面隆起,形似山丘。暗合了事前祷于尼丘之事,于是取名叫丘。孔丘的残废哥哥叫伯尼,他是老二,叫仲尼,后人贬称孔老二。他出生这一天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前551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一说为二十八日)。三岁时,孔纥去世,葬在曲阜东的防山。颜征在带孔丘在曲阜城阙里定居下来,她想尽一切办法,教孔子学习成才。正当孔丘发奋学习,学业锐进的时候,母亲颜氏终因耗尽心血而与世长辞,当时孔丘还只有十六七岁。把父母安葬在一起后,孔丘开始独自闯荡社会,他做过“委吏”、“乘田”等小官,为生活所迫,做过吹鼓手。拜师襄为师学琴,勤奋地钻研各学科知识,在“射”、“御”方面学得了惊人的本领,19岁那年,他娶了宋人亓官氏为妻,一年后喜得一子。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鲤鱼祝贺,他遂将儿子取名为鲤,字伯鱼。
孔子三十而立,到雒邑会见了著名的思想家老子。回到曲阜后,没有去从政,却选择了私人办学的道路。在春秋以前,教育一直被官方所垄断,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接受正规教育。而且他们都担任一定的官职。孔子办私学,公开招生授徒,开创了中国教育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新纪元。作为老师,他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尊敬,人们称他为孔子。子是当时对男子的敬称,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先生”。由于孔丘的学生尊称孔丘为“夫子”,后来“夫子”一词便成为对老师的尊称。
孔子“有教无类”,把教育的子弟向平民敞开。从三十岁左右招收学生,早期的弟子有颜路、曾参、冉耕、子路、闵损等,其中子羔小孔子三十岁,卫人端木赐(子贡)小孔子三十一岁。一直到七十三岁去世,《史记·孔子世家》说他教过的弟子三千,最著名的有七十二人,被称为七十二贤人,知名的弟子中,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颜回等人是鲁人,子夏、子贡是卫人,子游是吴人,子思、子牛是宋人,子张、子正是陈人,子长、季次是齐人,子南、子徒是秦人,子石、子丕是楚人,子期是晋人,仅从地域分布之广来看,孔子教育的影响已遍及整个中国。
鲁昭公二十三年,季平子执掌国政,大胆狂妄,专横跋扈,在家里演奏天子才能演奏的“八佾”舞礼。鲁昭公欲铲除季平子,计划失败,逃往齐国,后辗转死到晋国。季孙氏掌权,国内混乱,孔子只好到齐国避难。后遭到晏婴的非难,又回到了鲁国。阳虎操纵鲁国大权,想延揽孔子,几次见面都被拒绝,“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这是孔子的处事原则。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孔子被定公任命为中都的宰臣,勤奋理政,“路不拾遗,器不雕伪”,表现出了很高的治理才能。鲁定公十年(前500年),担任小司空不久的孔子又被提升为大司寇,掌握鲁国的司法、刑狱和社会治安,爵位为大夫,与鲁国“三桓”世袭的“三卿”(司徒、司马、司空)同列,进入了中央政权的核心。夹谷之会不久,孔子还以大司寇之职摄行相事,子路担任季桓子的家宰。孔子提出了“堕三都”的计划,得到了“三桓”同意,但堕成邑不成,只好撤军。后来,鲁定公、季桓子接受齐国的女乐,减少了设朝议事,对鲁国政治彻底绝望的孔子,结束三年多的从政生涯,带领他的数十个学生,满怀悲愤凄凉之情,弃官离鲁,为了寻找自己的理想,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年他五十五岁。
经过分析,孔子和他的学生们选择了卫国。
卫国是鲁国的邻国,在鲁国的西边。卫国与鲁国一样,同属姬姓国家。鲁为周公之后,卫为康叔之后,同为文王裔国,相处又极为和睦,是名符其实的“兄弟之邦”。孔子曾说:“鲁卫之政,兄弟也。”(见《论语·子路》)。卫国贤大夫蘧伯玉与孔子相互倾慕,关系又很好。孔子的学生有不少是卫国人,如子夏、子贡、子羔等,他们在卫国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由于学生的颂扬,孔子在卫国的影响并不亚于鲁国。孔子的学生颜庚(字涿聚)这时正在卫国做官,颜庚是子路的妻兄,子路也极力主张到卫国去,综合各种考虑,一行人踏上了去卫国的行程。
