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康氏文化研究会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长江路779号
电话:0377-63117878
邮箱:kswhyjh@126.com
QQ: 2404165663   1465588485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研究

《卫国文化史考》第六章 被谥为“睿圣”的卫武公(第二节)

浏览: 次 日期:2014-04-08

  2、共国、共城、共伯考

  据有关文献记载,远古时期,今河南辉县市是共工氏族部落居住之地。共工氏族部落是炎帝之后的姜姓部落,首领是共工。共工是五帝时尧的大臣,分管水利工程。而不是传说中那个“怒触不周山”的共工。此共工以善治水土而著名,统辖着黄河北岸地区,他曾联合并推动众多部落同洪水作斗争,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因此,他被后人尊奉为土地之神——社。他的儿子被称为“后土”之神。共工后来曾和雄踞黄河南岸的有祟氏部落首领鲧联合,先后同尧、舜进行过激烈的争夺王权的斗争,他都归于失败。再后来,鲧的儿子禹吸取共工、其父鲧的治水教训,改堵为疏导,治水成功,并于公元前21世纪建立了夏王朝。夏被商灭,共为畿内之地。

  周初平定“三监之乱”和周公东征胜利结束后,进行了大量的分藩建卫活动。将诸多的宗室子弟、亲戚和勋臣等分封各地,来作为王室的屏藩。据《荀子·儒效》记载,共分71国,姬姓53国,文王诸子16,武王诸子4人,周公旦后裔6个。其中周公旦的次子史逸分封凡国。凡国就是今天辉县西南20华里的凡城村,现遗址犹存,道光《辉县志》称史逸为凡伯,而凡国向东20里,即为古代的共国。

  据张有新《共城史话》一书介绍说:“共国亦属这次分封之列,其都城即共城,在今天的辉县市区,从那时起,该地有了自己的专用名称——‘共’,或共国、共邑,或共县、共州,或共城、共城县等,一直沿用到明朝。”

  据资料介绍说,西周时,姬姓后裔有人被封到共(今河南省辉县市),建立共国,称为共伯。如此看来,共伯和应是此共伯的后裔。春秋时,共国被卫国所灭。

  共国,又谓同治国事。《史记·燕召公世家》:“诚得贤士以共国,以雪先王之耻,孤之愿也。”

  位于河南新乡辉县境内的共国,是西周姬姓国,始祖为周文王的子孙。据《辉县市志》介绍说,卫釐侯之子馀与和先后受封于此。《世本·氏族篇》曰:“共氏,国名,周有共伯和。”《汉书·古今人表》颜师古注:“共,国名也。”共国的地域,在今河南省辉县西北一带,与山西陵川县、晋城市接壤。共国境内有共山,一名共北山、共头山、共山首,俗称共山头,即今九峰山,是苏门山的别阜,为太行山支脉。作为淇河水源之一的百泉河,出自共山,古名共水,亦为洪水,或为绛水。共水之滨原为共工氏的活动地区,自古以来文化就比较发达。共国的得名,与共山、共水和共工氏有关。据实地勘察,共国故城座落在共山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南望平原沃野,位于今辉县市市区一带。

  辉县市区内,现存一座土城称为共城。土城基本上是正方形,城墙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1200米。高6米,底宽60米,上宽40米,筑城方式为分层建筑,夯土层一般厚10厘米左右。夯筑方式为圆夯、椭圆夯和平板夯三种,以圆夯为主。夯土层中,曾采集到很多龙山、商、周时期的器物和陶片,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因时代久远,土城原貌已遭毁坏,现只有西北部、东北部和东南部三段墙址保存较好。原有南门、东门和西门,门上各有城楼一座,现均已不存。

  据张有新先生介绍说,此城即为西周时期共国之城,名为“共城”。共城是西周初年周王室大分封71国中的共国之城,始封国君不详。从(周成王)始封开始,经过八个王,到第九个王周厉王胡(从西周武王算起,周厉王是第十王)时,共国国君是共伯和。共伯和的出现,使原本不太闻名的共国,一跃而闻名天下,在中国历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使遗留下来的共城遗址到现在仍熠熠生辉。

     另据有关史料介绍。共城在今辉县市,共伯和时所居的共城就在原辉县东五里,村东二里的地方,当地人称为“城上”,这就是当时共伯和留下的城址。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文物工作者曾对这个城址进行过调查,“共城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太行山支脉九峰山的南麓,东沿东石河,西临百泉河(卫河),南望平原沃野,……现存的城墙,像几条体魄巨大的卧龙,断断续续,伏卧在太行山的怀抱里。”

  共城城墙据实测,西墙长1300米,北墙长1200米,南墙长1200米,东墙沿东石河南行长1300米,城周长5000米,共城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

  共城北半部城墙的基槽,牢固地坐落在地面石头上,稳如磐石。北城墙和东西城墙的断面很厚,这可能是为防御北面太行山特大山洪暴发时的冲击。共城东南面那段城墙保存较为完整。

  共城遗址的城墙土,主要是红粘土、黑土、黄土、白土,还有三花土。

  2006年,共城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辉县市还开辟了“共城公园”供人们参观游览。

  国人暴动后,共伯和被推举为首领,执掌国家政权,“摄行天子事”。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于彘,太子静继位,是为周宣王。共伯和交出政权,重返故里,回到共山之首,去当自己的小国之君,被誉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废之不怒,逍遥得志于共山之首”(今本《竹书纪年》沈约注)。传为千古佳话。

  公元前722年,郑国发生内乱,郑庄公之弟共叔段被迫逃到共,在此生活了一段时间,表明共当时仍然是一个独立的诸侯国。

  共国的始封君及历代君主为谁?尚无考。秋雨先生所说的白龢父为姬凡,为共伯,他才是共和行政的执政者,有待于广大的史学工作者认可。

  也有资料说,卫为姬姓,是周初封国中的大国,为东方诸侯之伯。卫君后来居于共(今辉县市),故称卫伯为“共伯”。

  另据有关史料说,共伯馀是卫国辖共的始封者,卫武公时卫国国力强盛,他曾在此居住过,因此也被看作共国的奠基者之一。不过,从时间上看,已是共和执政以后的事了。