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蒯聩台遗址
蒯聩台遗址位于戚城遗址东北二华里外,濮阳市建设路东段北侧。相传该台为春秋时卫太子蒯聩所筑。公元前494年,蒯聩由晋返戚时曾居于此,故名。
遗址面积旧约6万㎡,系人工堆积而成的土丘,由于历代洪水淹没和人为的破坏,现仅存一高出地面4—5m,东西长30m,南北宽20m,面积约600㎡的台地。遗址地面上文化遗物随处可见,1989年12月被濮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濮阳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1987年,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原油田工作站对该遗址进行了科学挖掘,发掘面积450㎡,发现该遗址是一处内涵丰富的古文化遗址。遗址自下而上依次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殷商、春秋和汉代文化层。仰韶文化中,出土的陶器红陶数量占90%以上,龙山文化层中,出土器物丰富,可分为早中晚三期。殷商文化遗存以灰陶为主,红陶极少。出土器物有陶鬲、豆、圆腹缸、瓮等。春秋文化遗存,由于显露地面和汉墓的破坏等原因,所以出土器物较少,陶器破碎严重,有盆、缸、盂、瓮、甑等残片。但是,在此层中发现大量的小平砖和夯土台基,说明春秋时期此地为一聚邑,并可能筑有宫室。
汉代文化遗存发现有汉墓和随葬陶器等。
蒯聩是灵公之子。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是一位作风轻佻的女人,在娘家时便与宋子朝私通,嫁到卫国后仍然不忘旧情。公元前495年,灵公为了徐娘半老的南子缘故,假借加强两国关系的名义,邀请宋子朝到卫国与南子在洮(在今台前境内)幽会,对于这种行为,太子蒯聩在出使齐国时经过宋国,宋国人风言风语地说:“卫国人真不像话,我们已经给您了母猪,到什么时候才能归还我们的公猪呢?”蒯聩虽非南子所生,同样羞愧难当,于是出使归国后,便想除掉南子,这是南子、蒯聩矛盾的开始。
为除掉南子,蒯聩与戏阳速策划:“你随我去拜见南子,南子肯定接见我们,到那时你看我的眼色行事。当我回头看的时候,你将南子杀掉。”戏阳速答应了蒯聩的安排。不久,他们二人拜见南子,蒯聩三次回头示意,戏阳速胆怯,不敢动手。南子见势头不对,嚎哭而逃,见到灵公说:“太子要杀我,请主公作主。”蒯聩见事败露,逃奔到宋国,后再逃奔晋国赵氏。
蒯聩刺杀南子未遂,出奔到晋国后,灵公想立南子的亲生儿子子南为太子,但子南坚决拒绝,并推荐蒯聩的儿子辄为太子。公元前492年卫灵公死后,南子立蒯聩的儿子辄为国君,即卫出公。
听说卫国立了新君,晋国就派赵简子将逃亡在晋国的卫太子蒯聩送到戚城再进入卫国,争夺君位。送他的人六月十七日出发,连夜赶路,迷失了方向,阳虎想了想说:“走到黄河岸边,渡河后沿黄河的右岸再向南,就一定能够走到戚城。”到了卫国边境,送行人让蒯聩摘下帽子,所有人也改穿丧服,,伪装成从卫都前来迎接太子的人。守卫人不辨真假,太子一行便哭着进入了卫国。国无二主,卫国人听说蒯聩返卫的消息后,马上调集军队进行阻截,蒯聩不能进入帝丘,就又退回戚城住了下来,从此开始了十多年父子争国的斗争。
蒯聩的姐姐伯姬嫁给卫国大夫孔圉,生子孔悝,出公时为上卿。孔圉死后,伯姬与孔氏家臣浑良夫私通,他们二人为了做合法夫妻,伯姬总想让自己的弟弟蒯聩首先承认并为其主婚。因此,在公元前480年伯姬派浑良夫到戚与蒯聩商议。蒯聩对浑良夫说:“如果你们能让我归国做国君,我将赐给你们朝服和华丽的车子。如果你犯法,我可以免你三次死罪并将伯姬嫁给你。”浑良夫回转后,将蒯聩的许诺告诉伯姬,伯姬也应允。
一天夜里,浑良夫与男扮女装后的蒯聩乘车进入孔府,孔府家臣栾宁见状问浑良夫车上是什么人,浑良夫回答说:“姻亲之妾。”如此直接进入伯姬住室。经过一番密谋,伯姬持戈在前带路,蒯聩率领五人,车上拉着立盟用的公猪来到孔悝住室。在伯姬的威迫下,孔悝遂登上高台与蒯聩结盟。政变成功后,孔悝立蒯聩为庄公,出公辄逃到鲁国,再到齐国。
公元前479年6月,庄公在平阳设宴,宴上重赏孔悝和有功者。半夜时分,蒯聩将孔悝和伯姬送回。因功高震主,孔悝的车子刚到西门,蒯聩就派季子去追杀,杀掉了孔悝的二车御手,孔悝见事变骤起,出奔宋国。
公元前478年春天,庄公经过策划后,又以带剑见君,紫衣以君服、袒衣露怀三条死罪处死了浑良夫。
庄公逃亡时,曾受到晋国赵氏的资助,自从立为君后,渐渐不听晋的指挥,因此晋国赵鞅在公元前478年6月、10月两次伐卫。第一次因齐国救卫,晋国退兵。第二次晋国出兵迅速,很快占领了卫国国都周围,大兵压境之际,卫国人驱逐了庄公。晋国立襄公之孙斑师后才罢兵。11月庄公由鄄返国,斑师出逃。不久,石圃发动叛乱,庄公翻越城墙逃跑时,摔断股骨,当逃到戚时(今山东曹县境内),被一己氏妇女杀死。庄公死后,斑师复立。12月,齐国伐卫,活捉斑师,立公子起。公元前477年夏天,石圃再次发动叛乱,驱逐起。卫国内乱接二连三,出公趁乱自齐归国,平定了石圃之乱。
庄公在位二年多时间,政治昏庸,内乱迭起。出公复位,动荡仍无休止。公元前470年出公再次出逃到宋。次年逃到越,四年后死于越国。卫人先立出公之子,后被出公叔父黔驱逐,黔自立为悼公。蒯聩台的存在,使人们了解了卫国的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