公元前497年,孔子与众弟子子路、冉有等数十人,来到了土地肥沃,人丁兴旺的卫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生涯。途中,向驾车的冉有讲了“先富后教”的主张。
孔子一行来到卫国的都城帝丘(今河南濮阳),颜庚热情地迎接自己的老师和妹夫及众多师兄弟,将他们安排在自己家住下。同时,颜庚积极地向卫灵公推荐孔子。
但卫国的国君卫灵公是个昏庸的国君,他从来没有干一番事业的雄心壮志,倒很满足奢侈腐化的生活。因此,国内政局不稳,危机四伏。
孔子在当时的各诸侯国有很大名声,可能是蘧伯玉和颜庚做过工作,也可能是卫灵公希望得到礼敬贤士的美名,他很有礼貌地接见了孔子。问起孔子在鲁国做大司寇领多少俸禄(薪水),孔子回答:“奉(俸)粟六万。“粟票”作为俸禄的粮食,六万是当时的小斗数,折合汉代的两千石粮。于是,卫灵公下令以鲁国的标准拨给孔子六万斗粮食以作俸禄。有了这些粮食,孔子及其弟子们的生活就有了保证。
卫灵公尽管对孔子十分客气,但并没有让他参与卫国政治,更不谈委以重任。这对于希望推销自己政治主张和政治才能的孔子来说,无疑是深感失望的。
过了不久,卫国发生了公叔戍叛逃的事。公叔戍是已经去世的卫国贤大夫公叔文子的儿子,因图谋除掉灵公夫人南子及其党羽未成而被灵公驱逐。孔子因敬重公叔文子,曾与公叔戍有过交往。公叔戍事件发生后,卫灵公派心腹去查看孔子师徒的动静,显然对孔子有猜疑。孔子发现后,觉得呆在卫国没有意义,于是决定离开卫国,到陈国去试试。
孔子离卫去陈,途中迂一陈国贵族青年公良孺,久慕孔子道德与学识,自带五辆大车相随,拜师求道。他们一起渡过濮水南下。
孔子师徒路过匡地,匡邑离帝丘不远,在濮水南岸,原本属于卫国,后被郑国侵占。鲁定公六年(前504),鲁国的阳虎曾率师侵郑,攻占匡邑,匡邑蒙受了苦难。孔子师徒路过匡邑时,为孔子驾车的颜刻用马鞭指着匡邑城墙告诉大家,他以前随阳虎攻匡就从那儿破墙而入。颜刻的话正巧被匡人听见,匡人本来对阳虎恨之入骨,孔子长得又极像阳虎,如今匡人看见“阳虎”路过匡邑,正是报仇雪恨的好机会,他们怎会放过。于是,匡人将孔子一行拘禁起来,整整关了五天,后来弄清楚孔子不是阳虎,才将孔子一行释放。匡人终于没有伤害孔子这位文化巨人。
孔子来到了匡邑东北的的蒲邑,卫国的公叔戍被卫灵公驱逐后,这时正盘踞蒲邑以武力对抗卫国公室,匡邑也在公叔戍的控制下。孔子一行路过蒲邑,被公叔戍派人将他们扣留,企图强迫孔子参加他们的叛乱,以便借重孔子的名声。
孔子对这种破坏礼制的行为深恶痛绝,自然不肯答应,孔子的弟子子路和陈国贵族子弟公良孺毫不示弱,与蒲人发生了武力冲突。公叔戍本来只是想留孔子助威,并无意加害孔子。所以后来达成妥协,只要他们不回卫国的国都帝丘帮助卫灵公,就放他们离开蒲邑。孔子答应了这个条件,双方还举行了盟誓,但孔子离开蒲邑后,并没有遵守盟誓,而是调转车头,向北驶向帝丘。孔子的弟子子贡很不理解地问老师:“盟约可以违背吗?”孔子回答说:“这种盟约是强迫订立的,上天不会理会,哪里存在背盟的事呢?”
孔子回到帝丘,卫灵公也许知道了孔子在匡蒲的遭遇及其态度,消除了对孔子的怀疑,加之孔子从匡蒲返回,可向其了解匡蒲的情况。因此,卫灵公亲自出郊迎接孔子,这当然是最高的礼遇了。
卫灵公见到孔子后,便向孔子打听能否派兵去讨伐蒲,卫国的大夫们都说不可以伐蒲,因为担心晋楚会出兵干预,而孔子回答说是可以伐蒲,理由是蒲人都不愿跟着公叔戍叛乱,如果讨伐,公叔戍为首的四五个叛乱分子就会孤立,叛乱很快就能平息。
卫灵公听了孔子的分析后很高兴,表示赞同孔子的意见,但他是个昏君,并没有按孔子的建议去做。
孔子返回帝丘后住在卫国大夫蘧伯玉家,孔子有了与蘧伯玉密切交流切磋的机会。蘧伯玉能够更多的照顾孔子,向孔子请教,他们相处是十分和睦友好的。
孔子在卫国并不是为了生活,而是要施展自己的才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然而,卫灵公君臣尽管都十分尊敬孔子,但就是不让孔子插手卫国政治,也不让他担任实际职务,孔子对这样的处境当然不会满意。
后来,又发生了几件令孔子不愉快的事。
卫灵公的夫人叫南子,因淫乱宫中名声极坏。她明确表示要见孔子,并说所有来卫国见卫灵公的人都要会见她。孔子起初婉言谢绝,但终究住在卫国,南子又三番两次派人致意,孔子被逼无奈,违心地去拜见了她。南子隔着帷帐答礼,一切也都规规矩矩。不过,这件事还是引起孔子与弟子之间的不快。子路对孔子去见南子一事很不高兴。为了消除弟子们的误会,孔子只得发誓说:“如果我做了见不得人的事,让上天厌弃我!让上天厌弃我!”
有一天,卫灵公要孔子陪他出游,孔子答应了。然而,卫灵公与夫人南子乘坐的马车在前,让孔子坐第二辆马车随后跟着,孔子深感耻辱。这种安排,在当时一般人看着纯属正常,但孔子是以帝王之师而自命的,国君不尊重他这样的老师而迷恋于女色,使他非常气愤,他对灵公说:“我没有见过这样的人,喜欢美色能够超过美德。”
又有一次,卫灵公向孔子请教军事问题,孔子本来学习过武事,也有军事修养,不过,他认为一个国君应该注意文治教化,实行仁政,不应该整天考虑军旅之事,于是推托说:“礼仪方面的事情,我曾听说过;军队方面的事情,我没有学习过。”
在卫国几年,孔子对卫灵公完全失望了,在拒绝回答卫灵公问阵后的第二天,他就带着自己的学生离开了卫国。
孔子在卫国的几年,生活是得到了保证的,卫国君臣对他也是尊重的。然而,孔子始终是不满意的,因为不仅未让孔子主持国政,也没有积极推行孔子的政治主张,所以他要离开卫国。
孔子曾经赞扬过卫国的贤大夫史(字子鱼)和蘧瑗(字伯玉)说:“好一个刚直不阿的史鱼!国家清明时,像箭一样直,国家政治昏天暗地时,也像箭一样直。好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蘧伯玉!国家政治清明,他就出来做官,国家政治昏暗,他就把自己的本事收藏起来。”孔子对蘧伯玉的哲学“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是赞同的,因为这与他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观念不谋而合。
孔子打算去晋国,但由于听说晋国两个大夫被赵简子杀害,“君子讳伤其类”,于是在黄河岸边叹息了一会,从原路折回,回到帝丘,又住到了蘧伯玉的家。
孔子离开卫国到晋国,卫灵公显然是不高兴的,因为近段卫国同晋国曾发生过两次战事,孔子此时离卫赴晋,当然会引起卫灵公不快,所以孔子此次临河而返,回到帝丘。卫灵公不仅没有像上次那样出城欢迎他,甚至也没派人表示慰问。但好在有蘧伯玉这样的贤大夫和好朋友,孔子在卫国仍有安身之所。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四月,卫灵公去世,围绕着君位继承问题,卫公室发生一场激烈的权力斗争。孔子主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于是又离开帝丘,向陈国出发。开始了周游列国的生活。
卫出公即位,邀请孔子返卫。孔子也愿意为卫国效力,于是欣然接受邀请,快到卫国首都帝丘了,子路问:“如果让你执政,老师首先打算解决什么问题呢?”孔子答曰:“要解决端正名份的问题。”
孔子提出正名的问题,一是卫国的政治需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孔子认为不“正名”卫国就不能建设成真正以礼乐治国的国家,而通过“正名”是可以为卫出公找到合法依据的。这一依据显然是,卫出公是接受郢的辞让继承君位的。而郢的君位是卫灵公夫人南子按卫灵公的遗嘱确立的。因此,卫出公的继位是符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名分的。这样,蒯聩来争夺君权,就不是从儿子手中收回做父亲的权力,而是以子臣身份抢夺卫灵公交给幼子郢的君权,那么,卫出公迎头痛击蒯聩就是维护君权,讨伐叛逆了。
孔子到卫国后,卫出公热情欢迎,并且将孔子作为“公界之仕”(《孟子·万章下》),给予了卫国最高的礼遇。因为孔子以主张礼治而名闻天下,孔子住在卫国,也就给了卫出公“名正言顺”的招牌,卫出公大概也心安理得了。
其实,卫出公并没有真心打算让孔子来主持国政,孔子虽然在卫国有很好的生活待遇,但在政治上却不能发挥任何作用,这对满怀政治热情重返卫国的孔子来说,显然是浇了一盆冷水。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卫国大夫孔文子要攻打另一大夫太叔疾,问策于孔子,孔子以没有学过武事推辞作答。文子走后,孔子连忙叫人驾车准备离开卫国。并说:“只有鸟才能够选择树林,树林难道还能够选择鸟吗?”
文子听说孔子要走,连忙劝阻,并赔礼道歉。然而鲁国派来迎接孔子的使臣到了,孔子再也不愿在卫国停留,便带着他的学生们,随鲁国使臣一道回到了阔别十四载的故乡——鲁国。
据孔学专家匡亚明考证,孔子在“周游列国”14年中有10年是在卫国度过的,孔子的后半生和卫国结下了不解之缘,许多故事传为佳话。
据史料记载,孔子在卫的后五年,做了卫出公辄的“公养之仕”。此间他的主要精力是收徒讲学,传道授业,与贤者切磋学问,结果弟子盈门。
鲁国执政的季桓子临死时嘱咐儿子康子说:“鲁国不兴是因为赶走了贤人孔丘,我死,必召孔丘。”季康子立,便备厚礼请孔子回国。经历十四年的磨难,六十八岁的孔子离开第二故乡卫国返回了父母之邦——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